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班伟;蒋兆荣;李丹;陈冰;段海霞
目的 了解四年级医学生心理状况,为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self-depression scale,SDS)作为测量工具,对某医学院即将结束临床技能培训的586名大学四年级临床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医学生的SAS与SD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成绩为优、良、中、差学生的SAS分值分别为:41.74±5.73,43.89±9.06,45.64±9.17与48.38±10.30;SDS分值分别为:43.82±9.17,45.73±9.64,47.49±11.23和52.30±11.61.成绩为优、良、中、差学生的SAS、SDS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优、良学生之间的SAS、SDS分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年级医学生普遍存在焦虑与抑郁,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为中或差的学生的心理状况较差,需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沈华连;林华胜;梁继娟;韩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腔底黏骨膜瓣对鼻中隔穿孔修补的疗效.方法 对15例鼻中隔穿孔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单侧带蒂鼻底黏骨膜修补术.结果 15例患者术后48h内取出鼻腔填塞物,4周取出硅胶片并断蒂;有11例粘膜愈合好,无明显结痂,另4例出现结痂,定期清理换药,3~,4个月后愈合.随访4个月~5 a,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发现鼻中隔再次穿孔.结论 用带蒂鼻底黏膜修补鼻中隔穿孔,取材方便,血供好,无排斥反应,容易存活,是修补鼻中隔穿孔有效的方法.
作者:倪伟鹏;吴梁江;陈振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25例临床确诊为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组65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组采取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痰标本留取正确率.结果 集束化组有效率达95.4%,高于对照组的85.0%;平均住院天数为(12.6±3.9)d,短于对照组的(15.7±5.5)d;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痰标本留取正确率为95.4%,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1.7%和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美萍;邱映明;唐良春;吴军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0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对照组一旦发生吞咽障碍即给予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h即予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 vs 20.0%,P<0.01).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降低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锡芬;刘发秀;陆文妍;何银华;林妙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四肢肌内黏液瘤的MRI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四肢肌内黏液瘤的临床资料以及MRI表现.结果 13例黏液瘤病变位于上肢者5例、下肢者6例、臀部者2例,均位于肌肉内.MRI信号表现为Tl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13例中信号较均匀者4例,信号不均匀者9例,不均匀者主要表现为T2WI可见低信号间隔.13例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的,其中5例为条片状轻度强化,3例为无明显强化.结论 四肢肌内黏液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作者:钟文新;张刚;楚二伟;曾志斌;沈比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目标性监测对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并以此制定出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1-9月入住新生儿病房的667名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重点对出生体质量≤1 500g、气管插管、使用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667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3例(1.95%),日感染率为2.2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率为8.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1.54%,其中50.0%为VAP.检出感染病原菌7株,均为革兰阴性杆菌.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使用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关(P<0.01).结论 开展目标性监测能及时了解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并以此制定出干预对策,以期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麦洁岚;陈华;林顺英;邓玉玲;付秀莲;冼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的术后泪膜稳定性.方法 237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9例(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B组128例(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分别于术后1、7d和1、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自主感觉.结果 术后1、7d,两组的泪液分泌均较术前明显增多(P<0.01);术后1d,两组的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以后逐渐延长.A、B两组的泪液分泌和BUT分别于术后1、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术后自我感觉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巩膜隧道切口在白内障手术中对减少术后干眼和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班伟;蒋兆荣;李丹;陈冰;段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冰冻红细胞的质量和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35例临床使用的冰冻红细胞按国家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并对使用冰冻红细胞的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以及观察输注后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冰冻红细胞的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患者输入冰冻红细胞24 h后,红细胞、血小板、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血钾、尿素氮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则高于输血前的水平(P<0.01).患者输血后尿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且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冰冻红细胞在临床输血中安全有效,可解决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问题.
作者:林国连;韩日成;詹奕荣;刘红杏;许琳;黄小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大面深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Ⅱ度创面2周内上皮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Ⅱ度创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c=5.948,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与肺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有1例气道粘膜出现瘢痕,对照组则为4例;气管粘膜愈合时间和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大面积Ⅱ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乐;周强;钟展芳;黄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挂线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肛门功能正常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梁毅;林晖;谢景泉;韩卓兴;林俊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及血脂代谢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比25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PAD组)、25例2型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DM组)及25例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Hcy、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等指标的水平.所有受试者均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结果 PAD组的Hcy、Cys C、HbA1c值和血浆总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G)水平高(P<0.01或0.05); DM组的Hcy、Cys C、HbA1c值及TG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或0.05); PAD组和DM组的BMI高于对照组(P<0.01);PAD组的腰臀比高于对照组(P<0.01); PAD组的病程较DM组长(P<0.05).结论 高Hcy C、Cys水平及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青;黄春;陈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患者Palindrome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53例使用Palindrome导管的MHD患者临床资料,用Cox风险回归分析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置管部位、临时导管留置时间、低血压发生次数、红细胞压积、超滤率与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相关(P<0.01或0.0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置管部位、红细胞压积、超滤率是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或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310、1.254、1.623.结论 置管部位、红细胞压积、超滤率是MHD患者Palindrome导管晚期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胡国强;姜松青;石晓峰;钟雪莺;苏明;冼翠华;胡菂菂;轩慧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状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对62例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且年龄≥70岁老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需求中,手术安全及了解麻醉风险程度的需求高于其它各项需求(P<0.01或0.05).结论 根据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身心特点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加强术前宣教与沟通,减轻老年患者术前负面情绪影响,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作者:谢丽叶;王岸冰;江天燕;凌静;李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意义.方法 102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34例.Ⅰ组术后仅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其余两组除使用PCIA外,Ⅱ组加用0.375%左布比卡因30~40 m1行膝关节及切口局部浸润阻滞,Ⅲ组则在超声引导下用0.375%左布比卡因20mL进行患肢单侧股神经阻滞.比较3组术后首次自控镇痛(PCA)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首次PCA时间Ⅰ组<Ⅱ组<Ⅲ组;除术后48 h外,其余各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对镇痛满意度的比较,Ⅲ组>Ⅱ组>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组患者有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Ⅱ组3例,Ⅲ组2例,均无恶心呕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患侧股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能明显提高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有利于术后功能锻炼.
作者:余建华;廖荣宗;刘莱莉;彭建泓;龚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的溶质清除率的差异,以指导临床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purification,CBP)模式的选用.方法 选择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例.采用GAMBRO机器行前稀释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测定不同透析液及置换液流量下尿素氮、肌酐、尿酸、磷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结果 不同流量下,CVVH或CVVHD对溶质的清除率随着置换液量或透析液量的增加,各种溶质清除率均随之增加(P<0.01);相同流量下,CVV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好(P<0.01),而CVVHD对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清除效果好(P<0.01);在CVVHDF中测得的溶质清除率较相应流量的CVVH及CVVHD清除率之和要小(P<0.01或0.05).结论 CVVH、CVVHD对大、小分子溶质的清除各有所长,临床可据此来确定不同CRRT模式及剂量;而在使用CVVHDF时,则应考虑到弥散与对流互相作用对总清除率的影响.
作者:李仪;莫玉前;罗海凤;谢满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两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雌二醇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并对其结果进行偏倚评估.方法 根据美国的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文方案执行,连续5d选8份床血清样本(共40个样本),分别以德国罗氏MODULAR E170化学发光分析仪、西门子Centaur XP化学光分析仪行血清水平的定,对两个统测的结果行对比分析及偏倚评估.结果 两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雌二醇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较好(r=0.9992,P<0.01),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德国罗氏MODULAR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西门子Centaur XP化学发分析仪检测的血清雌二醇结果具可比性,偏倚小,结果均可被接受.
作者:伍妃;陶静;江燕洪;黄旭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诺肝素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98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0.4 mL,每12h1次)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共7d.结果 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7、10、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5、17、7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6.045,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UA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劳国华;李冬华;陈冠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严重眼球穿通伤保留眼球的效果.方法 严重眼球穿通伤均未施行眼球摘除术81例,根据中伤范围分成Ⅱ区组[38例(眼)]和Ⅲ区组[43例(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Ⅱ区组裂伤疗效好,视力提高37例(眼),占97.4%;Ⅲ区组裂伤视力提高仅24例(眼),占55.8%.Ⅱ区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好转(P<0.01),Ⅲ区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眼)轻度眼球萎缩,Ⅲ区组裂伤3例(眼)发生重度眼球萎缩,2例出现外伤后化脓性眼内炎.结论 严重眼球穿通伤只要手术方案设计合理,保留眼球,恢复视力是可能的.
作者:林子刚;罗以娟;汤伟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在预防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65例患者,分析和评估其静脉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找出安全静脉输注失效的原因,通过计算RPN值,提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FMEA管理.比较FMEA管理前后静脉输注安全质量RPN值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FMEA管理后,输注不良反应、输注药物不符、渗液和漏液、空气栓塞、静脉穿刺失败、循环超负荷等静脉输注安全质量RPN值均比管理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95.9% vs 80.0%,P<0.01).结论 运用FMEA可标准化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分配和执行,减少因个人失误造成的风险.
作者:吴玉明;戴彩云;宋玉梅;赖春晓;梁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病毒唑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病毒唑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其治疗2周后血清心肌酶水平及心电图改变情况.随访1a,观察复发或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51例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心电图的窦性心动过缓、T波改变及期前收缩发生率亦低于治疗前(P<0.01或0.05).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有严重的并发症,均治愈出院.随访1a,未出现复发和严重的后遗症.结论 病毒唑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曾坚;李亚钦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