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陈春雷;何琳;陈曹臻;林晖;戴维;方寒柳;梁毅;刘付战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 修补术
摘要: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用美国巴德公司的定型产品,包括一个锥状网塞及平片状网片,对5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58例于术后当天可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轻微(5例需口服去痛片);2例并发急性尿潴留,48例发热,无伤口感染、积液、阴囊积水等并发症,近期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有简单、易掌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与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项完全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治疗方式,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较好的修补方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6例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对比机械通气前后的菌群变化.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6例的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标本细菌构成是:G-菌78.5%,霉菌16.7%,G+菌4.8%.机械通气前后痰培养结果分别为G+菌4.6%和5.7%,G-菌83.1%和68.7%(P<0.05),霉菌13.0%和25.7%(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菌为主,机械通气后霉菌培养阳性率增高,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G-菌对氨基糖甙类和三代头孢耐药情况严重,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细菌下呼吸道感染和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赖伟;甘友泉;阮曙京;莫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SA、抗SSB抗体的检测与系统性损害

    目的:分析1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损害与抗SSA、抗SSB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和免疫印迹(IBT)法检测132例PSS患者血清中抗SSA、抗SSB抗体.结果:PSS患者抗SSA、抗SSB抗体阳性组出现系统性损害发生率75.0%,而阴性组仅为1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SSA、抗SSB抗体与PSS的系统性损害密切相关,它代表了不同的临床类型,对PSS病情临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庄俊汉;许香广;叶志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颈、腹行全胸食管抽剥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总结不用开胸行全胸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食管癌患者行经颈、腹全胸食管切除,食管、胃颈段吻合术.结果:术中2例需开胸切除食管,余28例免开胸,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经颈、腹行全胸食管切除,胃、食管颈段吻合术对一部分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开胸者或估计肿瘤未侵犯主动脉弓患者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中坚;张志辉;魏志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次性硅塑引流袋容量的调查分析

    在一次性医疗用品风靡全球的当今社会中,一次性物品给医院及患者带来了高效、便捷、安全的同时,也有一些一次性物品因为计量单位的标识错误,对医务人员起了误导作用,影响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在一次性硅塑引流袋的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计量刻度的标识与实际量出入甚大,本文是我们对一次性硅塑引流袋使用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娟;郑化灵;罗业风;陈丽娥;陈芳;刘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后的再孕率分析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对175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组,n=105),第2组(药物治疗组,n=33),第3组(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治疗对照组,n=37).结果:第1组,宫内妊娠77例(73.3%),异位妊娠12例(11.4%);第2组,宫内妊娠18例(54.5%),异位妊娠4例(12.1%);第3组,宫内妊娠20例(54.1%),异位妊娠2例(5.4%).宫内妊娠第1组与第2、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2组与第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次异位妊娠3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作者:高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巴西菇多糖对肝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巴西菇多糖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电镜、DNA电泳、免疫组化法,对SMMC-7721株细胞凋亡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MMC-7721株细胞经巴西菇多糖处理后出现核固缩、膜起泡、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典型凋亡DNA梯状带,细胞内bcl-2表达较对照组低.结论:巴西菇多糖能诱导SMMC-7721株细胞发生典型凋亡,其抑制细胞内bcl-2的表达,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大雷;张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观察及护理

    经皮穿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成功地用于临床,为肾动脉狭窄提供了比较简单、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它能迅速解除狭窄,纠正动脉结构异常,从而阻止疾病的进展,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陈航燕;黄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学生提高内在思想素质的自我教育方法初探

    随着新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当代青年(包括医学生)的思想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有效地提高新时期医学生的内在思想素质,以增强其理想信念一直是政研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工作体会,从新时期青年所面临的新挑战、思想新特征及思想发展变化的微观机制进行论述,提出通过对医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可有力地提高新时期医学生的内在思想素质.

    作者:谢培豪;苏汝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应急处理

    目的:介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破裂的处理经验,探讨预防措施及术中不同时期的应急处理.方法:36例颅内动脉瘤全部在气管插管全麻及较多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用改进的Yasargil或Yasargil入路,在显微镜下操作10例于术中破裂出血,均经不同措施止血及处理,1例行颈动脉结扎+动脉瘤包裹术,3例行动脉瘤夹闭+切除术,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恢复生活及部分工作6人,轻残1人,重残2人,植物状态1人.结论:反复出血的颅内动脉瘤,术中易破裂.术中颅内动脉瘤不同时期的出血,预防及应急处理各有不同.有效的显露,控制性低血压,载瘤动脉的分离与暂时阻断,依然是控制颅内动脉瘤术中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革灵;龙霄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掩蔽法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掩蔽法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掩蔽组采用纯音听力计的掩蔽声对30例(48耳)耳鸣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38耳)应用维生素B1、ATP、维生素B6、西比灵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掩蔽组48耳,显效10耳(20.9%),有效27耳(56.2%),无效11耳(22.9%),总有效率77.1%;对照组38耳,显效2耳(5.3%),有效16耳(42.1%),无效20耳(52.6%),总有效率47.4%.两组疗效相比,掩蔽组明显优于对照组(Hc=9.616,P<0.01).结论:掩蔽法是治疗耳鸣的一个较理想方法.

    作者:黄国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收住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的76例HIE患儿从恢复期起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对照组31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定期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随访至18个月时,干预组发育商(DQ)的异常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HIE患儿早期给予持续的干预,能有效地促进其智能发育,是改善预后、减低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宏香;罗彩梅;黄妍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体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构筑及其临床意义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cutaneous neurovacular flaps)是一类以皮神经血供为其成活基础的新型皮瓣,1992年由Masquelet[1]首先提出.此后,Bertelli[2]、Taylor[3]经解剖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密切关系,并设计了皮瓣应用于临床.此类皮瓣血供可靠、有重建感觉功能的条件,可顺行或逆行转移,有些部位还可进行远位游离移植.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术式颇多,研究发展较快.

    作者:柏士平;罗少军;汤少明;吕端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阴道涂片快速染色法与盐水常规法检查阴道分泌物的结果比较

    目的:了解阴道涂片快速染色法(CTB法)对阴道分泌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6例阴道分泌物同时做CTB法和盐水法涂片检查,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盐水法只能检出滴虫、霉菌、白细胞或脓细胞,而CTB法还可检出加德纳球杆菌、条件致病小菌、肾形双球菌、纤毛菌、核异质细胞.结论:CTB法优越于盐水法,对宫颈癌、卵巢癌、子宫癌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有;黄汉周;李光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顺铂对鼻咽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癌药顺铂对5株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凋亡的影响,以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与鼻咽癌的关系及顺铂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为端粒酶可能成为一种很好的鼻咽癌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TRAP-ELISA的方法定量检测5株鼻咽癌细胞在顺铂处理前后的端粒酶活性水平,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并检测凋亡.结果:5株鼻咽癌细胞端粒酶均呈阳性,其中LTRs-LMP细胞株端粒酶活性水平高,高分化细胞株CNE-1端粒酶活性水平低于低分化细胞株CNE-2Z、HNE-2.经顺铂处理后5株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抑制,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细胞凋亡.结论:端粒酶的活化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顺铂可能是通过在S期抑制端粒酶活性并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癌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端粒酶可以作为鼻咽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作者:苟新敏;赵颖海;陈小毅;邓惠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神经后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临床设计背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7例3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用显微解剖法观测第1~12胸神经后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结果:第1~12胸神经后皮支的伴行动脉为肋间后动脉的背侧皮支.皮神经及其伴行动脉于脊柱两旁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背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结论:可设计以第1~12胸神经后皮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作者:梁大宁;罗少军;汤少明;吕端远;张新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社区医学专业内科学实验课设计的体会

    在实施社区医学专业内科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会遇到如何设计实验课的问题,下面是作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梁保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CHF 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组,A组分别给予氯沙坦25~100 mg,1次/天,倍他乐克始剂量为6.25mg,1次/天,以后缓慢递增;B组给予氯沙坦25~100 mg,1次/天.结果:两组的心率、心胸比、血压、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可使CHF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且耐受性好.

    作者:窦敬权;秦延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学生毕业实习实施量化考核管理的方法体会

    医学生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不可缺少的阶段性教学,是进行综合训练,使其成为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它将直接影响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因此,确保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质量十分重要,本文是做好毕业实习业务考核量化管理的方法体会.

    作者:谢礼位;林木生;陈远存;邓树勇;吴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红细胞锌铜含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评价红细胞锌铜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15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红细胞锌、铜含量.结果:母血红细胞锌铜与新生儿脐血红细胞锌铜呈正相关(P<0.01),母血红细胞锌铜含量高的新生儿,其生长发育指标显著优于母血红细胞锌铜含量低的新生儿.结论:红细胞锌铜含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麦水强;黄仍颂;陈铭珍;郑德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的护理

    我院曾收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1例,经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患儿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1 d,3.1 kg,足月顺产,出生后发现骶尾部有一巨大肿物,大小为10 cm×8 cm×10 cm,色泽与正常皮肤无异,质软,表面光滑无破溃,可见静脉显露,与皮肤相连,局部皮温与体温一致,不能推动.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