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伍江龙;吴和波

关键词:鼻导管法, 高频喷射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HFJ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36例新生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用鼻导管法HFJV治疗.结果:36例经通气治疗后,30例于0.5~1 h内缺氧症状及呼吸明显改善.PaO2通气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通气前后PaCO2在Ⅱ型呼吸衰竭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Ⅰ型呼吸衰竭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36例中治愈31例,自动出院2例,4例因治疗无效而改用气管插管;除5例有轻度腹胀、胃潴留外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鼻导管法HFJV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尤适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早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耳部反应点治疗落枕59例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部强痛.常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风寒侵袭项背,或颈项部肌肉劳损局部脉络失和所致.笔者运用毫针针刺耳部反应点治疗本病5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59例患者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16~45岁,平均34岁,病程1~3 d.全部病例均表现为颈部一侧肌肉疼痛,牵拉痛,头颈部活动受限,有明显的压痛点,颈部肌群挛急.

    作者:杨业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导管法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HFJ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36例新生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用鼻导管法HFJV治疗.结果:36例经通气治疗后,30例于0.5~1 h内缺氧症状及呼吸明显改善.PaO2通气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通气前后PaCO2在Ⅱ型呼吸衰竭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Ⅰ型呼吸衰竭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36例中治愈31例,自动出院2例,4例因治疗无效而改用气管插管;除5例有轻度腹胀、胃潴留外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鼻导管法HFJV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尤适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早期.

    作者:伍江龙;吴和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脑外伤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滴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治疗脑外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将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常规组)29例,在此基础上每日持续静脉滴注Nim 10 mg(尼莫地平组)治疗32例.结果:Nim能降低患者颅内压(ICP),对生命体征及出凝血时间影响少,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结论:Nim平治疗脑外伤有效,应用安全,但应注意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麦达昌;梁鹿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常规疗法加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我国1997年修订的哮喘病防治指南(青岛会议),将哮喘按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和危重4种类型.危重型哮喘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支气管极度痉挛,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减损,甚至呼吸衰竭[1],是引起哮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常规疗法加药物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危重型哮喘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鼠蛋白激酶CK2α亚基cDNA的克隆与测序

    有研究表明:蛋白激酶CK2的α和α′基因是原癌基因,CK2可能是肿瘤和艾滋病治疗的重要靶分子之一,其特异性抑制剂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克隆表达蛋白激酶CK2的各亚基是深入研究的基础,鉴于目前还没有克隆表达小鼠蛋白激酶CK2 α亚基的报道,我们在已克隆表达人蛋白激酶CK 2α和β亚基的基础上,拟克隆和表达人CK2 α′及小鼠CK2 α、α′和β亚基,为今后系统研究人及小鼠蛋白激酶CK2各亚基和全酶的结构与功能打下基础.现将笔者构建的小鼠CK2 α亚基cDNA重组质粒和进行DNA测序的结果简报如下:

    作者:陈小文;刘新光;郑克勤;梁念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改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手术要点、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而无子宫脱垂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对比研究.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比腹式组短,术中出血量比腹式组少,术后腹胀显著低于腹式手术,术后肛门排气显著提早.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迅速,是一种安全和效果好的术式.

    作者:陈婉;李琼珍;陈中文;莫家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放射诱导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调控

    正常组织中细胞增生与死亡保持平衡,细胞增生加快或死亡减慢都可导致肿瘤形成.以往的肿瘤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增生方面,自从1972年Kerr等提出了细胞凋亡这一概念后,凋亡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理化因素如放射、热处理、细胞毒剂、生长因子缺乏等均可诱导细胞凋亡.放射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培养的细胞还是活体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受一定剂量放射后都会很快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本文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放射诱发凋亡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姜桔红;孙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预防应激性溃疡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预防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ation,SU)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未出现SU之前给予预防性治疗措施作为预防组;另从同期重型颅脑伤未出现SU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预防组出现SU 14 例(9.3%),死亡25例(16.7%);对照组出现SU 69例(46.0%),死亡41例(2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早期SU的预防治疗是减少其发生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东军;闫炜炜;谢培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创伤性后尿道损伤术后并发症分析

    创伤性后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治疗的一难题,往往因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较多,医师们对手术方式历来分歧较大.我院自1990~2000年收治创伤性后尿道损伤患者28例,根据患者伤情采用不同术式治疗,随访观察其并发症,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我院1990~2000年收治创伤性后尿道损伤28例,均为男性,年龄6~72岁,平均39岁.受伤至入院就诊时间2~13 h.

    作者:陈文生;詹前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负荷试验与脐血流图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562例分析

    为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率,我院1999年9月至2000年9月对562例足月及过期妊娠产妇进行了无负荷试验(NST)和脐血流图联合监测,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999年9月~2000年9月为621例孕妇进行无负荷试验和脐血流图联合监护(其中59例脐血流图记录不满意未能做临床分析).562例记录成功的孕妇年龄19~39岁,平均25岁;初产妇464例,经产妇98例;孕36周~41+6周486例,过期妊娠76例;正常妊娠508例,高危妊娠54例.

    作者:沈宇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罕见的肺原发性富于T细胞的B淋巴瘤1例

    1 病例患者,女,64岁,发现左肺肿物1 a,伴咳嗽、咳痰1个月.据外院胸部CT描述:“左上肺近肺门处见一肿物影约4cm×3cm×3cm,考虑为左上肺癌可能性大”入院.体查:T37.0℃,P89/min,R20/min,BP14.0/8.0 kPa,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淋巴环未见异常,胸廓无畸形,左上肺叩诊稍浊,呼吸音粗,闻及少量干罗音,未闻及湿罗音,心率89/min,律齐,肝、脾肋下未及.纤维支气管镜示:于左上肺叶开口处见一肿物,呈浸润性生长,致管口狭窄,粘膜不规则,触之易出血,考虑为左上叶中央型肺肿瘤.取活检病理示粘膜中见异型性改变的小细胞团.

    作者:马桂贤;官成浓;潘达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部良性孤立病灶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肺部良性孤立病灶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治疗、病理证实的肺部良性孤立病灶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仅26例术前明确诊断,终病理诊断主要有炎性假瘤、结核球、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等,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部孤立病灶的良、恶性决定手术方式,术前未能确定为良性占位疾病或除外肺癌者,术中应作快速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应以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减少组织损伤为原则.

    作者:王志刚;李杰;郭兰萍;张万清;苏廷宝;何悦概;程可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发挥网络优势为医学生物学教学服务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由信息技术革命掀起的信息化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多媒体、因特网(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式图书馆等令人目不暇接.传统的医学生物学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兴趣不高;被动式授课,学生参与性差等.如果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资源,改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晓云;李永全;周汝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盒对患儿48 h内采股静脉血送检测定血清心肌酶: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结果:5种心肌酶活性有随HIE病情加重而升高的趋势(P<0.001).结论:心肌酶活性测定不仅可诊断心肌受损的程度,尚可作为HIE病情变化、进展的一个监测指标.

    作者:刘义明;廖志勤;李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98例的治疗体会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多见,约占13.7%[1],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更为常见,其治疗方法较多,为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1992~1999年我院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治疗9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生;谢壮;邱镇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指压显示肾段间线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本文应用指压肾后唇显示段间线切开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左肾结石5例,右肾结石12例,双肾结石2例;合并尿路感染5例,合并肾积液7例;BUN升高显示肾功能损害1例;静脉肾盂造影术(IVP)不显影1例,显影迟缓4例.X光片估计,结石面积占收集系统面积85%以上,属巨大鹿角状结石.入院常规作心肺、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尿路感染控制感染后手术.

    作者:吴保忠;莫金水;陈绍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标本复习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病理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大体及切片标本的实习是病理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教学时数所限,仅依靠课堂教学,学生常常难以完全掌握标本实习内容.为解决这一矛盾,历年来我室在本科病理学教学中,坚持晚上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的复习.多年实践表明,如果重视下述一些方面,标本复习对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可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飞虹;姚运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卡孕栓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置直肠和常规使用催产素10单位肌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卡孕栓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常规使用催产素,同时卡孕栓对产妇血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梁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滴大剂量利多卡因抢救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1例

    患者,女,46岁,反复抽搐39 a,易激惹15 a,加重伴言行怪异2 a.患者出生后3个月时高热抽搐1次.7岁时曾突发双目凝视,牙关紧闭,在地上抽搐打转,呼之不应,10 min后缓解,诊断为癫痫,予大仑丁、苯巴比妥治疗,抽搐发作控制.后因服药不规则时有抽搐发作.1986年曾因停药持续抽搐2 d.同年表现脾气暴躁,近2年,稍有刺激均易诱发抽搐.有时1天多达2~3次,每次2~3 min.之后,渐出现言语增多、夸大,并四处游荡,难以管理而入院.体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神经系统无明显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情绪易激惹,思维粘滞,查获钟情妄想和妊娠妄想.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心肌劳损;脑电图示不正常脑电图.入院拟诊癫痫性情感障碍,予维思通、大仑丁、卡马西平等治疗,仍间有部分性发作,且精神症状未改善.患者在拒药3 d后,于7月17日10∶30出现全身抽搐,呼之不应,双眼右上凝视,口角向左歪斜,牙关紧闭,口吐白沫.

    作者:刘惠群;郭扬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对护生焦虑状态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护生焦虑状态,以便在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结果:一年级和三年级护生焦虑分明显高于二年级(P<0.01);不同年级的焦虑状态检出率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状态与生活事件相关.结论:焦虑症在青少年的精神问题中占重要的地位,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

    作者:涂秀菊;黄碧化;黄惠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