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改善代谢紊乱的效果评价

马晓云

关键词:
摘要: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于2000年10月~2001年4月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部辖区内为糖尿病患者举办了4期糖尿病知识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以下简称初保,英文名Primary Health Care,英文简称PHC)是农村居民应该人人享有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实施农村初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经过努力,我国农村已基本实现了1990~2000年初保阶段性目标.为了不断提高初保水平,开创新世纪初保工作的新局面,现制定农村2001~2010年初保发展纲要如下.

    作者:国家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环卫总局;全国爱卫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昆山市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长,作为一个社会特殊群体其传染病发病和防治工作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和掌握昆山市流动人口甲、乙类传染病特征和流行规律,现将1997-2000年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特征作一分析.

    作者:史建国;张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难题

    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治疗上颇为困难,需要探讨的问题至少有:1辅助化疗是否必要N2或N3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所有肺癌的20%-30%,这部分病人仅有5%~10%的机会可治愈.对他们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是否有益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

    作者:陈振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通过近几年的试点,我们在曲折和徘徊中,不断加深了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理解.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怎样抓好落实,把一个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展现在社区居民面前,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做了如下的探索.

    作者:华英强;张敏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002年国内学术会议信息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议社区护士的言行举止

    云南省楚雄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好评.在每次出诊中,医、护人员需要与不同的病人及家属接触.作为与这个人群接触多的护士,就必须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在服务好病人的同时,加强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服务艺术.

    作者:杨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肠水疗法在术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

    做大肠手术的患者在术前需要清洁肠道,传统做法是用0.1%的肥皂溶液给患者灌肠,-般需要灌肠10次左右,有不全梗阻的患者甚至要灌肠30-40次,且清洁的效果仍不理想,妨碍手术进行.除此之外,传统的灌肠方法还有许多副作用,比如,长时间的灌肠操作,患者体力消耗很大,容易发生虚脱;肥皂水的刺激易诱发肠痉挛;灌肠肛管的反复插入引起肛门疼痛,损伤直肠粘膜引起出血.我科自2001年11月引西班牙Transcom公司HC-3000型全电子洗肠机,已对83位行大肠手术的患者进行肠道清洗,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青;阮瑞霞;刘君芳;韩雪莲;乔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改善代谢紊乱的效果评价

    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于2000年10月~2001年4月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部辖区内为糖尿病患者举办了4期糖尿病知识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卒中社区康复医疗网络模式初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已跃居第二位,脑卒中除急性期治疗外,大部分病人还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仅仅短期的住院治疗远远不能满足此类病人的康复需求.而当前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已使广大群众不堪重负.因此,大部分病人长期住院康复已无可能.

    作者:郝莉;宋立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治疗末端病130例疗效观察

    本组130例,男74例,女56例,年龄12-70岁,其中肱骨外髁炎53例,肩袖损伤7例,胫骨结节软骨炎18例,棘上韧带炎37例,跟骨骨骺炎10例,膝部损伤、腕部损伤及外踝部损伤各5例.

    作者:耿宝堂;赵爱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议社区护理工作中的语言交往艺术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出,人类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作为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交往艺术对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学会恰当地运用和善、友好、安抚的语言去护理病人,使之处于心身的佳状态下接受治疗,进而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计惠民;方成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探讨

    目前在大中城市中,以心血管病、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群体在增加.就我院社区所辖6万居民的健康摸底造册情况看:以糖尿病,心血管病的之多.大多数存在的健康问题在于疾病的监测与保健,如:糖尿病人应指导他们如何监测血糖,如何安排饮食及注射胰岛素等等,高血压监测方法与注意事项,瘫痪卧床病人的生活护理,术后病人的功能训练等等,都需要护理人员给予他们具体的可操作,可测量的指导,把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治疗结合起来,通过护理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稳定期哮喘55例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又名:斯奇康)系用卡介菌经热酚法提取多糖、核酸配以灭菌生理盐水制成的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哮喘等疾病.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该药的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张秀青;李剑平;张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处理小面积烧烫伤常见的失误

    小面积烧伤一般不会引起病人的生命危险,但处理不当可以延长治愈时间,增加病人痛苦,造成功能障碍,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小面积的烧伤,一般是指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和散在的Ⅲ度烧伤,如超过这个标准,理应转送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治疗.小面积烧伤的全身反应较小,治疗原则主要是局部创面的处理.包括迅速脱离热源和消除身上的热源,脱去和剪开开水或化学药物浸透的衣服,用(5℃-15℃)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湿敷创面、清除残余的化学药物及污染物,这样不仅可以止痛又可减轻烧烫伤的损害积度使一些变性的组织细胞恢复活动.然后及早进行清创术,清洁创周及创面,处理水泡.清创后的创面可以采用包扎疗法,也可采用暴露疗法.配合抗感染治疗,一般Ⅱ度创面在两周左右即可治愈,2厘米以下的Ⅲ度创面,三周左右坏死组织脱落后,上皮细胞由周围向中心生长覆盖创面.超过2厘米的Ⅲ度创面常需植皮.

    作者:温长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概念的变迁及其治疗的新进展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异常,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几乎所有的心脏、大血管疾病都可引起心力衰竭.常见的病因有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它们分别导致心脏结构、收缩或(和)舒张功能障碍.在心力衰竭的各个阶段,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能力都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生存期明显缩短.

    作者:孙本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21例临床体会

    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治疗,目前仍较棘手.有些药物价格昂贵,疗效却不理想.我院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21例HBV携带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立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评价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保健知识不断普及,人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在不断延长.为了巩固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了解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对我区1997年至200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锦明;王正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张东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相关疾病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其它相关疾病因素的关系.方法统一应用上海居民健康档案表,诊断标准按1991年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标准.结果:在1 209份档案中,检出高血压患者187人,占15.47%,其中>60岁老人高血压患者129人,高血压患者中,合并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的人数分别为2人、17人和21人,结论:高血压患病率高,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血压不是单纯的血液动力学异常,而是会有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的疾病,高血压的防治不仅是降压而应建立在对于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作者:周月明;王健;刘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无锡市社区流动人口围产期保健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工作中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于2000年1~6月对无锡市流动人口已育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探索加强流动人口围产保健的管理方法,提高流动人口对围产保健的认识水平,使流动人口围产保健管理落到实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凤英;王建英;叶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概念方法及应用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从不同角度又可译为生存质量或生活质量.它早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并引出一片广阔的研究领域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50~60年代,自70年代在医学领域倍受瞩目,并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并驾齐驱,形成互相融合之势,逐渐成为新的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

    作者:许燕;吴擢春;冯学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