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忠;莫金水;陈绍宗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多见,约占13.7%[1],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更为常见,其治疗方法较多,为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1992~1999年我院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治疗9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生;谢壮;邱镇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A-C 1166多态性在广东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该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EH)和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分析了186例广东汉族大学生、68例EH患者和72例CAD患者AT1R基因A-C 1166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该人群A-C 1166基因多态性明显不同于白人,与中国北方汉人相似.健康组中没发现CC型纯合子,疾病组中仅1例EH患者和1例CAD的患者为CC基因型.C 1166等位基因频率0.04,A 1166等位基因频率为0.96.疾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T1R基因A-C 1166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患EH和CAD无关.
作者:刘彩琼;梁统;周克元;凌光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47岁,于1999年3月30日因“双腰疼痛10 α,尿少、四肢乏力2周”入住泌尿外科.外院腹部B超示:双侧多囊肾、多囊肝.既往体健,否认有慢性咳嗽、咯痰及肝炎、肺结核病史.入院体查:生命体征平稳,呈慢性病容,贫血貌,心、肺体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可于肋下触及,表面欠光滑,微压痛,双肾区叩击痛可疑阳性,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膀胱区无胀,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林敏;梁淑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整形外科是通过手术改善、恢复功能与形态的学科.其中形态仅靠文字资料很难描述确切,因此形象资料(尤其是照片)直观反映的重要性,众所公认[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tion,即cai)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控制处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按教学要求将各要素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仪显示出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以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旧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整形外科学教学质量,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采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教学,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整形外科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作者:张培华;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护生焦虑状态,以便在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结果:一年级和三年级护生焦虑分明显高于二年级(P<0.01);不同年级的焦虑状态检出率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状态与生活事件相关.结论:焦虑症在青少年的精神问题中占重要的地位,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
作者:涂秀菊;黄碧化;黄惠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少见,笔者遇8例,为总结诊治经验,现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9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跌落伤2例,跑动时跌伤1例,打击伤1例.入院时间为伤后1~12 h.
作者:陈甘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刘京海;陈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异常,在乙型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慢性轻、中、重度肝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探讨它们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吕如飞;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与白细胞介素2(IL-2)介导的免疫密切相关.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抗肿瘤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网络及其受体之间的调节失常,常与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有关[1].为了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及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笔者对30例胃癌患者sIL-2R及TNF-α水平作了动态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放炎;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肾衰(ARF)伴器官功能衰竭、原发病患者3种血液净化方法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993年2月~2000年6月住院的重症ARF 85例,其中42例接受血透(HD组),24例进行腹透(PD组),19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结果:HD组、PD组及CRRT组的病死率分别为64.3%、54.2%和52.6%(P>0.05).肾实质性疾病致ARF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病死率较低;因心、脑疾病,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等致器官功能衰竭并发ARF者的病死率高;各组病死率都随衰竭器官数目增多而增加,但仅HD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ARF的病死率与原发病和器官功能衰竭数目等有关.HD、PD和CRRT治疗本病病死率仍很高,PD和CRRT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行重症监护的ARF患者更具优越性.
作者:胡小玲;孙贵林;黄伟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物尽其用,我们对一些不需保留的旧载玻片(如脱落细胞涂片)进行清洁回收再利用,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大批量体检时的宫颈涂片及一些液体涂片、痰涂片,经诊断后不需保留的无油脂、石蜡的旧载玻片.
作者:梁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滴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治疗脑外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将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常规组)29例,在此基础上每日持续静脉滴注Nim 10 mg(尼莫地平组)治疗32例.结果:Nim能降低患者颅内压(ICP),对生命体征及出凝血时间影响少,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结论:Nim平治疗脑外伤有效,应用安全,但应注意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麦达昌;梁鹿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在汲取其他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院组建了“生理科学实验室”,将原来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课集中形成一门新的课程——《生理科学实验》.为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完善课程的建设,我们选择已学完本门课程的1998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冯有辉;朱健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孕妇及其家属更迫切需要得到围产期保健的知识.为此我科对开展围产期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产妇310例均为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孕期均参加围产期检查.3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7例,平均年龄为25.3岁,孕周为(38.8±1.7)周,新生儿出生体重(3000±602)g;对照组153例,平均年龄25.4岁,孕周为(38.6±1.5)周,新生儿出生体重(3000±583)g.两组在年龄、孕周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五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应用指压肾后唇显示段间线切开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左肾结石5例,右肾结石12例,双肾结石2例;合并尿路感染5例,合并肾积液7例;BUN升高显示肾功能损害1例;静脉肾盂造影术(IVP)不显影1例,显影迟缓4例.X光片估计,结石面积占收集系统面积85%以上,属巨大鹿角状结石.入院常规作心肺、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尿路感染控制感染后手术.
作者:吴保忠;莫金水;陈绍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手术要点、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而无子宫脱垂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与同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对比研究.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比腹式组短,术中出血量比腹式组少,术后腹胀显著低于腹式手术,术后肛门排气显著提早.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迅速,是一种安全和效果好的术式.
作者:陈婉;李琼珍;陈中文;莫家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置直肠和常规使用催产素10单位肌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卡孕栓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催产素组(P<0.01).结论: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常规使用催产素,同时卡孕栓对产妇血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梁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的可取性.方法:选取指征类同的病例,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并对新式剖宫产作了改良,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蠕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的新式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蠕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少,术后恢复快,改良的新式剖宫产除保留原有的特点外,更具有美观,手术方法简单,易于学习,母体损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杨秀丽;罗桂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自1993~1998年对面部深度烧伤采用肉芽创面整张中厚皮分区移植法进行一期整形手术修复,共治疗11例,对防治面部疤痕增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1~39岁,烧伤面积2%~75%.烧伤原因:各种火焰烧伤9例,硫酸烧伤、热液烫伤各1例.面部创面均为Ⅲ度.
作者:黄谦;张锡元;吴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类癌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1~3].现将我院内镜室近期肠镜检出3例报道如下:例1:女,33岁,便后带有鲜血半年,无腹痛、腹泻,无咳嗽、气喘.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而行肠镜检查.镜下所见:左侧卧位,距肛门7~10 cm,12点至6点钟处见一肿物向腔内隆起,呈菜花样半阻塞肠腔,质脆,易出血.多处取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类癌.
作者:陈平湖;黄元熹;钟伟润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