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能
目的 观察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I~Ⅱ级拟行上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30 mL的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LB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08±0.30)、(12.01±2.7)、(20.35±3.75) min,而B组则分别为(3.08±0.35)、(12.00±3.10)、(20.85±4.25)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组的上肢感觉恢复时间为(8.91±1.12) h,明显长于B组的(8.14±1.26) h (P<0.05).结论 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与0.375%布比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相似,但0.375%的左旋布比卡因术后的镇痛时间较长.
作者:曾宇;莫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以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12~72个月,治愈37例(90.2%),复发4例(9.8%).结论 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良好.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傅国武;揭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粘连、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了解输卵管梗阻及粘连情况,腹腔镜下行盆腔及输卵管粘连的游离、松解或输卵管造口,并注射美蓝了解输卵管阻塞情况;对输卵管阻塞患者在X线下经导管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共有57条输卵管,另5条输卵管因宫外孕已切除)腔镜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再通率达84.2%(48/57).术后随访: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有43条,再通率为80.7%(43/57),术后1 a内自然妊娠率为61.3%(19/31).结论 腹腔镜联合介入治疗继发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以明显提高妊娠率,为治疗不孕症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临床手段.
作者:张团英;张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F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各30例,比较CSEA与GA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CSEA和GA两组患者在CO2气腹后5 minHR和RR均增快,MAP下降,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于气腹后30 minMAP恢复至麻醉前水平;GA组的MAP则在气腹后15 min回升至麻醉前水平.CSEA组在气腹后15 min时pH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aCO2值显著升高,与气腹前相比P<0.05;GA组气腹后15 min时pH值也明显下降,PaCO2值高于气腹前水平,但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CSEA组术中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A组,术毕时CSEA组比GA组更快清醒(P<0.05).结论 CSEA可以满足心肺功能良好患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需要,具有用药少、经济实用术后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林环新;邱玉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6例(57.1%)为T0早期癌,12例(42.9%)为微小癌.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DR)显示:肿块结节影12例 (42.9%),钙化影11例(39.3%),腺体局部致密影5例(17.8%);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单独应用DR或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24/28)、75.0%(21/28),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率为92.9%(26/28).结论 重视早期癌的体征,提高认识,应用联合检诊方法 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陈锦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对186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翻转皮瓣直视下剥离大汗腺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186例均无出现皮肤坏死现象,腋臭气味消失,术后日常生活即可自理,不需陪护,切口隐蔽,瘢痕细小,较早恢复上肢活动.结论 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邓恩;邵奕;黄木平;林燕凤;邱世国;董嘉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eAg与HBV-DNA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 对2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为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HBeA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有195例HBV-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7.5%.200例中有115例(占57.5%)HBV-DNA为(1~9)×107 copies/mL,70例(35.0%)为(1~9)×104 copies/mL,10例(5.0%)为500~1 000 copies/mL,5例(2.5%)未检测到.结论 HBeAg与HBV-DNA的检测都能反映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程度.
作者:张韶斌;陈斯亮;罗莞超;高映萍;罗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宫颈糜烂患者100例,按糜烂面积分为轻度52例,中度36例和重度12例,将红霉素0.25g×9片、甲硝唑0.2g×6片和利福平0.15g×3片依次放置于阴道后穹隆,1次/d,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组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45、6、1、0,27、8、1、0,0、3、7、2(Hc=45.3218,P<0.01);轻度、中度组宫颈糜烂的疗效好,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宫颈糜烂的疗效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 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方法 简单、易掌握等优点.
作者:赵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首次AMI患者行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达TIMI 3级,分析PCI术前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总和与术后1 h ST段下降幅度.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迅速下降组(下降≥50%);B组:ST段持续抬高组(下降<50%).所有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l h取外周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PCI术前与术后l h ET和NO水平.结果 所有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h E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NO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 h的 ET水平比术前更高,NO则更低(P<0.05).ST段迅速下降组PCI术前与术后1 h相比,ET水平增高(P<0.05),NO无明显变化(P>0.05).ST段持续抬高组PCI术前与PCI术后1 h相比,ET水平明显升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CI术后ST段迅速下降组与ST段持续抬高组比较,ST段迅速下降组ET水平低(P<0.01),NO水平则高(P<0.05).结论 AMI及PCI术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血中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AMI经PCI术后ST段的下降与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特别与NO含量有关,PCI术后NO水平未降低者心电图ST段下降迅速.
作者:陈力;贺巧云;凌文革;匡希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EH)老年患者足背动脉病变的声像及血流特点.方法 对DM 老年患者35例、EH老年患者35例、DM合并EH老年患者40例及对照组35例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计算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闭塞发生率及多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DM组、DM合并EH组的斑块检出率及闭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EH组(P<0.05),对照组与EH组间、DM组与DM合并EH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EH组和DM合并EH组的足背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血流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DM组和EH 组相比,DM合并EH组则下降更为明显(P<0.01或0.05);DM组和EH组间相比,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和EH老年患者的足背动脉均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及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两者同时存在时可加速血管受损的进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以判断DM合并EH老年患者足背动脉受损的程度.
作者:叶德刚;田利玲;文达辉;黄涛;钟子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肝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xL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肝组织(P均<0.01或0.05).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cl-xL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STAT3蛋白与Bcl-xL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 STAT3高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在癌旁肝组织中,那些STAT3蛋白阳性的肝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STAT3基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Bcl-xL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
作者:刘维藩;李荣江;彭向阳;黄振华;黄应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近3a我院妇女阴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检出情况,以及影响感染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16 224例妇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11 356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6 224例患者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为67.6%,其中条件菌27.3%、真菌18.4%、加德纳杆菌(GV)14.1%、纤毛菌4.6%、滴虫2.2%、淋球菌1.0%,感染人数逐年增加(均P<0.01).在11 356例健康体检妇女中,病原体检出率为16.8%,其中真菌7.4%、加德纳杆菌6.3%、纤毛菌2.4%、滴虫0.7%.3a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46.7%,患者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区域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 本地区妇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以条件菌和真菌为主,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可影响其感染情况.
作者:林小菊;邓玉丽;梁一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自编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100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随访,对影响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人的关心程度、医患关系、焦虑、抑郁等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在年龄、性别及瓣膜的型号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焦虑、抑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稳定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干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长缨;何湛;古剑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血清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 观察2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清UA 水平,同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GB)等水平,并根据患者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UA升高发生率为26.47%,UA升高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68±5.77),病死率为11.11%,均明显高于UA正常患者(10.34±7.67,4.00%)(P<0.01或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UA 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须引起重视.
作者:陈远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BMSCs是近年来细胞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研究发现对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从其生物学特性,其对缺血性心脏病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几方面对BMSCs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作者:秋辉;郑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全程式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发生率及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孕6周将335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69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孕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式健康教育,包括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产前健康教育,针对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并进行住院教育、产程辅导和产后教育.分别于孕6周和产后42 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 产后42 d,观察组的抑郁阳性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P<0.05);观察组产妇EPDS评分为(5.67±2.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3±3.21)(P<0.01).结论 全程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陈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小儿IgA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尿分析、肾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38例中,完全缓解12例,显著缓解16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5、13、11、8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73,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BUN及尿RBC计数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gA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何志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高ALT基线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30例ALT水平升高(>5 ULN)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每次口服甘利欣胶囊150 mg及五酯胶囊22.5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初始2周两组均给予静脉滴谷胱苷肽及水溶性维生素.结果 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100.0% vs 83.9%、91.2% vs 38.7%、85.3% vs 32.3% (均P<0.01).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随访12个月时的持久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100.0% vs 79.0%、94.1% vs 32.3%、89.7% vs 27.4%、70.6% vs 19.4%(均P<0.01).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ALT、HBV DNA反弹或病情加剧,而对照组有11例病情加剧,其中发生重型肝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9例.结论 拉米夫定对ALT高基线值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止病情加剧,是慢性乙型肝炎一个较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陈小萍;李耀才;伍思国;陈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尿酸、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26例AMI患者、39例SAP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血尿酸和总胆红素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而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总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但明显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总胆红素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MI组(P<0.01或0.05).结论 血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曾钦凤;钟毓琼;梁淑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孕激素辅助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诊治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激素辅助治疗组(简称辅助组)因癌死亡2例(3.7%),对照组则为6例(11.8%);辅助组3 a存活率为96.3%(52/54),对照组为88.2%(45/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辅助治疗<12个月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和孕激素辅助治疗≥12个月组的复发或转移比例(10/68 vs 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3a无瘤存活率为86.8%(59/68),后者为100.0%;前者3a存活率为88.2%(60/68),后者为100.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因癌死亡比例(8/68 vs 0/3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激素辅助治疗≥12个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群;黄东;吴菲远;吴小容;林心苗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