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lack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彭海阳;杨超引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 低位直肠癌, Black术
摘要:目的:从术后局部复发形式探讨Black术作为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Black术,并对资料进行疗效和复发形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6周内全部恢复了肛门的节制功能,并保留了便意及辨别能力.5例术后la复发,以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多见.结论:Black术较适合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5~6 cm及迫切要求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且此手术宜选择在Dukes分期较早期进行.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平均含量分别为(25.62±7.03)、(31.68±8.16)、(58.61±9.38)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升高(P<0.01).治疗后,有96.4%患者血清CRP浓度阵至正常.结论:血清CRP的检测可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吴钊坤;梁远国;李子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做好医院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工作的体会

    目的:总结做好医院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的经验.方法:通过集中招标和采用电子采购、管理系统对药品采购和药库进行管理.结果与结论:做好药品采购和药库管理,可保证药品质量和降低药品损耗,提高医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作者:唐春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 12 例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小面积 5cm×7cm,大 8cm×12cm.结果:12 例中 10 例皮瓣生长良好,2 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 2~12 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运恒定,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邹建福;王钢;张道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1例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经验.方法:对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发病时间小于60 h的病例,根据阑尾近端的位置选择所垂直对应的腹壁作切口,阑尾提出腹壁外后行阑尾切除术,创口只作皮下缝合.结论: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创口感染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擎雄;冯平;曾海锋;彭玉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肺水肿形成前后血浆TNF-α与ET-1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肺水肿形成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重度AOPP患者发生肺水肿前、肺水肿发生时和肺水肿控制后血浆TNF-α与ET-1的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查者(对照组)血浆TNF-α与ET-1的水平作对比.结果:重度AOPP患者发生肺水肿前、肺水肿发生时和肺水肿控制后血浆TNF-α与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肺水肿发生时升高为显著(P<0.01);肺水肿发生时的血浆TNF-α、ET-1水平高于肺水肿前、肺水肿控制后的TNF-α、ET-1水平(P<0.05~0.01),但肺水肿发生前的ET-1与肺水肿控制后的ET-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重度AOPP患者发生肺水肿时血浆TNF-α与ET-1的水平均升高,两者可能参与了AOPP致肺水肿的病理过程.

    作者:彭晓东;孙杰;王立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24 g于5%葡萄500 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1 d.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呈下降趋势,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黎宏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晶体眼和无晶体眼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比较

    目的:观察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和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73例单眼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患者(Ⅰ组)和76例单眼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Ⅱ组)的眼部情况,使用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记录分值.结果: 术前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值和各指标分值都得到提高,与术前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质量总分值以及各指标的分值, Ⅱ组均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效果好于单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配戴眼镜者.

    作者:方林彬;闫亦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组(43例)与口服前列康片和环丙沙星对照组(42例),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8.588,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7.351,P<0.01).结论:自拟前列通饮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疗程较短,复发率较低,是较理想的疗法组合.

    作者:蔡恒;杨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喉舒乐喷喉的研制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喉舒乐喷喉剂,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配方,采用煎煮等方法制备喉舒乐喷喉剂,并将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100),对照组口服草珊瑚含片,治疗组则采用喉舒乐喷喉剂喷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3.3%(8/60),总有效率为76.7%(46/60);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9%(29/100),总有效率为94%(94/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c=4.293,P<0.001).结论:喉舒乐喷喉剂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

    作者:黎康发;龙世平;廖朝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比较基因组杂交的临床应用进展

    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于1992年由kallioniemi[1]首先创建,其基本原理是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正常的基因组DNA和待测细胞的DNA,再和正常人的中期染色体杂交,通过检测染色体上两种荧光信号的相对强度比率,了解待测组织DNA拷贝数的改变,同时在染色体上定位.这种技术初用于实体瘤的研究,现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和产前诊断等方面,本文是对其在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少芳;罗少军;汤少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癌术后区域性化疗副反应的观察及其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肝癌术后区域性化疗的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观察45例肝癌术后行区域性化疗患者的副反应与护理体会.结果与结论:本组45例的副反应有恶心呕吐6例,食欲不振8例,全身乏力5例、焦虑1例、白细胞下降2例外,无脱发病例和局部红肿病例出现;表明良好的心理护理,适度的活动和康复锻炼、恰当的体位、熟练的注射技术是降低肝癌术后区域性化疗患者副反应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伍雪冰;梁继娟;方文;曹何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气管插管作为一项救护技术,在ICU危重患者治疗中起到改善通气、机械辅助呼吸的重要作用,但因气管插管引起的不适及无法语言交流,常使患者产生恐惧、急躁等情绪,从而导致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吐管,甚至造成气管插管脱出或自行拨管等严重不良后果[1].因而,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应予重视.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笔者在工作及进修期间护理气管插管患者246例,现将此类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治疗上睑松垂85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术武矫治上睑松垂的效果.方法:对85例分析其上睑松垂的原因,据此分别采用上睑切口、眉切口、额部切口提升上睑,观察效果并随访.结果:全部病例均经随访3个月~6个月,松垂的上睑得以充分提升,局部形态协调、自然,优良率达86%.结论:对于不同成因的上睑松垂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矫治,可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越;梁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体会

    目的:提高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一期肾穿刺微造瘘后取净结石,2例经二期取净结石.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穿剌通道细小,创伤小,痛苦轻.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及结石清除较彻底等优点,其可替代经皮肾镜取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3a的LTOT,于LTOT前及LTOT后观察患者住院次数、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氧疗后1、2、3a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患者住院次数减少,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低氧血症改善,营养状况好转.结论 :合理使用LTOT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卫珍;宋泽庆;谢佳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Black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从术后局部复发形式探讨Black术作为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Black术,并对资料进行疗效和复发形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6周内全部恢复了肛门的节制功能,并保留了便意及辨别能力.5例术后la复发,以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多见.结论:Black术较适合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5~6 cm及迫切要求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且此手术宜选择在Dukes分期较早期进行.

    作者:彭海阳;杨超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剖宫手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132例(观察组)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胎儿取出后采用抚触子宫的方法促胎盘剥离,另120例(对照组)剖宫产孕妇无接受抚触子宫处理,测定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大小及硬度、第二产程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9.0±42.0)mL及(352.0±92.0)mL;术后24h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减少量分别为(1.1±0.6)g/L及(2.3±0.9)g/L;子宫大小(官底至耻骨联合上缘距离)分别为(17.2±1.2)cm及(18.9±4.3)cm;第二产程分别为(0.4±0.2)min及(3.1±0.9)min.两组的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高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婉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CD44v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的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但其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癌组织浸润肌层深度无关.结论: CD44v6的低表达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

    作者:梁艳艳;郑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膜腔灌注术在早产胎膜早破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术(AI)在产科胎膜早破致早产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无穿刺禁忌证的≥28周,且<35周的胎膜早破致羊水过少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I)21例,对照组19例.AI组在未临产前经B超介导下经腹行羊膜腔穿刺置管注入林格氏液,每天300~500 mL,观察两组之间对胎儿预后、分娩结局的结果.结果: AI组与对照组对胎儿预后及产程、分娩结局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AI方法简单,安全系数大,效果肯定,是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菊香;钱兴国;张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氯胺酮复合麻醉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氯胺酮的副反应.方法:对1125例患者行氯胺酮复合麻醉的副反应作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1125例中出现副反应有:精神神经症状219例次(19.5%),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下降127例次(11.3%),恶心呕吐39例次(3.5%),过敏样反应16例次(1.4%),苏醒延迟7例次(0.6%),呼吸暂停6例次(0.5%),复视与术中高热各4例次(各0.3%),心跳停止与失语、喉痉挛各2例次(各为0.2%).收缩压上升≤3 kPa 518例,上升>3 kPa 212例;收缩压下降≤3 kPa 323例,下降>3 kPa 72例.结论:氯胺酮有作用快、效力强、效果确切等优点,但其副作用也多,特别有致命性副反应出现,应予高度重视;充足准备各类抢救药物和器械是处理氯胺酮副反应先决条件,与生死攸关.

    作者:陈海明;龙春梅;吴越宏;蔡琼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