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的影响

崔秀梅;方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尿潴留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自行排尿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2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7),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创造适宜环境、做好护理观察,及时诱导排尿,常规诱导排尿措施无效后采用开塞露纳肛.结果: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140例,导尿9例;对照组术后自行排尿74例,导尿7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自行排尿.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92例烧伤创面感染的菌谱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法国ATB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结果:392例876份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株684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5株,28.51%)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160株,23.39%)和不动杆菌(133株,19.44%)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程度低(耐药率为0),其次是利福平(耐药率为13.85%),对青霉素的耐药程度高(耐药率为98.97%),对其他常用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细菌的耐药性日渐严重,随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正确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关键.

    作者:熊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观察4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A组)的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LAD),并与43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B组)比较.结果:A组的Pmax及Pd显著高于B组;Pmin、 LAD差异无显著.Pmax>110 ms或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敏感性较高;Pmax>110 ms+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d增高可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Pmax>110 ms+Pd>40 ms联用时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

    作者:罗劲华;李佩文;任军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外震波碎石结合五淋化石丸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128例

    目的:比较单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ESWL)以及加用五淋化石丸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的疗效.方法:228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ESWL组109例,ESWL联用五淋化石丸组119例.结果:单纯ESWL组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82、24、3例,ESWL联用淋化石丸组则分别为103、14、2例,以联用组的疗效为优(Hc=4.688,P<0.05).结论:五淋化石丸结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周雄;陈扬华;李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24 g于5%葡萄500 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1 d.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呈下降趋势,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黎宏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7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静滴喜炎平10 mg/(kg*d) 4~8 d;对照组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唑剂量为10 mg/(kg*d),静滴,干扰素剂量为5万u/(kg·d),皮下注射,两药均用4~8 d.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Hc=7.4937,P<0.01).治疗后退热时间治疗组为(1.5±1.0)d,对照组为(4.4±1.6)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腮腺肿大消失时间治疗组为(2.0±1.4)d,对照组为(3.7±2.0)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优于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退热及腮腺肿大消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眼表疾病行羊膜移植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对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疾病13例(15眼)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实施有效的全程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成功和加快患者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组15眼均达到重建眼表的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朝花;刘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3a的LTOT,于LTOT前及LTOT后观察患者住院次数、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氧疗后1、2、3a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患者住院次数减少,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低氧血症改善,营养状况好转.结论 :合理使用LTOT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珍;宋泽庆;谢佳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40例CT诊断的体会

    目的:分析40例子宫肌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B超、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子宫形态改变、增大及肿块影,肿块密度可以分为等密度(60.3%)、高密度(16.2%)、低密度(14.7%)或混杂密度(8.8%),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内的变性及其边缘.结论:CT是诊断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是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重要补充.

    作者:周仲佑;罗泽斌;刁胜林;陈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5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中,用ESWL治疗191例,用UPL治疗67例.结果:ESWL单次碎石率为100%,UPL为97%;UPL2周内结石排清率为89.6%,ESWL则为89%;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改行UPL病例为10.0%,经UPL术后改行ESWL病例为10.4%.结论:ESWL及UP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均显著,无明显差别,各有特点.

    作者:黎鼎荣;钟世强;车斯策;李碧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剖宫手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132例(观察组)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胎儿取出后采用抚触子宫的方法促胎盘剥离,另120例(对照组)剖宫产孕妇无接受抚触子宫处理,测定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大小及硬度、第二产程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9.0±42.0)mL及(352.0±92.0)mL;术后24h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减少量分别为(1.1±0.6)g/L及(2.3±0.9)g/L;子宫大小(官底至耻骨联合上缘距离)分别为(17.2±1.2)cm及(18.9±4.3)cm;第二产程分别为(0.4±0.2)min及(3.1±0.9)min.两组的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高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婉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76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小儿急性肠套叠76例,根据发病到就诊时间的长短、腹部体征严重程度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57例在门诊经钡灌肠复位,13例灌肠复位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治疗,6例患儿因来院就诊时有腹膜刺激症状或其它原因未行钡灌肠复位;复位成功的患儿无死亡,复位失败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组1例死亡,未行钡灌肠复位组2例死亡.结论:将肛门指检列为常规检查对早期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X线透视下稀钡剂灌肠复位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腹腔镜下行肠套叠复位能有效的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生存率.

    作者:骆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A组(采用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麻醉)和B组(以0.15%布比卡因+芬太尼2 μg/mL麻醉),每组50例.观察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产程、下肢运动评分、催产素用量、器械助产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后A组所有产妇均能下床行走和自行排尿,而B组仅35例(70.0%)能下床行走和自行排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15%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轻.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膜腔灌注术在早产胎膜早破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术(AI)在产科胎膜早破致早产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无穿刺禁忌证的≥28周,且<35周的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I)21例,对照组19例.AI组在未临产前经B超介导下经腹行羊膜腔穿刺置管注入林格氏液,每天300~500 mL,观察两组之间对胎儿预后、分娩结局的结果.结果: AI组与对照组对胎儿预后及产程、分娩结局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AI方法简单,安全系数大,效果肯定,是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菊香;钱兴国;张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的深化与拓展刍议

    高等学校兼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授、知识应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这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培养千千万万优秀科技精英,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作为高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之一的高校档案部门,只有对新形势保持高度的敏感,不断创新,建立各种特色档案信息库,科学有效地将隐藏的静态的档案信息,开发成系统的有价值的、动态的知识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就高校档案工作的深化与拓展作一刍议.

    作者:陈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提高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确诊率及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7%的患者术后仍有流脓, 21.7%的患者术中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基层医院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疗效并减少并发症,主要的是熟悉耳的解剖,掌握耳显微手术的操作要领.

    作者:杨秀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管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的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病种、插管时操作、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用药次数、营养药的使用、化疗周期、抗生素的使用、血象及插管后护理9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插管时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化疗周期、血象及插管后护理与导管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经多因素分析化疗周期、血象、插管时的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插管后的护理是影响化疗病人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

    作者:岳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可溶性CD105与大肠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转移与血浆可溶性CD105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大肠癌患者以及31例正常人CD105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清CD105浓度(2.42±0.46)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7 ±0.15)mg/L(P<0.01),而低于转移性大肠癌组(4.24 ±0.75)(P <0.01).结论: 血浆可溶性CD105与大肠癌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诊断其转移指标之一.

    作者:罗锡彬;梁启廉;张英;李小英;江利爱;李凤英;杨勤;李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气管插管作为一项救护技术,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起到改善通气、机械辅助呼吸的重要作用,但因气管插管引起的不适及无法语言交流,常使患者产生恐惧、急躁等情绪,从而导致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吐管,甚至造成气管插管脱出或自行拨管等严重不良后果[1].因而,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应予重视.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笔者在工作及进修期间护理气管插管患者246例,现将此类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治疗上睑松垂85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术武矫治上睑松垂的效果.方法:对85例分析其上睑松垂的原因,据此分别采用上睑切口、眉切口、额部切口提升上睑,观察效果并随访.结果:全部病例均经随访3个月~6个月,松垂的上睑得以充分提升,局部形态协调、自然,优良率达86%.结论:对于不同成因的上睑松垂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矫治,可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越;梁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治疗组27例,酚妥拉明对照组26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2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10、8例)(Hc=5.106,P<0.05).两组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乌拉地尔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世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