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体会

马智勇

关键词:手术治疗, 原发性, 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85-2005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术后均出现低钙血症;2例出现面部、手指麻木及抽搐,予短期静脉补钙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声音低沉及声嘶.B超、CT及99mTc-MIBI造影3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该病确诊率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和辅助检查不断完善而得到很大的提高.外科手术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有确切效果,患者术后症状减轻,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术前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各阶段尿微量白蛋白(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以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3例糖尿病患者病程3个阶段(<5a、5~10 a、>10 a)的尿微量Alb和β2-MG水平,并与36例健康者的Alb和β2-M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Alb和β2-MG与健康者比较显著增高(P<0.01);但β2-MG只有在超过10 a这个阶段才有明显升高(P<0.01).而尿Alb随着病程延长排出增加,当病程<5 a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病程5~10 a时明显增加(P<0.01),以后逐年增高.结论:检测尿中微量Alb含量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较佳指标,早期检测β2-MG水平则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莫伟;曾钦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总结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min,术中出血50~150mL,均未输血,术后留置尿管5~6d,术后无继发出血;轻度尿失禁6例,均在拔尿管后1周内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控尿良好.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术中注意有关事项,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车斯策;钟世强;魏鸿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视差定位投照角度的优化

    目的:寻找视差定位法球管水平佳的倾斜角度.方法:选文献报道与预实验得出的15°、25°及35°水平投照角度对以颅骨标本模拟的埋伏多生牙进行投照,所得的结果用双盲法阅片比较分析.结果:球管水平倾斜投照角度为25°所摄得的影像质量高于以15°及35°所摄得的影像质量(P<0.01).结论:用视差定位法为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作定位投照与诊断时,X线球管水平倾斜角度选25°为合适.

    作者:贾淑娟;古向生;陈坤;郑军华;崔敏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TEN磷酸酶活性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的迁移及粘着斑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PTEN磷酸酶活性对ZR-75-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及粘着斑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有和无磷酸酶活性的两种PTEN表达质粒(Wt和G129)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1,用人工基底膜侵袭试验检测其转染前后的迁移能力,以Western-blot检测未转染的ZR-75-1和两种表达质粒的ZR-75-1磷酸化粘着斑激酶水平.结果:转染后有磷酸酶活性、无磷酸酶活细胞与未转染ZR-75-1细胞间侵袭抑制率、运动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细胞间总FAK(粘着斑激酶)水平无明显差异,而WT-PTEN与G129和ZR-75-1组FAK 397位酪氨酸磷化水平有明显差异.结论:PTEN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ZR-75-1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TEN使FAK去磷酸化有关.

    作者:黄金文;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

    医学教育在注重提高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更要突出对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现在也是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塑造医学生创造性人格品质,激发创新性潜能发展,进而达到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从团体心理辅导对创造性人格品质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尝试和研究,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建玲;谭健烽;李鹤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以不同类型假体作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息者的疗效.方法:1996年5月-2004年12月,42例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本科接THA治疗并得到1.1~6.9a的随访,42例中骨水泥型假体15例,混合型(hybrid)假体10例,非骨水泥型假体17例.结果:采用全骨水泥型体的15例中,4例出现髋臼杯假体松动,2例股骨柄假体松动,1例行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采用混合型假体的10例中,无一出现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的松动;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中,仅1例出现无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对于年轻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作THA为佳选择;对于股骨侧出现骨质疏松或不适合使用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的患者,采用混合型假体作THA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以全骨水泥型假体作THA的疗效差.

    作者:周天洪;伍秀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因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20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仅次于宫颈癌.针对早期(Ⅰ、Ⅱ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如紫杉醇、维甲酸类等),但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不佳.由于肿瘤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分子疾病,基因治疗乳腺癌应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基因治疗的方法有体外和体内治疗,具体导入方法又分为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介导,一般临床试验方案采用病毒作为载体.本文就乳腺癌基因治疗的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熊亮;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157例体会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7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全部患者均采用静力性固定,均随访.结果:157例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有2例骨折迟缓愈合(经加强负重功能锻炼及局部物理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2例骨折端软组织浅感染(经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得到痊愈),2例胫骨骨折术后膝部疼痛伴轻度屈膝受限(于骨折愈合取髓内钉后膝关节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果评定(采用Johner-Wruh标准):优128例,良23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96.2%.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冯燕翔;麦伟;吴养;李志丹;李涛;彭锦晖;颜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洛美利嗪对喹啉酸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利用洛美利嗪(LOM)研究钙离子拮抗剂对兴奋性氨基酸喹啉酸(QA)所致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与QA共同培养建立兴奋毒损伤细胞模型,观察1.2×10-6mol/L,1.2×10-7mol/L,1.2×10-8mol/L 3个剂量LOM对培养神经元的形态学、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LOM可提高QA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能减轻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损伤.结论:LOM对QA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QA所引起的兴奋毒性可能与Ca2+超载所造成的链式损伤有关.

    作者:朱钦龙;罗坚;曾碧芳;温汉新;罗伟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85-2005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术后均出现低钙血症;2例出现面部、手指麻木及抽搐,予短期静脉补钙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声音低沉及声嘶.B超、CT及99mTc-MIBI造影3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该病确诊率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和辅助检查不断完善而得到很大的提高.外科手术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有确切效果,患者术后症状减轻,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术前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我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适合于本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健康教育进度表对在我社区接受输液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观察其效果.另设未进行健康教育3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教育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良好率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教育后研究组血压、血脂控制良好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5或<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患者做输液治疗的同时,采用自制进度表、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满意.

    作者:李志娟;余岸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比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2±3.3)d,则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效.

    作者:李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组建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实验室的思考

    基础课实验教学是基础课群建设的重要支柱,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影响重大,是实验教学的主体[1].在我校,电子技术和电路理论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之一.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既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要能够跟上本学科和社会需求的新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不断创新实验手段和方法,适时增加新内容,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初步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是这类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显然,传统实验室的建设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此,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on,简称EDA)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要求电子技术类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作相应改革,在设计手段上应用EDA工艺和可编程器件(PLD)方法[2].本文就我校组建EDA仿真实验室,把EDA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深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吕群松;王勇;陈鸿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三羟异黄酮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的侵袭、转移及MTA1、nm23H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genistein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enistein对HO-8910PM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RT-PCR分析MTA1及nm23H1 mRNA的表达.结果:50μmol/L的genistein作用细胞6h后能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底膜和趋化运动能力,抑制率分别为(21.08±3.12)%和(17.15±2.01)%;25~100μmol/L genistein作用HO-8910PM细胞24h后,明显下调MTA1 mRNA的表达,上调nm23H1 mRNA表达水平.结论:genistein能抑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侵袭和运动能力.genistein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与MTA1 mRNA的表达下调和nm23H1 mRNA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马卫列;丁航;符伟玉;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数字X线摄影与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与传统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400例小儿患者分别采用DR与传统屏-片胸部检查,并对图像质量、检查照射剂量、从检查到胶片出来的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小儿胸部DR(DR组)甲级片176例、乙级片18例、丙级片6例、废片0例;200例小儿胸部X线(常规组)甲级片96例、乙级片54例、丙级片45例、废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6.1,P<0.01),DR组的平均照射量为(1.63±0.11)mAs,常规组为(2.96±0.23)m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8,P<0.05).开始检查到图像打印成胶片,DR组所需时间平均为(3.5±0.6)min,常规组则为(10.1±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9,P<0.05).结论:小儿胸部DR弥补了传统屏-片的不足,其影像质量优良,吸收剂量明显减少,且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均优于屏-片系统,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

    作者:黄泽光;陈嵘祎;罗泽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龙血竭胶囊外敷治疗压疮2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2例压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用龙血竭胶囊外敷,对照组用0.5%甲硝唑加庆大霉素湿敷,观察其生肌敛疮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3、2、1、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12、2、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6.92,P<0.01);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vs30.8%,P<0.01).结论:龙血竭胶囊用于治疗压疮疗效满意,简便易行.

    作者:苏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病原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脓性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抗生素在该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48例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5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和变形杆菌(33株)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较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2者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李华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995年6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05~3.5a,优40例,良1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7.7%.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中,既要做到充分减压,又要尽可能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作者:何生;李兰泉;陈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方案联合化疗,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0mg/m2d1~5,静脉滴注5-氟脲嘧啶500mg/m2d1~5,每3周为一周期,观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4例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41.2%.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毒性,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理想,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云军;何志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红外光联合奥平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外光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糜烂效果.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宫颈糜烂Ⅱ~Ⅲ度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采用红外光联合奥平干扰素治疗)和对照组39例(单用奥平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43例均痊愈;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4.108,P<0.01).对照组39例均无明显不适,观察组23例术中下腹部出现轻微坠胀疼痛感,但能忍受,无出血.结论:红外光联合奥平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疗效高,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