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醇对生长期小鼠股骨代谢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陈艳;吴铁;李义凯

关键词:乙醇, 小鼠, 代谢, 生物力学, 股骨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乙醇摄入对生长期小鼠股骨代谢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6周龄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乙醇组.基础对照组小鼠实验第1天即处死;正常对照组和乙醇组分别给予蒸馏水10 mL/kg和50%(体积分数)乙醇4g/kg(相当于10 mL/kg,成人30g/d)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60d后处死.全部小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检测骨体质量、干重,长度、宽度,骨Ca,P,Mg,Fe,Zn和羟脯氨酸含量,取右侧股骨测定股骨颈结构强度.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基础对照组比较,股骨干质量、骨Ca,P,Mg,Fe,Zn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股骨颈强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股骨体质量、骨干质量、骨Ca,P,Mg,Fe和羟脯氨酸的含量下降,股骨颈结构强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乙醇摄入可致生长期小鼠骨代谢和生物力学性能降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性FC 37例、复杂性FC 17例和对照组患儿3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的NES质量浓度,并于FC发作2周后检查脑电图.结果:复杂性FC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组和对照组(P均<0.01),单纯性FC组和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脑电图无异常者和对照组(P均<0.01), 脑电图无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 FC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发作持续时间<15min者和对照组(P均<0.001),发作持续时间<15min组和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杂性FC惊厥发作可引起患儿脑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与发作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曾珺;吴春能;庄良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应用及展望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是当今基因工程领域4大表达系统(即杆状病毒、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之一.BEVS具有安全性高,对外源基因克隆容量大,重组病毒易于筛选,具有完备的翻译后加工修饰系统和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等特点.

    作者:侯庆华;侯英奇;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63例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63例急症手术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结肠癌23例,行一期切除吻合22例,行短路手术1例;左半结肠37例,行一期切除吻合33例,捷径手术2例,Harlmann手术2例.直肠癌3例中行Miles 1例,Dixon 1例,单纯造瘘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2例,造口旁疝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4%.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例.随访统计1,3,5a生存率分别为88.9%,57.1%和31.7%.结论:对该病症应根据具体病情而选择术式,通过正确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一期吻合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林晖;陈春雷;梁毅;何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践和思考

    重视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我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对继续深化此项活动作粗浅的思考.

    作者:陈博;潘洁敏;郑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和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2例

    目的:分析静脉腔内激光和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行静脉腔内激光和电凝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平均住院2d.3例电凝时出现局部皮肤的烧灼,3例出现皮下血肿,1例术后小腿内侧皮肤感觉迟钝.术后随访4~18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式简单、安全、美观,不影响活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复发率低.

    作者:王三明;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再灌后对皮层神经元L型Ca2+通道的动态观察

    目的:对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再灌后不同时间点L型Ca2+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状态进行动态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参照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后的大鼠分别在再灌注2、12、24、48、72h后进行皮层神经细胞急性分离,单通道电流经EPC-9膜片钳放大器放大,用Pulsefit+Pulse采集入计算机,用分析软件TAC进行测量.结果:再灌后2、12、24、48、72 h5个不同时间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L型Ca2+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出现两个高峰期,第1次出现在再灌2、12、24 h,第2次出现在48、72 h,较第1次更高;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L型Ca2+通道开放概率出现两个峰值:第1次出现在再灌后2 h(显著高于正常组),至12 h又回落至接近正常水平;第2次出现在再灌24 h.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点,缺血性损伤对L型Ca2+通道的影响机制即可利用性和开放特性的影响不同.在缺血再灌后的2 h至72 h的各时段,缺血性损伤通过增加L型Ca2+通道的可利用性引起神经元胞内Ca2+超载;在再灌后期(48 h),缺血性损伤则通过增加L型Ca2+通道的开放特性而引起神经元胞内Ca2+超载.

    作者:关莉;闫福曼;李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167例

    目的:了解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7例中手术成功145例.平均住院5d,术中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多种泌尿系疾病,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祥林;刘成倍;徐伟;庞桂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76例分析

    目的:总结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的术中、术后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18岁以下的青春期少女施行人工流产76例患者(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等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施行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70例(对照组)作为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对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的术后的监测与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淑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眼科以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1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的护理,31例患者均能配合手术,术程顺利,随访6~9个月,无1例复发及出现并发症,效果理想.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经过术前、术后的临床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正确指导患者术后用眼卫生及滴眼药,可以令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手术创面恢复,预防术后复发及出现并发症.

    作者:邓小宁;陈环;肖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法与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用于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的比较

    目的:研究应用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法(MCV法)及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一管法)对孕妇及其配偶进行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 观察其准确性.方法:对我院产科门诊及优生门诊就诊的3618对夫妇(7236例)同时用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体积,用一管法检测红细胞脆性,比较两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7236例受检者中,MCV法的轻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9.8%(709/7236),准确率为98.7%(700/709);一管法检出率为8.9%(644/7236),准确率为89.1%(574/644).两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法的检出率则无明显差别.结论:MCV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比一管法具有更高的筛查和诊断价值.

    作者:韩懿;甄瑞贤;庄冬梅;黄宝珍;陈晶茵;黄旭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于我校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建议

    在中南四省12所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1-3],再对我院医药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作了调查,并与其余11所院校作一些对比,提出了建议.

    作者:吴祖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试论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的素质与形象

    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流通服务是读者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一种服务,是图书馆的窗口,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纽带.流通服务作为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一线窗口,是图书馆的形象大使,也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流通馆员的良好素质和完美职业形象在服务质量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祝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解痉、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H、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d后,两组的pH、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可有效改善通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长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survivin与肿瘤放射抵抗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稳定和(或)治愈肿瘤,但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仍然有肿瘤的放射抵抗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因此大量的辅助方法应用于放疗以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与肿瘤放疗抵抗相关的基因被鉴定出来,使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作用于这些新的靶点以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毕宏;孙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以段落分析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的语篇模式分析能力

    语篇分析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 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的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法,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语篇模式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朝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阻塞性黄疸时内毒素与Toll样受体

    阻塞性黄疸是指胆道系统中胆汁排泄受阻,使胆汁不能排到十二指肠内,造成胆汁成分过多的进入到血液中而引起黄疸及全身多系统病变的临床病症.阻塞性黄胆时内毒素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是引起肝脏损伤主要机制之一,且肝脏Toll样受体(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在肝细胞的损伤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毅;姜雨刚;林木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核因子-κB与鼻息肉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 (NF-κB)与鼻息肉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关系,以探讨鼻息肉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息肉组织中NF-κB、HIF-1α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组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κB、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P<0.001),鼻息肉组织中NF-κB与HIF-1α表达水平呈中度的正相关关系(r=0.628,P<0.001).结论:NF-κB、HIF-1α在鼻息肉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高于下鼻甲黏膜,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相关;NF-κB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而作用于鼻息肉的形成过程.

    作者:许卫华;陈仁辉;付亚锋;崔德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梗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梗前心绞痛(A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266例AMI患者分为有AP组(n=188)及无AP组(n=78)两组,比较两组肌酸激酶(CK)峰值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和左室功能的差异.结果:有AP组的CK峰值、左室射血分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病死率等情况均优于无AP组(P<0.01)).结论:既往及AMI前心绞痛可使心肌循环做出适应性调节,对梗死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心肌的损害程度.

    作者:杨法;苏明兰;韩瑞琳;肖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冠心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在上肢握力负荷的同时再增加下肢等长运动负荷方法即增强的等长运动负荷,并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CAD)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检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等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机对一组临床上疑似CAD的胸痛病例(45例)进行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上述45例患者分为CAD组和正常组.结果:(1) 负荷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心率、动脉收缩压、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性增加;(2)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1.3%、88.5%、57.9%;(3) CAD组在负荷后左室舒张、收缩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LVEF明显低于负荷前以及正常组的负荷前、后(P<0.05).结论:增强的等长运动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方法对于CAD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并可有效评价CAD患者舒张、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汤庆;何小洪;陈毓菁;麦子杰;赵子斌;林转娣;李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于RDF/DC的高校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本文阐述了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简称RDF)、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简称DC)、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概念、内容及其之间关系,指出基于RDF/DC的元素数据组织模式,是解决目前高校乃至互联网上网络信息组织混乱、检索率低的有效途径,并分析在具体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作者:钟伟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