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31例手术治疗经验

李建文;陈小东;黄耀;李震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提高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报道了31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治疗经验.手术组26例中24 例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并对其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操作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率92.3%,病死率为3.8%.择期手术者无1例死亡.随访1~8 a,非手术组5例已有3例瘤体破裂死亡,而手术组术后无1例死于与手术相关的疾患.结论: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对非高危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一经确诊,争取尽早手术治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无胆囊1例

    患者,男,62岁,因复合性胃溃疡反复发作并穿孔2 h 急诊入院.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1个月后做胃镜检查示:复合性胃溃疡.肝胆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行胃大部分切除 Roux-Y型吻合术.探查肝脏下面无胆囊,胆囊床位置无手术疤痕,格利森氏系统结构清楚,胆总管轻度扩张.

    作者:何家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胸部闭合性损伤35例诊治分析

    我院自1992~1999年收治了35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现对其诊断、治疗进行整理总结,以便给临床医生提供借鉴.

    作者:黄福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鼻腔窦部手术并发Marcus现象的抢救及护理

    Marcus 现象是由于鼻腔鼻窦部手术致视神经损伤或视网膜缺血性损伤造成的逐渐发生的视力障碍.其特点是发生率低,起病急,可于术后数天内随时发生,如果超过12 h 不作适当处理易致失明.我科自1994年底至今共发生并成功抢救护理了4例术后视力急性下降的患者,现将其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余红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施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处理紧急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近年来发现生长抑素(施他宁商品名)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本组用该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东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丁钙片治疗生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生长痛是小儿常见痛,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维丁钙片治疗伴有低钙血症的生长痛患儿86例,并与阿斯匹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鲜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31例手术治疗经验

    目的:提高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报道了31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治疗经验.手术组26例中24 例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并对其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操作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率92.3%,病死率为3.8%.择期手术者无1例死亡.随访1~8 a,非手术组5例已有3例瘤体破裂死亡,而手术组术后无1例死于与手术相关的疾患.结论: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对非高危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一经确诊,争取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李建文;陈小东;黄耀;李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镜及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日趋完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为笔者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所作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森;郭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中毒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84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较常见,本文是对我科收治的各种急性中毒920例,其中84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者所作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武强;苏潮远;李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鼻腔结石误诊为鼻腔炎症1例

    患者因右侧鼻腔渐进性阻塞感伴头痛19 a、加重3 d 而入院. 患者发病后曾在多家医院诊治,均按鼻腔炎症处理,经抗炎及鼻腔应用血管收缩剂等治疗,头痛症状略有好转,但右侧鼻腔阻塞无改善,且逐年加重.体查:心、肺、肝脾无异常. 右侧鼻腔见脓性分泌物多,伴臭味,未发现鼻腔肿物及鼻息肉,用探针查右鼻总道有坚硬物阻塞.X 线照片示:右鼻腔不规则形结石征及右上颌窦炎.在表麻下用异物钩取出不规则形(约2.5 cm×3 cm)之黑褐色结石,继经抗炎治疗而痊愈.

    作者:柯文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悬式气浮治疗床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我院从1999年2月份开始,应用悬式气浮治疗床治疗严重烧伤20 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程怀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NO、SOD及LP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 LPO)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NO、SOD和LPO的测定分别使用硝酸还原酶法、羟胺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学比色法.结果:DCM患者血清NO、LPO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SOD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DCM患者体内存在氧自由基(OFR)代谢紊乱,NO促进OFR的作用,NO和OFR在DC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建英;陈灿;陈晓于;袁汉尧;陈有;侯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阿托品合并局部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以往在施行人流手术一般不用镇痛,大多患者疼痛难忍.为此,笔者应用阿托品中极穴内注射合并2%利多卡因宫颈口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行人工流产30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兰;任桂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缓释药栓的研制及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可植入眼内的氧氟沙星缓释药栓的体外药物缓释过程和效果.方法:将分子量(MW)各为 6 120和 12 550的聚乳酸分别混载 5 %和 10% 氧氟沙星制成药栓,并作体外药物释放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浓度测定. 结果: 30 d内氧氟沙星体外释放率为 70%~90%,释药时间与聚合物分子量呈正相关,结论:由氧氟沙星和聚乳酸制成的缓释药栓满足眼内炎治疗的基本要求.

    作者:贺乐荷;陈建斌;曾水清;吴颖南;邓勇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子病案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传统的病案管理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它是停留在手工作业模式上,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解决大量病案的存储、信息加工及信息共享等问题,且病历纸张易被氧化、变质,甚至烂掉,而电子病案是完全电子化,可提供电子贮存、查询统计、数据交换等,且可包括声像图文、数据处理、网络传输、诊疗支援、统计分析等,均是传统病案无法比拟的.现结合我院目前的电子病案的建立与应用谈一些体会.

    作者:李薇;梁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硝唑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治疗干槽症的疗效观察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目前对干槽症治疗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却不十分满意.笔者采用甲硝唑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一次性填塞治疗干槽症85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榻丽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具有发病急重、病情变化快、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其中以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比较常见.在1994~1998 年期间,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法(GCS)评分,得分值在6~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并伴有消化道并发症者122例作了回顾性总结.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漫清;谢春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6例,分两组:(1)国产组42例(男20例,女22 例,年龄(55±10)岁),给国产辛伐他汀10 mg, 每日1次共8周;进口组 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56±9)岁),给进口辛伐他汀10 m g,每日1次共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h), 给药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具有相同的效果,使用均较安全.

    作者:刘新宇;陈小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杀瘤分泌途径的探讨

    目的:探讨小鼠脾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分泌途径.方法:用 MTT法测定小鼠脾 NK细胞不同时间杀伤靶细胞的效应及其培养上清液和多聚甲醛固封后的杀伤作用.结果:在 2 h内,NK 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对肿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 25%和 7%.而经 1% 多聚甲醛固封后的 NK 细胞杀伤率为 11%. 结论:小鼠脾 NK细胞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α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覃汉军;江中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GMP-14 0及vWF水平的变化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出血组患者GMP-140及vWF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较正常人增强.

    作者:张国安;卢岑;王小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改装电耳镜下进行鼓膜修补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改装电耳镜下进行陈旧性鼓膜穿孔(D≤5 mm)的办法及疗效.方法:设计一种新型电耳镜.实验组30例鼓膜穿孔患者在新型电耳镜下修补,对照组23例则行三氯醋酸烧灼贴片修补.结果:实验组愈合率86 .6%,平均愈合时间为(18±3.6)d;对照组的愈合率56.5%,平均愈合时间 (30±5.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0.01).结论:在改装电耳镜进行鼓膜修补,全过程在放大下进行,图像清晰,操作简单,成本低,修补成功率高.

    作者:林柏洪;林云雁;林福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