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27例,酚妥拉明对照组2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10、8例)(Hc=5.106,P<0.05).两组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乌拉地尔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世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DM)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对10年住院DM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年住院DM患者死亡总人数占住院死亡总人数的7.02%;(2)DM患者的死亡原因依次是:脑血管病(22.8%)、心血管病(20.8%)、尿毒症(14.8%)、感染性疾病(12.1%)、DM急性并发症(10.7%)、恶性肿瘤(6.7%)、多器官功能衰竭(6.0%).结论:心脑血管病、尿毒症为DM的前三位死因,即DM慢性并发症为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柯小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从术后局部复发形式探讨Black术作为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Black术,并对资料进行疗效和复发形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6周内全部恢复了肛门的节制功能,并保留了便意及辨别能力.5例术后la复发,以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多见.结论:Black术较适合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5~6 cm及迫切要求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且此手术宜选择在Dukes分期较早期进行.
作者:彭海阳;杨超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电极成熟期前后起搏阈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接受埋藏式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结果:16例应用Medtronic CAPSURE○ RSP系列(激素洗提)心房电极的患者心房起搏阈值术后升高,术后1周达峰值,后逐渐降低,术后2个月开始趋于稳定,除术后6个月外,其余各时间点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24例应用MCSP系列心室电极的患者心室起搏阈值术后均明显高于术中(P<0.01);9例应用BIOTRONIK SYNOX SX系列(高阻抗非激素洗提)电极的患者心房、心室平均起搏阈值具有与MCSP系列起搏电极类似的术后演变趋势,其急性期起搏阈值呈明显峰化现象,且具有较高的慢性期阈值,与40条MCSP系列电极比较,两者急、慢性期起搏阈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6个月内,起搏阈值明显升高;激素洗提电极能明显降低急性期和慢性期阈值.
作者:陈小卫;吴铿;田丽红;李日健;回皓升;莫振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自行排尿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2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7),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创造适宜环境、做好护理观察,及时诱导排尿,常规诱导排尿措施无效后采用开塞露纳肛.结果: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140例,导尿9例;对照组术后自行排尿74例,导尿7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自行排尿.
作者:崔秀梅;方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 )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安全性,比较兰索拉唑四联疗法与法莫替丁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82例经胃镜证实Hp 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组(治疗组)和法莫替丁组(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兰索拉唑30mg 每天1次×2周,瑞贝克80mg每天2次×1周,阿莫西林0.5 g每天2次×1周,胶体果胶100mg每天3次×1周;对照组用药:法莫替丁20mg每天2次×2周代替兰索拉唑,余用药相同.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及复测Hp,观察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溃疡愈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2.1%、71.4%,Hp根除率为90.0%、71.4%,副作用发生率为22.5%、27.1%.两组之间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愈合率、Hp根除率较高,副作用不大,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傅嘉梅;王菊岩;刘舒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体重增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16.3±7.2)g,对照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9.4±5.4)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治疗组存活率95.0%(38/40),对照组存活率80.4%(37/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0.0% (8/40),对照组为41.3% (19/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周围静脉营养治疗早产低体重儿非常重要,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黄太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与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720例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A组)230例,笑气组(B组)250例,对照组(C组)240例.分别观察3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等.结果:A组与B组镇痛效果均明显,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B组(P<0.05);A组与B组剖宫产率(10.0%、10.8%)均明显低于C组20.8%(P<0.01);A组阴道助产率(13.0%)比B组(6.0%)和C组(5.0%)均高(P<0.01);A组的羊水污染率高于B组(P<0.05);A、B两组的麻醉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组与B组用于分娩镇痛均有确切疗效,但B组对产妇无创伤,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操作简便易行,更易为产妇及家属接受,可作为当前无痛分娩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关国湛;戴英苗;叶嘉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24 g于5%葡萄500 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1 d.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呈下降趋势,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黎宏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测查表>对正常人、神经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辨别情况.方法:应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对1134例观察对象(正常人、神经症患者、精神分裂症)予以测查,再用测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该测查表对抑郁性神经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患者的辨别率达到80%以上,对神经衰弱及精神分裂症的辨别率则较低.结论:该测查表简单实用,能较好地辨别出几种常见神经症,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詹潮勇;黄祖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管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的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病种、插管时操作、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用药次数、营养药的使用、化疗周期、抗生素的使用、血象及插管后护理9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插管时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化疗周期、血象及插管后护理与导管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经多因素分析化疗周期、血象、插管时的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插管后的护理是影响化疗病人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
作者:岳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8例(其中3例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2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其余为冠心病可疑者)的MS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和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将3例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例MSCTCA左冠状动脉主干显示清晰,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显示较清晰,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的远段及其小分支有运动伪影的干扰.3例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同.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MSCT是诊断和随访冠状动脉疾病很有意义和潜力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作者:李冲云;蔡勇;贺红艳;刘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单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ESWL)以及加用五淋化石丸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的疗效.方法:228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ESWL组109例,ESWL联用五淋化石丸组119例.结果:单纯ESWL组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82、24、3例,ESWL联用淋化石丸组则分别为103、14、2例,以联用组的疗效为优(Hc=4.688,P<0.05).结论:五淋化石丸结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周雄;陈扬华;李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积水的声像图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超对孕12~40周伴腰背疼痛的150例孕妇肾脏进行探查,并按妊娠周数分组对比及动态观察分析.结果:150例孕妇中,检出肾积水123例.其中,右肾积水113例,左肾积水8例,双肾积水2例;轻度肾积水117例,中度肾积水5例,重度肾积水1例.肾积水的检出率及积水量均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增多(P<0.05),尤以右肾更为显著.但通过体位的变化,积水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至消失.结论: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积水是一种功能性交化,孕妇改变体位,尤其左侧卧位,可使肾积水减少乃至消失.
作者:范玉华;陈俏妍;吴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睡眠的有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住院2周内的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8%,影响因素以环境改变及心理因素为明显(P<0.01),失眠症状以入睡困难及不能熟睡较常见.结论:对慢性肝病应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并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锦秀;文康梅;吴琼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管痉挛(CVS)改善和预防作用.方法: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组(43例)和常温组(42例),通过观察其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变化来了解其脑血管痉挛程度.结果:亚低温组8h CVS发生率为65.1%,常温组为50.0%(P>0.05),痉挛程度分别为(134.0±21.2)cm/s和(129.0±20.8)cm/s(P>0.05); 24h两组CVS的发生率分别为51.1%和80.9%(P<0.01),痉挛程度分别为(127.0±18.9)cm/s和(141.0±24.0)cm/s(P<0.01).72h两组CVS的发生率分别为30.2%和83.8%(P<0.01),痉挛程度分别为(120.0士11.2)cm/s和(146.0±28.2)cm/s(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预防晚期脑血管痉挛.
作者:文学;谭天侠;张奕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确诊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34例中慢性炎症26倒,真菌病4例,囊肿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34例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3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CT检查应作为诊断蝶窦疾病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对治疗蝶窦疾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杨礼明;邓建华;莫宋平;陈振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组(43例)与口服前列康片和环丙沙星对照组(42例),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8.588,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7.351,P<0.01).结论: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疗程较短,复发率较低,是较理想的疗法组合.
作者:蔡恒;杨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腹部闭合性损伤1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中存活118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8.5%.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水平.
作者:魏广龙;陈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做好医院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的经验.方法:通过集中招标和采用电子采购、管理系统对药品采购和药库进行管理.结果与结论:做好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可保证药品质量和降低药品损耗,提高医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作者:唐春发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