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邓凤平;付绢

关键词:超声显像, 妇科急腹症
摘要:目的:了解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经病理和(或)手术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1)超声诊断正确者380例,符合率91.3%;误诊36例,误诊率8.7%。(2)多种疾病的超声图像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特异性差。结论: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符合率高,但也应注意其鉴别诊断。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做好入院评估的初步体会

    入院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阶段,是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的依据,并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基础,故做好入院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1 具体做法  把收集的资料在印制的评估表上打勾、填写、评估表大致包括一般资料、生活状况及习惯、护理查体、心理社会方面、专科情况等。使用的方法有问诊(提问式交谈)、观察、护理体查、查询相关记录。

    作者:李娟;曾风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分析

    笔者以7.5 MHz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0例60只健康人眼晶体及62例100眼白内障晶体进行观察,目的在于观察白内障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在白内障手术适应症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30例健康人是指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1.0,年龄25~73岁。62例白内障患者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男40例,女22例,年龄6~78岁;其中双眼38例,单眼24例,共100只眼。根据病因分类:老年性51例,外伤性4例,先天性2例,继发性5例。

    作者:张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中山市2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目的:研究中山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学特点,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山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调查资料为样本,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结果:1970~1989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和男女合计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有继续保持的趋势。到2000年将分别上升为121.05/10万和83.92/10万左右;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且将继续保持下去,到2000年保持在43.59/10万左右。结论:中山市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不同变化趋势,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对人群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作者:吴进军;苏汝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保肢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总结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16例临床资料,探讨保肢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探查,行股静脉结扎9例,股动脉修补、静脉结扎3例,股动、静脉同时结扎3例,股动脉移植、静脉结扎1例。结果:16例的患肢血运均恢复正常,随访1~12个月,全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感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行股动静脉修补、移植能保肢,且结扎股动静脉仍可成功保肢。

    作者:李兰泉;邱镇权;谢造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26例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326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LVH 126例,非LVH者200例,所有患者均行Holter检查记录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并随访2 a。结果:高血压合并与不合并LVH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9.5%(P<0.01),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分别为4.8%和1.0%。结论:高血压LVH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并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吕世权;冯爱芬;武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市场经济下做好中心药房工作的体会

    中心药房是药剂科重要部门,也是留医部药物供应中心,它担负全院留医病人用药的调配和发放。本文就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中心药房的管理浅谈几点体会。  1 实施措施1.1 中心药房工作实施  撤消病区小药柜,实行小量常备急用固定数量药品,但品种和数量不宜多,以方便抢救病人和晚上急用即可。(1) 病房的麻醉药品存有小量基数,由护长或专人负责加锁保管,中心药房负责定期检查核对。(2) 各科住院病人用药均由中心药房药学人员摆药核对完毕后由当班领药护士领回科室,再核对才发到病人身上。

    作者:张泽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39例的医护体会

    目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方法:对39例VLBWI精心施护,精确计算喂养热量及液体量,合理使用温箱以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等系列治疗。结果与结论:39例中,治愈20例,好转自动出院5例,死亡14例,病死率35.9%。精心施护,合理的喂养,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可以提高VLBWI的存活率。

    作者:蒋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更年期女性有或无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心率变异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有或无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100例更年期女性按有或无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分为有症状组(50例)有无症状组(5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进行HRV的对比分析。结果:有症状组的SDNN、rMSSD、PNN50及HF较无症状组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更年期女性有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HRV降低,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降低。

    作者: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8例,(22眼)在术前及术后第1、2、3天,采用 DGH-2000-AP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及周边角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角膜增厚明显,第2、3天逐渐减轻,3 d间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角膜增厚以上方周边角膜为重,中央部次之,下方周边角膜轻,三个部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与手术切口、手术操作有关。

    作者:冯晓津;廖天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行外科术时的麻醉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类病人行手术时的麻醉有其特殊之处,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出现许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本文就此类病人的麻醉处理作一综述。  1 术前处理[1]  术前慢阻肺病人主要是对症处理及对病情作出正确的评估。慢阻肺病人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气短、喘息,桶状胸,双肺底或肺野可有湿性罗音及(或)干性罗音等。术前的对症处理一方面可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可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肺的代偿能力。术前处理包括:停止吸烟,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抗菌药的应用,支气管扩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祛痰、氧疗,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康复治疗(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和精神治疗和教育等)。正确评估慢阻肺病人可预知肺功能受损程度和代偿能力,以及麻醉的危险性,警惕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评估慢阻肺病人主要根据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即EFV1%),其指标可以反应气管阻塞程度。EFV1%≥70为轻度,EFV1%<69>50为中度,EFV1%≤50为重度。

    作者:陈武;陈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4例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的变化

    热性惊厥(FS)是儿科常见而重要的急症。有关患儿热性惊厥与血清钠水平的关系,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在治疗处理时又常被忽视,为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所遇的134例FS患儿血清钠浓度的变化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1.1 病例及分组  入选条件:(1) 发病至入院未超过3 d;(2)未接受补液治疗包括口服补液;(3)所有原发病例均为上感或轻型肺炎;(4)惊厥者均符合热性惊厥诊断标准[1]。FS组134例,男80例,女54例,其中单纯性FS 112例,复杂型FS 22例,年龄6月~6岁,平均(2.5±1.3)岁,入院体温低38℃,高41℃,平均(39.0±0.9)℃。对照组(发热而无惊厥发作者)共63例,原发病种亦均为上感或轻型肺炎,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6月~7岁,平均(2.5±1.5)岁,入院体温低38℃,高40.2℃,平均(38.8±0.8)℃。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温及病情等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焕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医院子宫破裂的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子宫破裂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住的6例子宫破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均为经产妇,未作定期产前检查。3胎及以上者共4例,有3例请接生员到家接生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3例为疤痕子宫。6例中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死亡2例;新生儿窒息2例,3例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及时行剖宫产术,预后较好。结论:若提高医务人员(包括接生员)技术水平,做好围产保健,规范催产素应用,产程中注意观察,子宫破裂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易敏华;龙敏丹;谢志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院外监督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的作用

    目的:探讨院外监督在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对1995~1998年在我院治疗达到理想控制水平出院的126例患者随机分A组(n=64例)和B组(n=62例)。A组每月通过电话、书信或上门拜访形式联系1次,监督患者按医嘱坚持治疗:B组则无监督。出院满1 a后对两组保持理想水平、坚持糖尿病饮食、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糖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保持理想水平、坚持糖尿病饮食、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糖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65.0%vs29.2%、61.7%vs25%、86.7%vs47.9%、68.3%vs22.9%),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院外监督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督促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查血糖来实现。

    作者:关彩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终板X线改变诊断腰椎间盘变性

    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的变性、损伤等有关,而椎体终板的异常X线表现是椎间盘变性的重要征象之一。本文是对72例经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用X线检查终板诊断椎间盘变性。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72例经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龄为19~69岁。平均41.3岁。病程长22 a,短2个月,平均5.4 a。单纯腰痛16例,有腰痛伴腿痛56例。单侧下肢放射状麻痛56例,双侧下肢放射状麻痛4例,有跛行5例。

    作者:任蓬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医学院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主编:梁念慈副主编:龙尧(常务)朱家勇 周克云编委:(排名不分先后)莫丽儿 吴志华 李永全 周磊 吕端远 刘锋孙宏 王伯章 刘仪 王惠英 梁念慈 博志刚凌光 周克元 陈群 汤少明 朱家勇 罗少军唐慰萍 王宗锐 孙宁 周光纪 吴铁 陈小毅赖琴英 龙尧 陈孝文 麦铁江 唐德燊 李应勇林木生 郑德 张光休 韩清韵 刘维蟠 邢永前李青南 留国勋 孙显斌 陈铭珍 夏小明李普云 阎农 攀明 王立伟 谢华 衬垦黄培青 王晖 李子丰 刘新光 苏好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方新诺明致过敏性紫癜肾炎1例

    1 病例  患儿,男,3岁。因腹泻家人给复方新诺明2次,每次1片(儿童片),服药12 h后出现 四肢皮肤紫斑,次日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尿少而来就诊。既往史:1个月前曾服复方新诺明1片后,出现皮肤紫斑,停药第2天消失。入院查体:T 36.5℃,P 100/min,R 24/min,BP 12/8 kPa。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以双下肢为著,略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两眼睑浮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有非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0×109/L,中性0.50,淋巴0.45,嗜酸0.05,血小板15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沉20 mm/h;尿分析:Hb(++)、蛋白(+)、管型(+);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给予抗组胺药(扑尔敏)、激素(强的松)及大量维生素C联合应用,青霉素预防感染。1周后紫癜消退,浮肿消失,尿分析正常,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患儿一般情况好,尿分析正常。

    作者:黎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式剖宫产术132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Stark)的特点。方法:对新式剖宫产观察组(n=132)与传统剖宫产(Pfannenstiel)对照组(n=132)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分别为(25.3±6.5) min和(40.2±7.8) 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别为(5.2±3.8) min和(13.9±5.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48) mL和(232±52) mL]、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8.3±7.2) h和(24.6±5.9) h]及术后病率[分别为4.5%和11.4%]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肇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头痛、颈痛和咽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性,65岁。头痛、颈痛和咽痛3 d,但无发热、咳嗽、胸痛和呕吐。头痛、颈痛和咽痛呈间歇性阵痛,咽痛与吞咽和进食无关。在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未见好转。既往有高血压史,但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查:T36.5℃,P102/min,R24/min,BP 20.0/13.0 kPa。神志清,口唇无紫绀,咽部无明显充血,双侧扁挑腺不大,颈部无红肿、压痛,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性罗音。心率102/min,心音稍低钝,律整,未闻病理性杂音。腹(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8.5×109/L,N 0.91,L 0.09,红细胞4.42×1012/L,血红蛋白123 g/L。尿粪常规、尿糖、血糖和胸片正常。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2)冠心病;(3)咽痛原因待查。给予丹参、生脉、二磷酸果糖和能量合剂静滴,口服卡托普利、利君沙、安定和维生素B1,测血压,每天2次。经上述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第2天上午10时许又出现阵发性头痛、颈痛和咽痛,症状比前加剧,持续约20 min,同时自觉胸部不适。急做床边心电图示:急性后侧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观察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肌注杜冷丁75 mg,加用尿激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和极化液静滴,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处理后病情有所缓解,中午12时15分,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术后并发持续性下腹痛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卵管银夹术术后并发持续性下腹痛的原因和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80例术后出现下腹痛的病例施行入院观察和治疗研究。结果与结论:术后并发下腹痛的原因主要是:(1)术前或术中感染未及时处理导致输卵管、卵巢等炎症发生;(2)银夹部输卵管管腔内积液、扩张、管壁变薄、血管受压、血运障碍,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甚至脱落,并发盆腔炎症;(3)盆腔静脉瘀血症;(4)银夹质量差或规格不符,或处理不当至术后银夹脱落或半脱落后与周围组织粘连刺激盆腔器官引起下腹痛。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组织管理和对计生人员的教育,严格质量管理,以杜绝一切可能产生并发症的因素。

    作者:张雁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趾背静脉麻醉行拔甲术的效果观察

    拔甲术是治疗甲沟炎直接和有效的方法。目前拔甲多采用2%利多卡因经趾神经阻滞麻醉,但该法所需麻醉药剂量大,麻醉显效慢,镇痛效果差,影响了手术的推广和实施。为了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笔者对利用利多卡因趾背静脉麻醉行拔甲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患者20例,年龄13~45岁,甲沟炎伴局部肉芽增生10例,嵌甲3例,甲床脓肿5例,甲癣2例。

    作者:汪广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