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球面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比较观察

于建新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球面, 非球面, 对比敏感度
摘要:目的 比较观察Rayner球面人工晶状体(620H)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920H)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60眼),随机分成2组,每组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分别植入Rayner球面人工晶状体(球面组)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非球面组),术后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和对比敏感度.结果 Rayner球面人工晶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非球面组的无闪光对比度和有闪光对比度均明显低于球面组[(189.52±70.83)vs(283.16±87.88),(397.66±62.22)vs(445.17±72.44),P<0.01],两组的视力、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yner球面人工晶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都可以恢复良好视力,而非球面设计在无闪光对比敏感度及有闪光对比敏感度方面均有更佳的表现.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4例老年人支气管异物CT漏诊分析

    患者如有明显异物吸入史,且伴有吸入异物后的典型症状、体征,则经CT扫描后,不难诊断出存在支气管异物[1].但由于老年人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对异物不敏感,以致误吸较小异物后常没有剧烈呛咳、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就诊时无明显异物史,则容易漏诊[2].如果不及时取出异物,长期存留在支气管内将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4例老年人支气管异物CT漏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袁国奇;熊诗俊;刘利明;黄锦钊;刘海明;梁辉清;杨剑;欧淑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治疗TossyⅢ型肩锁脱位的疗效.方法 TossyⅢ型肩锁脱位患者12例,取平卧位垫起肩部,从喙突到锁骨远端作一长约5cm切口,分离三角肌,显露喙突及锁骨间间隙,显露断裂的喙锁韧带,复位肩锁关节,于锁骨及喙突间钻孔,测锁骨及喙突间距离,采用适当长度的带袢纽扣钢板,袢从喙突穿至锁骨将另一纽扣钢板塞人袢中.以线固定纽扣钢板,并以2号Ethibond丝线于锁骨钻孔打结完成喙锁韧带斜方部重建,并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17个月的随访,均获得良好的肩锁关节稳定性.术后1例诉肩部稍有不适.轻微疼痛.其余患者均无任何不适,活动度恢复同受伤前.X线复查肩锁关节无脱位,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脱断裂.结论 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简便,疗效肯定.

    作者:梁润林;郭建恩;成剑文;何嘉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在支气管肺囊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支气管肺囊肿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3月至2010年4月选择性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肺囊肿48例,其中纵隔型支气管肺囊肿采用囊肿摘除术,肺内囊肿直径≤5 cm采用肺楔形切除术,肺内囊肿直径>5 cm采用囊肿切开缝扎支气管漏口,感染严重伴周围肺组织破坏的巨大肺液气囊肿采用肺叶切除术.结果 48例支气管肺囊肿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均成功,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肺囊肿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是首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志辉;陈恩碧;肖蔼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再调查

    目的 了解2007年5月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方法 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839名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7年5月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6.7%(56/839).网络成瘾组的网络成隐核心症状(包括强迫性上网、网络成瘾戒断反应和网络成瘾耐受性)及网络成瘾相关问题(包括时问管理和人际及健康)的得分情况与非网络成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广东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在国内属中等水平,无性别、年级差异,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作者:雷鸣;蔡晓颖;温少恒;陈锦菊;陈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356例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保证用药安全,促进和谐医院的实现.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门诊处方中的356份退药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改变、医保因素、重复用药和不合理用药”是引起门急诊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以抗生素所占的比例高达57.3%,其次为抗病毒药及生物制剂.药物用量不当、联用不当及重复使用是本组44份因不合理用药引起门急诊患者退药的处方的3大主要原因;退药处方涉及<12岁和>65岁患者的数量加起来占总数的45.8%.结论 加强医师与药师的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利于减少退药的发生.

    作者:颜海弟;李观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奥美莫沙组,每组48例.奥美莫沙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联合莫沙比利(5mg,3次/d)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谷维素(30 mg,3次/d)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腹胀、腹痛、早饱、嗳气、反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效果较奥美莫沙组更显著(P<0.01).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奥美莫沙组(Hc=6.188,P<0.05).结论 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珏凡;林福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颅底肿瘤术后脑脊液漏21例的防治体会

    目的 总结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21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漏口缝合、切缘皮下穿刺抽液和(或)置管持续引流及术区加压包扎治愈7例,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愈9例;行开颅手术修补治愈1例,行鼻内窥镜修补治愈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愈1例.结论 “不透水”缝合硬脑膜、术中恰当处理敞开的副鼻窦,是避免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对已发生脑脊液漏者,卧床、早期穿刺抽吸皮下积液伤口加压包扎或腰大池持续置管引流脑脊液对大部分患者有效,无效及晚期患者需要再进行手术修补.

    作者:易垒;张宗平;叶锋;杨李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咽癌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细胞和37例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细胞和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中,CD14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5%和43.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2%和64.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鼻咽癌细胞中CD147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0.269,P<0.05).结论 鼻咽癌细胞中CD147异常高表达,而E-cadheri表达下降,二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鼻咽癌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丹;赵颖海;景志亮;罗爱华;姜汉国;李飞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eclin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RT-PCR检测50例鼻咽癌、20例癌旁黏膜和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Beclin1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癌旁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Becli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5.0%、93.3%,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8±0.158)、(0.802±0.086)、(0.809±0.097);鼻咽癌组织中Beclin1阳性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癌旁黏膜及慢性炎症组织(P<0.05或0.01).Beclin1 mRNA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型、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Beclin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作者:刘艳;梁艳芳;陈灿;许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镜下尼龙绳圈套扎结合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56例分析

    目的 总结肠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肠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56例中无1例发生出血或穿孔,术后2个月后复查,所有息肉残蒂或残端脱落消失,治愈率为100%.结论 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安全、彻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出血或穿孔的发生率,提高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

    作者:吴振华;张国彩;陈赞雄;李景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本文针对医学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和医用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结合作者几年来教学的工作经验,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

    作者:梅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合医学院校优势,探讨在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何构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作者:何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组织因子在肿瘤中的作用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与肿瘤的血栓形成、血管新生、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本文就TF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运宝;李素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孕妇体质量指数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对其分娩结局及其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564例正常足月单胎孕产妇根据BMI,分为A组(孕前体重正常,即BMI< 24者)、B组(孕前体质量超常,即BM≥24者)、C组(产前体质量正常,即BMI< 28者)、D组(产前体质量超常,即BMI≥28者),比较其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 A、B、C组的分娩方式及体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高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的孕期增重均分别较A、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产后出血、巨大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和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前BMI过高者其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体质量亦较高,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可减少不良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静;林尤雅;周莲珠;陈海蝶;钟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氨溴索联合肝素雾化吸入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氨溴索联合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65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雾化组(n=32)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抗感染、吸氧、吸痰、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人氨溴索联合肝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时间情况.结果 雾化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雾化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喘息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片吸收等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氨溴索联合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具有给药方便、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波;许文峰;吴学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隐丹参酮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的作用,不仅能阻碍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进行分化和促进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肿瘤细胞侵袭和防止其向远处转移.本文主要对CPT抗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弓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胸腺素β4对心肌损伤修复的作用

    近年来人们发现,胸腺素β4(thymosin beta4,Tβ4)具有促进心脏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重构、促进心肌损伤修复的作用.该文综述了Tβ4对心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晋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跟骨骨折随机分2组,微创组和切开固定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跟踪随访并采用AOF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随访12 - 60个月,微创组疗效优良率为96.6%(28/29),明显高于切开固定组的72.4%(21/29)(P<0.05).微创组有1例(3.4%)术后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开固定组术后出现血管神经损伤2例,术后发生感染、局部肿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8%.结论 切开钢板内固定较为牢靠,可应用于关节面粉碎严重的跟骨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口小,效果满意,软组织损伤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黄晓生;谭维义;詹振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TREM-1)是新近被发现的一种新型炎症激发受体,与机体细菌感染相关性炎症有关,各系统的炎性疾病中均可检测到TREM-(1)的高表达.该文综述了目前关于TREM-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荟鹏;吴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61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其中肾上腺肿瘤手术27例,肾囊肿去顶术78例,单纯肾切除术34例,肾癌肾盂癌根治术6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8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4例,其它术式4例.结果 158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中转开放手术3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61例术后住院为4~11d,平均6.2 d.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帝宽;吴保忠;胡志雄;刘明建;林豪胜;肖剑;张启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