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体会

李建新;李加

关键词:结核, 肺/治疗, 回顾性研究,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治疗手段及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2005年以来外科治疗的27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例,死因为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难4例, 1例经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给予吸痰及超声雾化吸入后缓解;支气管残端瘘3例.其余患者术后均长期生存,随访8个月至4.0 a均无临床复发症状.结论:对于肺结核瘤≥3 cm;肺结核空洞≥3 cm;毁损肺;肺结核并支气管扩张反复继发肺部感染致长期咳痰、咳血及低热等症状者;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难以排除肺癌等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心肺功能衰竭及支气管残端瘘.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9例乳腺癌的不典型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

    目的:观察乳腺癌的不典型X线表现及诊断.方法:对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不典型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X线显示肿块16例,小灶致密影14例,局部结构紊乱9例,合并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乳腺癌不典型X线征象有边缘光整的肿块、小灶致密影、局部结构紊乱.结合临床、仔细阅片、全面分析以及重视腋下肿大的淋巴结,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钟文招;罗泽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 n=25),B组( n=26),C组( n=26).A组作单纯体位引流,B组作单纯超声雾化吸入,C组在体位引流前作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的痰液排出量、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以其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C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 P<0.01);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较A组和B组缩短( P<0.01).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能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姚福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7例分析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的好发因素、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的652人中发生HP的7例患者.结果:6例患者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经阴道患侧输卵管妊娠穿刺吸出术,术后5例宫内继续妊娠,2例胚胎停止发育.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HP的发生率增加,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HP的好方法,加强B超监测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苗;高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导乐陪伴分娩16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3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陪伴组( n=162,简称导乐组)和非导乐陪伴组( n=164,简称非导乐组),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导乐组与非导乐组:(1)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1.5%、63.4%;(2)剖宫产率为13.6%、25.0%;(3) 阴道助产率为4.9%、11.6%;(4) 新生儿窒息率为3.7%、9.8%;(5)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冯亦芳;梁持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目前我馆咨询服务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本文总结目前广东医学院图书馆咨询服务所存的不足之处,指出在参考信息源、咨询服务质量、咨询馆员队伍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作者:李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1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以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1例,采用阿霉素、顺铂以及5-氟脲嘧啶等化疗药物与碘化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灌注治疗.结果:41例共接受102次介入治疗.22例AFP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部分缓解21例,稳定1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1.2%.0.5、1、2а生存率分别为87.2%、58.1%、19.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的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以阿霉素为主的药物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成艺;潘素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橘红珠、橘红及化橘红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目的:比较柑橘属3种中药材橘红、化橘红及橘红珠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提取橘红、橘红珠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挥发油含量,并与程荷凤分析化橘红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橘红、化橘红及橘红珠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5%、1.8%和0.3%,主要成分有柠檬烯、β-香叶烯、γ-萜品烯、橙花叔醇、α-蒎烯、β-蒎烯等.橘红珠挥发油的大根香叶烯D含量较高,达到14.73%,而且分离出的组分数目较橘红和化橘红多.结论:橘红珠挥发油中的组分更丰富.

    作者:张立坚;蔡春;王秀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ysmexKX - 21 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4项参数, 并将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下降( P<0.05或<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 P<0.01),且随着Child -Pugh积分的增加, 血小板4项参数异常程度逐渐加重.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值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作者:李展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了解它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25例SLE患者(SLE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RT-PCR检测T细胞Foxp3 mRNA表达. 结果: SLE组外周血CD4+T、CD4+CD25+T细胞百分率及T细胞Foxp3 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并且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Foxp3mRNA水平呈依赖关系( 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Foxp3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唐蓉;唐德燊;伍昌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患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佳纠正视力≥0.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班伟;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7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难产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4年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经阴道分娩者60 例,成功率为83.3%,余12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对于头盆评分≥6分,四项评分≥11分的初产妇,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韦桥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激素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非激素方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用非激素方法治疗的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TEN患者转型后给予充分补液,补充足量血浆、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非激素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6.8d.在转型为TEN前使用激素时有2例出现糖尿病,经停用激素及短期应用胰岛素,血糖很快降至正常.非激素治疗后期有3例出现感染,经按药敏调整抗生素后症状得到控制.结论:采用充分输液,补足量血浆和白蛋白的非激素方法治疗TEN是可行的.

    作者:李定;陈嵘祎;张国学;黎兆军;王丹;李顺凡;樊翌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牵张成骨修复腭裂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因其影响患者口颌系统功能和精神心理健康而受到广泛重视.对于原发性腭裂缺损,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分离和移动口腔软组织在中线形成粘连愈合而封闭裂隙,硬腭裂隙的骨缺损依然存在,加之手术的损伤,剥离,术后瘢痕加重了颌骨发育不足,继发了各种术后畸形.

    作者:陈蕾;李蜀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及总结其护理方法. 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3年1 月至2005年6月采用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0%与18.8 %;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分别为13.3%与48.4%;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11.7%与29.7%;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7.9±4.7)d与(21.2±5.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精心的护理是胃肠内营养成败的关键之一.

    作者:廖晓茹;罗培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流行性出血热( EHF) 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对36 例EHF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以肝、肾、血液系统同时受损为主.(2) 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经过比例较低( 27.8%),以不典型病例为主(72.2%).ELISA法检测EHF IgM、IgG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低(27.8%).(3) 本病常年散发, 男性中青年民工多发,患者均有直接或间接鼠类接触史.结论:深圳地区EHF以市郊发病为主, 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基层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水腾;童新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简称重肺炎组,下又设心肌酶正常亚组23例和心肌酶升高亚组12例)、56例一般肺炎患者(简称肺炎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称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H)测定.结果:除发热外,重肺炎组外周血白细胞较肺炎组显著升高,血氧饱和度较肺炎组显著降低,心电图异常、心衰、休克及多器官衰竭发生率较肺炎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重肺炎组与肺炎组、对照组相比,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 P<0.01);而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 P>0.05).心肌酶升高亚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异常和心衰的发生率较心肌酶正常亚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0.01或 P<0.05);而休克、多器官衰竭和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重肺炎组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4.3%(33/35);肺炎组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重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提示病情严重,可能有心肌损害,应及早治疗,保护心肌.

    作者:宁丹霞;莫振兆;李泽林;黄云平;李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运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情绪稳定,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复发率仅为8.3%,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眼部并发症和全身毒性反应.结论:通过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对症护理,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作者:张解静;方林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4-2005年麻醉镇痛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镇痛药和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计算我院2004-2005年麻醉镇痛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的药物总使用量及DDDs排序,并抽取3178张处方分析各种药物的利用指数(DUI).结果:2005年与2004年相比,麻醉性镇痛药增幅较大的依次为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和吗啡控释片,二类精神药品增幅较大的依次为阿普唑仑片、舒乐安定片、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注射液.吗啡控释片、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的DUI值分别为1.25、1.02、1.20、3.50,均高于限定日剂量.结论:麻醉镇痛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临床需求量大,用量呈整体上升趋势;2 a中本院对这些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严丽华;涂均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幼儿肺炎42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雾化吸入配合吸痰)和对照组(雾化吸入)各4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2、16、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 =6.185, 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为(6.82±1.74)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4±2.62) d ( 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郭清厚;陈露;张亚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病案利用与医学科研产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病案利用与医学科研产出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医务人员2002~2004年利用病案资料用于医学科研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借阅病案用于科研用途比例为55.98%,其中医师借用病案比例及其科研产出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和管理人员.结论:病案利用与科研产出关系密切,完善的病案管理可更好地为医学科研服务.

    作者:陈丽娟;梁道兰;梁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