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带状疱疹致面瘫13例临床分析

赖其敏

关键词:疱疹, 带状, 耳部, Hunt 综合征
摘要:耳带状疱疹又称 Hunt 综合征,近年来发病似有增加趋势.我科 1993~1998年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本病患者13例,现作一临床分析.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治疗相当困难且存有很大分歧.199 3~1997年我们对12例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治疗,随访2~4a,患足功能恢复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戴丰华;黄东明;梁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丁钙片治疗生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生长痛是小儿常见痛,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维丁钙片治疗伴有低钙血症的生长痛患儿86例,并与阿斯匹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鲜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结果的对比分析

    多发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能否及时诊断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关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RI与CT像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以大宗病例行 MRI与CT的对比研究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对27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成像(MRI)与CT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日健;许均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6例,分两组:(1)国产组42例(男20例,女22 例,年龄(55±10)岁),给国产辛伐他汀10 mg, 每日1次共8周;进口组 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56±9)岁),给进口辛伐他汀10 m g,每日1次共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h), 给药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具有相同的效果,使用均较安全.

    作者:刘新宇;陈小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实验研究证明亚低温(30~35℃)能减轻脑外伤后的损害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临床应用研究结果也表明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5].为积累临床资料,本文对28例重颅脑损伤患者作了疗效观察.

    作者:林源泉;张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葡萄糖溶解法治疗腹膜假粘液瘤2例

    腹膜假粘液瘤较罕见,其表现为腹膜广泛的粘液转移瘤,伴大量胶冻样腹水.该瘤于1884年由 Werth 首次发现.由于这种胶冻物质的化学成分与粘液不同 ,故亦称之为假粘液瘤[1].其病理倾向良性,但极易复发,病程迁延.患者5 a、10 a 生存率仅为50%、40%.目前除反复手术外,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继发肠梗阻、肠瘘、腹膜炎等手术并发症[2].为延缓复发,减少手术次数,作者对2例试用手术和葡萄糖溶液溶解法治疗,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严卫红;杨宾烈;赵幸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粤西籍人群Fv Leiden基因突变的初步调查

    目的:了解 Fv Leiden (因子 V Leiden)基因突变在广东籍正常人群中发生的情况.方法:用两种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130例广东雷州籍正常人和3例静脉血栓患者 Fv Leiden 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所有的样本均未检出 Fv Leiden突变.结论:粤西籍正常人中尚未发现Fv Leide n 突变.

    作者:李凤芹;杨志刚;刘国勋;凌光鑫;蔡望伟;谢朝阳;杨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手术疗法探讨

    目的:探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选择各种非手术疗法不佳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36 例为手术组(6 例伴有支气管哮喘),病程1. 5~20 a,局麻下行双侧蝶腭、筛前神经电灼加下鼻甲部分切除;另选31 例未行该手术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手术近期(1月)显效率达 100 %(36/36),随访1 a显效91.7%(33/36),有效率8.3%(4/3 6),随访2 a显效率88.9%(32/36),有效率11.1%(4/3 6),5 例伴哮喘者未见发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 结论:蝶腭、筛前神经电灼加下鼻部分切除的新方法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周斌;陈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缓释药栓的研制及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可植入眼内的氧氟沙星缓释药栓的体外药物缓释过程和效果.方法:将分子量(MW)各为 6 120和 12 550的聚乳酸分别混载 5 %和 10% 氧氟沙星制成药栓,并作体外药物释放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浓度测定. 结果: 30 d内氧氟沙星体外释放率为 70%~90%,释药时间与聚合物分子量呈正相关,结论:由氧氟沙星和聚乳酸制成的缓释药栓满足眼内炎治疗的基本要求.

    作者:贺乐荷;陈建斌;曾水清;吴颖南;邓勇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初产妇第二产程长短及其结局的分析

    分娩的第二产程为临床处理分娩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对产后结局的重视 ,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处理,并未等到第二产程延长才作相应处理.现将我科1996年1月 31日至1999年6月30日的970例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及其结局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甘琳蓓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诊患者疼痛控制及护理

    疼痛是急诊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患者疼痛时伴随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不但加重疼痛反应,且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国际上对疼痛反应日益重视,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因此,正确评估患者疼痛反应,采取有效的疼痛控制和护理措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骆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肝癌患者栓塞术前后肿瘤及血流变化的观察

    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对我院采用肝动脉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术(TO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28例,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勤血流显像(CD FI)观察了治疗前、后肿瘤及其血流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凌苓;侯少洋;黄晓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改装电耳镜下进行鼓膜修补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改装电耳镜下进行陈旧性鼓膜穿孔(D≤5 mm)的办法及疗效.方法:设计一种新型电耳镜.实验组30例鼓膜穿孔患者在新型电耳镜下修补,对照组23例则行三氯醋酸烧灼贴片修补.结果:实验组愈合率86 .6%,平均愈合时间为(18±3.6)d;对照组的愈合率56.5%,平均愈合时间 (30±5.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0.01).结论:在改装电耳镜进行鼓膜修补,全过程在放大下进行,图像清晰,操作简单,成本低,修补成功率高.

    作者:林柏洪;林云雁;林福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和处理

    近10年来运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一种先进治疗方法,使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地提高;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常出现人机对抗现象,若不及时处理,既达不到改善通气,提高血氧分压的目的,又会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本文回顾了自1995年6月~1999年6月本科机械通气治疗的58例病例,并就机械通气中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处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彭晓东;王立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蓖麻油餐用于晚期妊娠引产100例的临床观察

    本文对我院服用蓖麻油餐引产100例孕妇,作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冬晓;杨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镜及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日趋完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为笔者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所作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森;郭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GMP-14 0及vWF水平的变化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出血组患者GMP-140及vWF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较正常人增强.

    作者:张国安;卢岑;王小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肺气肿患者血清α1-AT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与老年性肺气肿的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 -AT)和肺功能作检测,以探讨α1-AT在肺气肿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肺气肿患者5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2例,老年性肺气肿2 8例)和正常人20例,取静脉血用微量比浊法测定α1-AT,用肺功能测量仪检测肺功能.结果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α1-AT水平降低 ,而老年性肺气肿患者α1-AT变化不明显,前者α1-AT与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呈正相关,与残气量(RV)呈负相关,说明α1-AT降低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黎东明;郭兰萍;岑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5~1998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0例,其中老年人SAH 30例(占33.3%).本文以青壮年SAH的临床资料作对照,旨在对老年人SAH的某些临床特点加深认识.

    作者:蓝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悬式气浮治疗床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从1999年2月份开始,应用悬式气浮治疗床治疗严重烧伤20 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程怀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