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玉;韩淑梅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7月以来,我科引用透视激光数字成像系统和日本岛津500mA X线机对接,运用该系统对400例胆石症患者术后行T型管造影.400例中男137例,女263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患者就诊前均有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不适,3个月至6年,72例伴有黄疸,经B超诊断,手术证实为胆石症者.
作者:焦旅忠;瞿再珍;郭建平;李振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8-68岁,平均46.3岁.良性肿瘤4例(男2例,女2例),3例为腺瘤,1例为平滑肌瘤.恶性肿瘤6例(男3例,女3例),4例为乳头状腺瘤,1例为低分化腺瘤,1例为粘液细胞癌.
作者:王新华;孙希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搜集本院1998年1月-2001年2月间的脑膜瘤3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4例.年龄13-64岁,平均38.5岁.临床症状可为头痛、头晕、耳鸣、有时癫痫,发作性意识丧失、阵发性四肢抽搐以及恶心、呕吐等.体检有双眼底视乳头水肿、视力减退和视物不清等.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
作者:卞旺孝;朱云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胰腺位于腹膜后,胰腺癌无临床特殊体征,目前诊断胰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着重分析CT表现,以其提高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率.
作者:宁德辰;张福;孙金烈;蔡昌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应用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所致恶性梗阻,可改善病人的进食状况,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疗效好的报导较多,但对支架置人后存在问题和并发症发生的报道少,现就我院30例食管支架置入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机理作一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梁立华;陈义雄;潘达超;周国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放射技术工作性质放射技术包括:X线摄影、胶片冲洗,X线机的维修,介入入射的插管,注射药物,CT机的操作、穿刺治疗等这些细致、繁重的技术操作,主要由放射技术人员先来完成,放射技术人员的素质就处于首要的地位,没有高质量的X线照片,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的诊断,没有X线机的正常工作,X线检查就无法进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插管能否到达靶部位,决定介入治疗效果的好与差.放射技术人员素质提高了,实施放射科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也容易了,也才能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宇新民;王安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8-77岁.2.临床表现:7例患者均有胃区不适,尤以餐后明显,2例右上腹疼痛,5例恶心,3例呕吐,2例黑便.
作者:张建光;施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资料与方法 130例患者,男95例,女25例,年龄42岁-75岁,平均58.5岁,主诉咽下食物梗噎感68例,咽部不适13例,胸骨后疼痛25例,食道内异物感及剑突下疼痛24例.
作者:贺新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1975年的日本医师Hijikata首先报道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以来,该方法迅速发展和成熟,在治疗该病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均要求在优质X线机,如C臂或数字减影机下进行,使该法在中小型基层医院推广受到限制.本文介绍10例F99-ⅢAT型国产透视机下完成的PLD术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丁国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27岁.胸部刺痛,两下肢无力10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查脐以下感觉减弱,两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差,约Ⅳ级,踝震挛(一),巴氏征(+).化验:白细胞数及血沉均正常.
作者:王连波;李英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近10年间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948例,其中554例术前进行了X线检查,包括胸腹部透视并拍腹部X线平片.有阳性发现的347例,阳性率62.6%,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郑衍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计算机摄影术(Computed Radiography即CR)的出现使传统放射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把传统X线摄影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影像质量而且降低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剂量.本文通过临床床边摄片过程中CR系统和传统屏胶系统两种摄影技术在辐射剂量方面的比较,对CR系统的优越性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建军;陈军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于1999年2月购置GE HisPeed Fx/i螺旋CT机,4月正式使用,球管型号:GE D3142T,球管容量为3.5MHU,厂家保用曝光次数为8万次,而在一般情况下每只球管寿命为13-15万次,我院的第一只SCT球管共使用了2年4个月,球管曝光506680次,目前第2只球管也已曝光12万次,仍在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江志勇;林依东;于卫中;国京方;李占堂;林新杰;田维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