李蕴丽;周霞
目的:进一步研究产房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采用护理对策,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方法:从人员配备、助产人员、孕产妇自身、产房环境等方面分析不安全因素,查找安全隐患,积极采取护理对策.结果:产房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助产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隐患降低,护理质量大幅度提升.结论:对产房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产房安全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作者:黄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技术及护理,以便更好的使用微量泵,利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微量泵能精确、有效的使用各种药物,同时可使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
作者:龙晓艳;魏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临床确诊慢性盆腔炎给予野菊花栓配合微波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10d~14d,接治愈、显效、无效统计分析临床综合疗效.结果:90例中治愈37例,显效31例,总有效率为75.6%.结论:野菊花栓辅助微波治疗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ICU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丹东市第一医院ICU内血行性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资料,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58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其中革兰阳性(G+)菌30株(51.7%),革兰阴性(G-)菌25株(43.1%),真菌2株(5.1%).其中居前五位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重症医学科近三年来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作者:张志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回顾患有妇产科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来研究患者经过子宫动脉栓塞术之后所引起的泌尿系统损伤的情况,从而探讨相关的预防、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我院520名妇产科良性疾病患者的诊治资料,通过对比观察诊治资料,从微导管、血管解剖及血管影像等角度来分析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的原因.结果:在520例被定义为妇产科良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资料中,引起泌尿系统轻度损伤的有8例,有2例属于泌尿系统中毒损伤的.这10例患者均采用的是UAE治疗,并且未在手术治疗中使用微导管,采用UAE治疗而引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主要在膀胱支或输尿管支.讨论:在运用UAE治疗妇产科良性疾病时可能会引起患者泌尿系统损伤,需要采取相关的办法来避免此损伤的出现.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烟民肺部X线表现,探讨根据肺部X线表现推断被检者是否为烟民的可能性;提出“吸烟肺”概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对吸烟的危害进行重申和强调.方法:统计3年来有双肺纹理增强、肺野透光度减弱等肺部X线表现的健康体检客户1318人,详细询问吸烟史,查证烟民1256人,总结其肺部X线表现.结果:长期吸烟者肺部X线有较特征性表现,可定义为“吸烟肺”.根据肺部X线表现可判断被检者是否为烟民,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X线诊断新名词“吸烟肺”的提出,可改变以往对烟民肺部X线表现漠视和无所适从的局面,引起医生和烟民的警醒,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树春;袁惠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左心衰(ALVF)是临床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原因是由于心脏病变而引起的左心室排血量急骤减少,以致于对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造成的急性肺淤血综合征[1,2].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起病快,发展迅速,常因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及合并症,增加了抢救难度,病死率高[3].现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38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防止手术室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方法:手术操作前,要求医护人员常规配带好胶质透明的面部防护面罩.结果:通过3年的临床应用,手术室医护人员无一例手术中血源性物质污染面部.结论:通过配带面部防护罩,减轻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压力,保护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了医院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是手术室医护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岚;刘礼峰;舒勤;王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需求知识知晓率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焦虑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苏琳虹;李雪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耱尿病临床治疗措施,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来院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及自身病情,在控制饮食及病情监测基础上,进行相应药物治疗.结果:经积极治疗80例患者中60例病情有效控制;好转10例;效果不明显2例;8例发生皮肤感染,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糖尿病及早发现、接受规范合理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且对各项临床护理经验做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对其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并且对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做评测.结果:优质护理工作强化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一般责任意识,有效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性素质,患者的满意程度较之以前有显著提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性综合素质,并且有效的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廖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绝大多数阑尾为腹膜内器官,呈条索状.盲肠为腹部间位器官,三条结肠带在盲肠壁汇集之点就是阑尾根部附着之处,阑尾切除术中就是根据这一特征寻找阑尾.当术中遇到阑尾解剖位置变异时,如盲肠壁内阑尾等,应循序渐进仔细检查,寻找阑尾.
作者:王家卿;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的护理重点就是对患者的安全护理,这也是对护理质量做出评价的衡量标准之一.那么,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怎样才能够降低安全隐患就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针对此,本文以神经内科为例,对期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做出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即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水平、强化健康教育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作者:于晓枫;杨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高龄产妇产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顺产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比如心理护理、对乳房按摩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两组产妇在产后4d的硬度和疼痛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高龄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尤其是进行心理护理,有效地促进产妇乳汁的分泌和乳腺管的通畅,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
作者:王婷;李立群;李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经桡动脉为介入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超声对穿刺及走行血管进行检查,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于临床需要介入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且愿意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高频血管超声检查,对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的走行、管腔内径、内膜厚度、是否存在斑块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情况进行测量及统计.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起始端存在走行迂曲;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甚至闭塞等情况.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有必要术前进行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超声检查,为临床提供帮助,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俊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阶段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有效的心理对策.方法:根据不同阶段患者出现的负性反应,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消除了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保持愉快、平稳的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邵秀芬;秦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9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3.15% (900/2715),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7.29%,新生儿窒息率为2.94%.结论:加强国生期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引导自然分娩,是控制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关健.
作者:赵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大面积烧伤疤痕挛缩治疗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表面麻醉方法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在常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配合麻醉,作为观察组,分别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段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值及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2、T3、T4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值较之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方式可有效的提高困难气道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困难气道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中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我国现有PIVAS的管理模式大体分二种[1],一种为全部药师参与,另一种为药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两者互有利弊[2],我院PIVAS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后者,通过近六年的管理,充分地发挥了护理人员在其中的角色作用,扬长避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振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双侧听神经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2013来我院就诊的双侧听神经瘤患者4例,在对所有实行MRI检查之后,对他们实行了双侧听神经瘤次全切除手术.并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切口的观察及护理等方面做好他们的护理工作.结果:所有的患者在一个月之后均出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对双侧听神经瘤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学英;于晓枫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