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61例

冯慧芳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卵巢成熟畸胎瘤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卵巢畸胎瘤剥除术55例,一侧附件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5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4.2d;均无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及化学性腹膜炎等出现.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82例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经验.方法:对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52例在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而另30例在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得到1a以上的随访.结果: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通过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 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的患者,痊愈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以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均可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在感染期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医疗支出,对患者更为有利.

    作者:彭峰;莫宋平;陈振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925~1110 M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PSA、FPSA的检测,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54例骨转移瘤,阳性率62.1%.在接受2~6次骨显像随访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第1、2、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癌分别为28例(32.2%)、14例(16.1%)、9例(10.4%);第4~6次被确诊骨转移癌各有1例(1.1%).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的PSA和FPSA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治疗随访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癌在行骨显像随访时,联合检测PSA、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评估有互补作用.

    作者:黄红;周仲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触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性.方法:应用双盲法对53例(55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触诊、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侧中,病理证实41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和超声检出侧分别为35侧和39侧,触诊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3%、50.0%、63.6 %,超声则分别为87.8 %、78.6%、85.5%,两组间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触诊,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王伟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906例孕妇产前行无应激试验判断胎儿预后的结果与分析

    目的:了解产前行无应激试验(NST)判断胎儿预后的效果.方法:对906例孕妇NST的结果和胎儿预后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6例,NST无反应型268例,胎儿预后不良172例,临床符合率为64.2%;NST反应型638例,胎儿预后良好599例,临床符合率为93.9%.各种不同的合并症中,过期妊娠20例,NST无反应型16例(占80%),胎儿预后不良14例,临床符合率87.5%(14/16).妊娠高血压疾病40例,NST反应型24例,胎儿预后良好10例,临床符合率为41.7%(10/24);NST无反应型16例(占40%),胎儿预后不良16例,临床符合率100%.羊水过少57例,NST反应型9例,胎儿预后良好3例,临床符合率为33.3%(3/9);NST无反应型48例(占84.2%),胎儿预后不良36例,临床符合率75.0%(36/48).脐带因素216例,NST无反应型136例(占63.0%),胎儿预后不良86例,临床符合率63.2%(86/136).胎儿生长受限伴脐带因素8例,全部为NST无反应型,胎儿均预后不良.结论:应对孕妇重复NST试验,综合分析,当孕妇存在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及脐带因素者,NST检查为无反应型时或孕妇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和羊水过少时,则无论NST检查是否为无反应型都应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胎儿预后不良.

    作者:陈惠平;车伟英;王少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处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创面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处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创面的效果.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定期随访且有创面粘膜囊泡、肉芽组织增生者21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作早期(术后3个月内)清除和后期(术后3个月后)极少清除处理,观察其预后恢复及复发情况.结果:经0.5a随访,B组的创面完全上皮化率高于A组(P<0.01);经1a随访,B组的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创面出现囊泡、肉芽组织不宜早期清除,后期可酌情少量清除,此有利于创面上皮化及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田福;严雪源;黄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术前访视法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接受术前访视)和对照组(n=61,未接受术前访视),并对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紧张焦虑心理、对手术室环境有陌生感、误带物品入室、对手术及体位情况的了解、术前晚睡眠足7 h、对手术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者分别为41、14、5例,对照组则分别1、5、5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81.93,P<0.01).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存在紧张焦虑、对手术室环境有陌生感、误带导电物品入室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手术及体位情况了解、术前睡眠足7h、患者对手术室人员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围手术期焦虑,提高手术安全性,增进了护患感情,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平娟;李权辉;陆彩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内障患者术后影响视觉质量因素的研究现状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的人工晶状体不断开发应用,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转变为白内障屈光手术.为使白内障患者术后看得更清晰、舒适、持久,提高视觉质量已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谢军谊;张婉琪;孙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喉癌37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全喉切除术17例,3、5a生存率分别为82.4% 及70.6%;喉部分切除20例,3 、5 a生存率分别为80.0%、6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 .结论:在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手术仍是治疗老年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乃尊;付国武;梁文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9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对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4.051,P<0.05).两组血糖均比治疗前下降,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以中药益气养阴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曾庆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时机分析

    目的:总结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92例手法复位者复位成功84例,手法复位成功率为91.3%,无1例出现肠坏死及肠穿孔.52例行半择期手术者均无阴囊水肿及血肿,随访0.5~5a,无睾丸上移及萎缩,术后复发1例为疝囊较大、未作修补的病例.23例行急诊手术者中,15例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积液,1例睾丸坏死;随访0.5~5a,5例复发,2例睾丸上移,2例睾丸萎缩.结论:对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应准确判定病情,符合手法复位者首选手法复位,对于新生儿好采用镇静后自然复位;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3d至3个月宜行半选择性手术,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

    作者:吴敏;谢景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61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卵巢畸胎瘤剥除术55例,一侧附件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5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4.2d;均无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及化学性腹膜炎等出现.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冯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用于诊断早期宫外孕的比较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性.方法:对116例诊断为早期宫外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经腹部或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53例,诊断早期宫外孕22例,未检出31例,诊断符合率为41.5%;经阴道超声检查63例,诊断早期宫外孕57例,未检出6例,诊断符合率为9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72,P<0.01).阴道超声未检出6例中,1例经三维成像技术诊断为间质部妊娠,腹腔镜证实2例为卵巢妊娠,2例为伞端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结论:高分辨力的阴道超声检查在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

    作者:赖祝琴;唐巍;杨振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内外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分析

    目的:总结肠内外置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5年采用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于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第7~10天拔除M-A管,术后第10~14天拔除肠外支架导尿管,全部患者均得到康复.随访1~7 a未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生活和工作均达到正常人标准.结论: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叶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91例青年脑梗死的临床与MRI分析

    目的:总结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MRI改变.方法:回顾分析91例15~45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梗死灶部位和数目.结果:31~45 岁者占73.6%,15~30 岁者占26.4%;腔隙性脑梗死为青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占38.4%,大动脉粥样硬化次之占22.0%;梗死灶分布多见于单侧基底节区占47.3%,分布于脑叶的梗死灶次之占24.2%.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和吸烟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及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及早发现病因并予充分治疗对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15例

    目的:了解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经后腰入路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15例.结果:14例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0~17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50~250 mL,平均70 mL.患者术后1d即可下床活动及恢复进食,住院5~12 d,平均7 d.1例中转开放手术,7d拆线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微创、安全有效,是肾上腺疾病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保忠;单炽昌;杨帝宽;冯钢;张勇强;刘明建;张启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10例经会阴B超宫颈评分与分娩启动的关系

    目的:了解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与头位分娩启动的关系.方法:通过经会阴B超观测110例单胎、头位、初产孕妇宫颈长度、内口扩张程度、羊膜囊嵌入宫内口程度(HM),对其宫颈成熟度评分,与其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相结合分析.结果:随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及HM评分增加, 宫颈成熟度增加, 临产时间逐渐缩短.宫颈成熟度评分0~4分组(38例)、5~8分组(36例)、≥9分组(36例)手术产率各为78.94%(30/38)、55.55%(20/36)及27.78%(11/36),0~4分组与≥9分组相比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会阴B超进行宫颈成熟度的评分,对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有一定提示作用,是一种客观准确、简便安全的检查方法.

    作者:冯娟;王瑶;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加无菌塑料吸痰管在鼻腔止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高分子止血棉鼻腔填塞法的效果.方法:182例鼻腔填塞止血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92例用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加无菌塑料吸痰管填塞;对照组90例则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比较两组止血效果、鼻腔胀痛、头痛、吞咽、呼吸及睡眠情况.结果:改良组治愈83例,好转6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好转、无效则分别为80、7、3例,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081, P>0.05).改良组填塞后的鼻腔胀痛、头痛、吞咽较困难、用口呼吸、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4.1%、17.4%、16.3%、12.0%、3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78.9%、66.7%、100.0%、84.4% (均P<0.01).结论: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加无菌塑料吸痰管填塞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副反应,患者痛苦少,局部及全身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镜堆;陈鹏生;官树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研究现状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早已应用于临床.1998年,Nakajima等[1]研究发现,四肢浅静脉也有一套类似于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系统.这样,在有浅静脉、皮神经或浅静脉与皮神经伴行的部位,都可提供相应的营养血管皮瓣.因此,广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便有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之分.其中,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主要位于四肢,临床以远端为蒂设计皮瓣,其优点是不损伤肢体主干血管,血供可靠,能将近侧供区的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手术简便,无需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且一期完成,这对肢体远端皮肤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文对此类远端蒂皮瓣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杰明;梁杰;罗少军;汤少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海洋石油湛江基地学龄前儿童气质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基地幼儿的气质特点,为家长和育儿工作者对儿童的教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155名海洋石油湛江基地幼儿园儿童进行测定.结果:155名学龄前儿童中,难养型占22.6%,启动缓慢型占12.2%,中间近难养型占11.6%,中间近易养型占32.3%,易养型占21.3%.男、女组气质维度比较,除情绪本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维度的性别比较则无明显差别.不同年龄间的规律性、反应强度、坚持度、反应阈4个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着年龄增长,规律性和反应强度下降,坚持度增高.结论:我基地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偏消极比例偏高,值得基地育儿工作者和家庭的重视.

    作者:伍明初;赵小飞;白青好;谢思华;汤济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CI)是人类致残率高的疾患之一.脊髓损伤平面愈高,患者丧失的功能愈多,脊髓圆锥损伤可致骶区感觉功能丧失,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更高位的脊髓损伤可直接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由于脊髓损伤后断裂的轴突不能再生,目前对SCI的治疗仍是当今一大医学难题.本文就SCI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曾伟锋;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