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震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黎鼎荣;钟世强;车斯策;李碧君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摘要:目的:比较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5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中,用ESWL治疗191例,用UPL治疗67例.结果:ESWL单次碎石率为100%,UPL为97%;UPL2周内结石排清率为89.6%,ESWL则为89%;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改行UPL病例为10.0%,经UPL术后改行ESWL病例为10.4%.结论:ESWL及UP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均显著,无明显差别,各有特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观察4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A组)的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LAD),并与43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B组)比较.结果:A组的Pmax及Pd显著高于B组;Pmin、 LAD差异无显著.Pmax>110 ms或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敏感性较高;Pmax>110 ms+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d增高可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Pmax>110 ms+Pd>40 ms联用时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

    作者:罗劲华;李佩文;任军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吗丁啉加体位疗法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吗丁啉在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中的疗效.方法:将32例诊断为GER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位治疗+吗丁啉(每次0.3mg/kg、4~6次/d),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呕吐症状、体重、食管钡餐造影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吗丁啉+体位治疗GER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陈泳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2003年医保类中成药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保类中成药的使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医保类中成药的用药种类、用量和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别从剂型分类、药理分类两方面的消耗金额、DDD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我院在用医保甲、乙类中成药品种比例与<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相符,胶囊剂的使用频率大,注射剂消耗金额大.结论:我院医保类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的使用普遍由传统剂型向新剂型转变.

    作者:李向荣;马晓鹂;陈朝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92例烧伤创面感染的菌谱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法国ATB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结果:392例876份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株684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5株,28.51%)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160株,23.39%)和不动杆菌(133株,19.44%)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程度低(耐药率为0),其次是利福平(耐药率为13.85%),对青霉素的耐药程度高(耐药率为98.97%),对其他常用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细菌的耐药性日渐严重,随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正确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关键.

    作者:熊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管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的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病种、插管时操作、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用药次数、营养药的使用、化疗周期、抗生素的使用、血象及插管后护理9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插管时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化疗周期、血象及插管后护理与导管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经多因素分析化疗周期、血象、插管时的无菌操作、导管用药次数、插管后的护理是影响化疗病人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

    作者:岳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丙酸异戊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和合成香料的原料,广泛用于化妆品和食品香精的调制,工业上一般采用浓硫酸催化丙酸和异戊醇进行制备[1].用浓硫酸催化制备,对设备腐蚀严重,所用设备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并且污水的排放也较难处理.本文参考文献[2]的方法,试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丙酸异戊酯,并对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和;杨仕豪;符伟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比较基因组杂交的临床应用进展

    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于1992年由kallioniemi[1]首先创建,其基本原理是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正常的基因组DNA和待测细胞的DNA,再和正常人的中期染色体杂交,通过检测染色体上两种荧光信号的相对强度比率,了解待测组织DNA拷贝数的改变,同时在染色体上定位.这种技术初用于实体瘤的研究,现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和产前诊断等方面,本文是对其在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少芳;罗少军;汤少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道断裂伤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总结尿道断裂伤的处理及预防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前尿道和后尿道断裂伤的临床资料.28例分别采用尿道端端吻合术、膀胱颈会阴缝扎固定术及尿道会师加气囊导尿管持续牵引的方法处理.结果:28例中,术后排尿通畅20例(占71.4%),排尿欠通畅需定期扩张尿道6例(占21.4%),尿道狭窄排尿不畅2例(占7.1%);出现阳萎1例(占3.5%).结论:尿道断裂伤应早期处理,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剑;王峰雷;张兰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68例

    目的:总结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8例行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术后5~7 d可拔除尿管并能自行解小便;3例术后8~10 d拔除尿管,其中发生尿瘘、尿失禁各1例.无术后大出血、血块堵塞膀胱、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术后处理,改良术中止血操作,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为简单、安全、经济的开放手术术式.

    作者:周建华;林堤业;邱旻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蝶窦病变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确诊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34例中慢性炎症26倒,真菌病4例,囊肿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34例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3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CT检查应作为诊断蝶窦疾病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对治疗蝶窦疾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杨礼明;邓建华;莫宋平;陈振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24 g于5%葡萄500 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1 d.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呈下降趋势,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黎宏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腹部环周腔隙吸脂术治疗局部肥胖畸形32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腰腹部环周腔隙吸脂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局部肥胖畸形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45),观察组行一期环周腔隙吸脂术,对照组行腰腹部分次腔隙吸脂术.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脐上4 cm平均减少分别为(6.56±3.74)cm及(6.24±3.41)cm(P>0.05),脐部平均减少分别为(7.95±3.87)cm及(6.64±2.90)cm(P>0.05),髂前上棘平均减少分别为(9.94±3.88)cm及(8.51±3.95)cm(P>0.05).两组经12~24月随访,均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腰腹部一期环周腔隙吸脂安全可行,腰腹形态和谐完美.

    作者:饶忠;黄谦;吴涛;周红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提高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确诊率及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7%的患者术后仍有流脓, 21.7%的患者术中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基层医院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疗效并减少并发症,主要的是熟悉耳的解剖,掌握耳显微手术的操作要领.

    作者:杨秀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尿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自行排尿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2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7),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创造适宜环境、做好护理观察,及时诱导排尿,常规诱导排尿措施无效后采用开塞露纳肛.结果: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140例,导尿9例;对照组术后自行排尿74例,导尿7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自行排尿.

    作者:崔秀梅;方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29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腹部闭合性损伤1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中存活118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8.5%.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水平.

    作者:魏广龙;陈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Seinsheimer分型V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38例(Seinsheimer分型V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5例,占92.1%.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作者:彭锦晖;麦伟;陈智;颜志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滋养细胞肿瘤和妊娠绒毛组织中端粒酶RNA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滋养细胞肿瘤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端粒酶RNA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滋养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hTR基因,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hTR基因均呈阴性,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hRT基因呈阳性.结论:hRT在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未见表达,推测其在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碧;王芳;庞江琳;李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治疗上睑松垂85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术武矫治上睑松垂的效果.方法:对85例分析其上睑松垂的原因,据此分别采用上睑切口、眉切口、额部切口提升上睑,观察效果并随访.结果:全部病例均经随访3个月~6个月,松垂的上睑得以充分提升,局部形态协调、自然,优良率达86%.结论:对于不同成因的上睑松垂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矫治,可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越;梁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分泌性中耳炎81例的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目前的治疗水平.方法:分析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共135耳,提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结果:本组患者治愈97耳,治愈率71.8%;有效29耳(21.5%),总有效率为93.3%.所有患者3个月后复查症状无复发,听力无下降.结论:早期诊断是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成功的关键.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水平.

    作者:陈俊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气管插管作为一项救护技术,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起到改善通气、机械辅助呼吸的重要作用,但因气管插管引起的不适及无法语言交流,常使患者产生恐惧、急躁等情绪,从而导致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吐管,甚至造成气管插管脱出或自行拨管等严重不良后果[1].因而,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应予重视.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笔者在工作及进修期间护理气管插管患者246例,现将此类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