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助理医师掌握护理技能操作困难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孙艳平

关键词:全科助理医师, 护理操作技能, 困难, 原因, 对策
摘要:分析了全科助理医师掌握护理技能操作困难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认为正确的认识医学生掌握护理技能操作困难的特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操作技术,从而达到其熟练掌握操作的目的.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在阑尾炎术后康复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临床护理在阑尾炎术后康复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100例的阑尾炎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的患者都为5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选用常规的方法来进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实施心理和综合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了切口感染,1例出现了粪瘘症状,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4‰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了粪瘘症状,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0%,由此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比对照组的要好(P<0.05).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对其术后的康复会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达到减少疗程的目的.

    作者:盛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托品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因其具有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对循环系统抑制较为明显.本研究观察小剂量阿托品与丙泊酚、芬太尼伍用能否减轻丙泊酚、芬太尼对循环、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及对镇痛效果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3~68岁,体重50~75 kg.排除有药物过敏史、支气管炎、胃潴留、心动过缓、严重肝肾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成A、B2组,每组60例.

    作者:范玲玲;陈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人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用药前医护人员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优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住院期间护士注射用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教授注射方法,指导口服药的服用;指导不良反应的处理;定时监测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蛋白(H bAlc),体重.结果:32例患者经过为期16周的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和健康教育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HbAlc、体重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有利于临床治疗.

    作者:许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目的:对四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征、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四种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提升诊断准确率,指导评价预后和临床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具备眼眶神经源性肿瘤完备资料的91例患者.统计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对全部病例展开超声检查.对比四种不同神经源性肿瘤CT征象特点.对照病例结果,比较CT诊断、临床诊断同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结果:对比临床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在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眼底受压征、向前方突眼的pearson a检验中,其P值都要比0.05小,这表明上述四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CT表现可知,上述四种疾病的CT诊断准确率、钙化、边缘锐利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眶颅交通、骨质受累的差异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的准确性要比超声和眼科临床的准确性更高.超声检查无创性且方便,能准确定位眼眶神经源性肿瘤,但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很低.现如今,眼科临床需结合CT和超声进行检查,以使诊断准确率提升,便于评价预后和指导手术.

    作者:李明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产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干预内容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都顺利分娩,无死亡胎儿与产妇.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妊娠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细菌性阴道病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分析探讨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探讨BV的疾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B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自从2005年1日,在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项目开始启动以来,在2012年5-9月期间对合作市2个乡一个街道办的160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对其中120例BV患者及同期100例健康妇女进行查体,记录临床资料并对照分析研究.

    作者:朱风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急诊护患关系研究进展的探讨

    根据相关研究指出,由于医疗事故所致的医患纠纷约为3%,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为护患之间,或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所致.本文就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原因,以及优化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张雄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性化”服务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并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了解社区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树立护理服务新理念,培养社区护理服务人才,提倡以人为本,优化社区服务,实施护理服务新理念,提升病人满意度,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颌窦提升植骨术种植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对种植体植入前进行上颌窦提升植骨术不同的方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4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患者,植入15枚种植体,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进行性骨吸收,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松动,无感染和炎症发生,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4~6.9mm,平均提升5.6mm.37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患者,植入42枚种植体,术后均未发生种植体松动、感染以及炎症,X线片检查未发现种植体周围阴影,种植体提升高度为3.7~7.2mm,平均提升5.8mm.结论:上颌窦提升植骨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均有效可靠,同期种植疗效显著,成功率高,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朋显扩了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运用的适应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房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临床路径提高护理满意度

    目的探讨通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康复训练指导,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将我科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接受我院现行的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训练,试验组30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分为问卷式调查.包括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术后肢体康复训练的舒适度和心理状况等进行问卷式调查比较,建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佳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智红玲;刘燕;赵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急救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49例(87 5%),其中31例治愈,治愈率为55.36%,18例(3214%)好转;7例死亡(12 50%),其中3例(5.36%)合并心脏骤停,4例(7 14%)合并心室颤动.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全明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份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60例.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五项陡标(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稠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药物疗效,使血糖检测处于稳定期,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稠度达标,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自我照顾,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作者:杨碧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埃杜升发酵营养液成分分析及其应用前景探讨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药食兼用多种植物资源,用发酵技术生产营养液,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对营养缺乏患者提供全面、合理、食用方便的食品提供依据.方法:用查木古尔等多种药食兼用植物,采用发酵工艺技术生产的营养液以国标方法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发酵营养液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以及氨基酸等多种常量和微量营养素、加工工艺合理,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适合于营养不良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患者.

    作者:阿迪拉·阿力木;阿里木·帕塔尔;帕热扎木·木塔力甫;努尔比耶·艾海提;古丽赛娜木·艾合买提;古孜力克孜·阿布都克热木;斯皮热古丽·阿布都卡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等.骨科患者由于卧床、手术、疼痛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便秘发生率可高达90%[1].便秘在临床上长期持续存在,病因多样,症状扰人,患者常感到焦虑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便秘的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就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如下.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妇体操结合营养指导对胎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体操结合营养指导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围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360例健康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各18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研究组则从孕15周开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坚持孕妇体操训练,同时利用“王氏营养软件”分析每位孕妇的各种营养素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定期利用B超、胎心监护仪等监测胎儿发育和缺氧情况,比较两组胎儿的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巨大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的初始状况基本一致,各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随着孕期的增长,胎儿的生长发育逐渐产生一定的差异,至产前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产后巨大儿出生率亦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体操可以松弛腰部和骨盆的肌肉,促进孕妇血液循环,结合个性化营养指导,能保障胎儿正常发育和顺利生产.

    作者:苏艳梅;兰枝;梁荣伟;黄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脑脊液压力、蛋白含量及疗效的影响,探析激素治疗的适宜剂量.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TBM患者68例,根据DXM应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DXM治疗,甲组静脉滴注的起始剂量为20mg,乙组为10mg,逐渐减量,激素治疗8~12周,观察并对比疗效、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甲组脑脊液压力及其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乙组,治愈率58.8%(20/34)显著高于乙组32.4%(11/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1.2%(31/34),且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更有效降低脑脊液压力及其蛋白含量,安全性好.

    作者:李全国;张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下肢骨折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流程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术后褥疮、跌倒、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小针刀术后护理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术后护理.方法:采用针刀行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46例,治疗前进行全身情况评估,心理疏导,治疗后观察疗效,交代注意事项,指导功能锻炼.结论: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周到细致的护理干预,指导有效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吴爱英;樊会军;陈彦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电兴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电兴奋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降糖等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电兴奋治疗和局部肌肉训练等护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对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采用电兴奋治疗和局部肌肉训练,有效地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丽华;张付英;卢彤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双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6岁,双侧睾丸无痛性包块9月余,不规则抗炎治疗多次,未见睾丸缩小.结核抗体阴性.超声:双侧睾丸增大,见低回声区.体检:其他部位未见肿瘤.临床考虑为双侧睾丸肿瘤,行双侧睾丸切除.1.2 肉眼检查:灰红、暗红色肿块两个,分别为13x7x5cm、15x7x3.5cm,表面充血,平滑,白膜完整.切面灰红,灰黄色,实性,质软,有出血坏死,鱼肉状.附睾及精索均有灰红色肿瘤组织侵及.

    作者:徐青;王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