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讨论放射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地位

宇新民;王安生

关键词:
摘要:一、放射技术工作性质放射技术包括:X线摄影、胶片冲洗,X线机的维修,介入入射的插管,注射药物,CT机的操作、穿刺治疗等这些细致、繁重的技术操作,主要由放射技术人员先来完成,放射技术人员的素质就处于首要的地位,没有高质量的X线照片,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的诊断,没有X线机的正常工作,X线检查就无法进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插管能否到达靶部位,决定介入治疗效果的好与差.放射技术人员素质提高了,实施放射科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也容易了,也才能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分析10例

    一、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本组10例中,女6例,男4例,年龄大者43岁,小者6岁.病程长7年,短20天.二、X线诊断发生在四肢骨的骨化性纤维瘤,其X线表现多种多样,本文通过10例病理的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将提出以下几点,作为诊断此病的X线依据.

    作者:王树林;薛伟;陈亚范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初诊为布-加综合症病例中存在的漏诊与误诊在介入治疗中的表现

    布-加综合症(Budd-Chiari syndrome BCS)是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阻塞或肝静脉的阻塞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腔静脉高压或门脉高压,以往由于文献报告较少,多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而延误治疗,预后不良.

    作者:宋会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窗位在胸部CT诊断重要作用

    材料与方法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全身CT机上分别,纵膈窗肺窗和双窗对总数15例,患有肺部纵膈或胸膜病变的患者的CT图象中一至几幅相关层面的同一图象成像,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3种窗位(肺窗、纵膈窗、双窗)对肺实质,纵膈结构、胸膜病变的观察能力.

    作者:冯忠玉;韩淑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34例脑膜瘤的CT诊断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搜集本院1998年1月-2001年2月间的脑膜瘤3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4例.年龄13-64岁,平均38.5岁.临床症状可为头痛、头晕、耳鸣、有时癫痫,发作性意识丧失、阵发性四肢抽搐以及恶心、呕吐等.体检有双眼底视乳头水肿、视力减退和视物不清等.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

    作者:卞旺孝;朱云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羊水吸入性肺炎

    羊水吸人性肺炎是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误吸入羊水而引起的肺炎,多发生于过成熟产儿.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产程延长,而常吸入羊水(羊水内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有时还可混有胎粪).

    作者:胡明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脑幕切迹脑膜瘤2例/脊椎间叶性脊索瘤误诊为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16例进展期胃癌血管造影表现和动脉灌注化疗分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梗阻性黄疸98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梗阻性黄疸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肿瘤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40-73岁,平均58.7岁.良性病变61例,包括胆石症42例,胆管炎11例,胆总管其他梗阻8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21-69岁,平均46.5岁.

    作者:张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桥小脑角区肿瘤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因其解剖复杂,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诊断笔者搜集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44例,分析其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任峰;缪光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颞骨茎突投照新方法介绍

    茎突起自颞骨鼓部下面、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厘米处,伸向前下,由粗渐细如骨刺状,与冠状面的角度约11-25度,长度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及完整,过长等型,投照时易与其他部位相重叠,因此按照传统X线投照方法进行投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我对其投照方法稍加改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建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影像学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动脉栓塞(PE)是指由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循环障碍的综合症.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在美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肌缺血及中风,死亡率达20%-30%,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居第三位.过去认为我国发病率低,近年来随着对PE的重视,有关报导逐年增多.

    作者:许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胰腺癌的CT诊断

    胰腺位于腹膜后,胰腺癌无临床特殊体征,目前诊断胰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着重分析CT表现,以其提高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率.

    作者:宁德辰;张福;孙金烈;蔡昌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阿托品作用致巨型胃1例

    病人女69岁.发烧七天人院,入院前十二天病人有有机磷中毒病史,经当地医院禁食,补液,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中毒症状减轻,出现发烧口干,腹肌紧张,行减压治疗.入院时,病人腹胀,口干,心悸,发烧,小便少.T:38.2℃,P:110次/分,R:18次/分,BP:17/11.5KP,B超:胆囊体积略扩大,胆总管8mm.

    作者:任绍山;李永花;赵晓臣;吴盛坤;尹春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增强扫描中若干护理因素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影象学有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传统的放射技术与计算机结合产生了CT等一系列新设备,成为近期技术开发、学术进展、知识更新快的几门学科之一.

    作者:孙明沂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5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析

    一、一般资料选择1995年8月至1996年5月间经CT证实为HIE的56例患儿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年龄从出生后1小时至28天.其中男36例,女22例.二、结果国外Hirabagashi等HIE之CT表现分为四级,flodmark等将分为三级.我们根据国内吴恩惠教授而将HIE分为三度见附表.

    作者:张殿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坐骨耻骨支孤立性骨囊肿1例报告/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报告/探讨肺纹增多增粗的诊断依据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空肠多发性憩室病的X线诊断6例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男多于女;小年龄21岁,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7.1岁,主要症状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症状.

    作者:刘洪生;刘翠;刘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X线机拆装中的一点建议

    2001年8月我院搬家,将两台X线机拆卸并安装到百公里以外的汉中.两台X线机中一台是日本ACOMA公司CSK-500mA型X线机,已在医院工作十余载,而且本身故障就较多,搬动随时可能再出现其它故障.

    作者:段建发;全民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使用固定聚焦式滤线栅的体会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头颅正侧位,肩关节等部位为使胶片清晰度好,一般采用固定聚焦滤线栅.但使用滤线栅时,如果操作不当,不但不能吸收散射线,提高胶片清晰度,反而使胶片灰雾增大,有时甚至无法达到诊断要求.

    作者: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离子型对比剂在IVP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材料与方法1.38例患者中男28例(16-76岁),女10例(34-70岁);过敏试验均为阴性;有药物过敏史1例;患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血栓各1例.2.全部用60%泛影葡胺40ml,其中27例加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注.3.造影前2-4小时行碘过敏试验,阴性者进入IVP检查程序.4.应用腹部加压法,依次拍摄KUB平片和7、15、30分钟充盈片及KUB排泄片.

    作者:郭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肥胖型患者胸部摄影的质量保证

    在胸部X线摄影工作中,肥胖型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用传统的中心线投射和单纯加大摄片条件投照方法,影像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作者:蒋灿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