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道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杨正从

关键词:
摘要: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食道癌,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其优点在于方法简便、安全,近期疗效显著,可重复性强,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国内已有文献报道,但动脉内药物灌注与合用栓塞治疗食道癌,国内尚未见报道,在介入治疗中对其提高疗效,合理用药,降低药物毒性的反应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面报道也较少,现将我院自1994年来对48例食道癌患者采用动脉内药物灌注与合用栓塞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以进行分析与探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窗位在胸部CT诊断重要作用

    材料与方法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全身CT机上分别,纵膈窗肺窗和双窗对总数15例,患有肺部纵膈或胸膜病变的患者的CT图象中一至几幅相关层面的同一图象成像,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3种窗位(肺窗、纵膈窗、双窗)对肺实质,纵膈结构、胸膜病变的观察能力.

    作者:冯忠玉;韩淑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H-MRS与DWI结合研究缺血性脑梗塞的进展

    氢质子磁共振波普化分析(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metry,1H-MRS)是近年新兴的研究脑梗塞中物质代谢的唯一无创性评价方法.其波峰峰下面积与其相应代谢物浓度呈正比.而其与在诊断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塞具有明显优势的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gmg,DWI)结合对分析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变化、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主要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冰;朱斌;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结节样强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再评价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搜集医院自1996年10月至200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共53例,72个病灶,大小介于1.1-12cm.53例中,男12例,女41例,年龄分布在26-65岁.

    作者:唐劲松;赵家通;姜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654-2和地塞米松在小儿肠套叠整复中的应用/小儿桥脑问变型胶质瘤1例/腹膜后巨大纤维肉瘤1例/迟发性左肾巨大血肿并肾周积血1例报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30例

    胸部外伤很常见,X线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今对30例胸部创伤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观察的报告如下: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其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咯血、严重者出现休克,自创伤到X线检查时间:12小时以内者23例,12至48小时者5例,二至四天者2例.

    作者:赵文宗;宋金枝;王瑞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髌骨软化症MRI诊断18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2年3月至2001年2月使用MRI共检查髌骨软化症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岁.临床多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活动时和活动后疼痛加重,上梯下阶更为难忍.自感髌股之间有摩擦.本组病例均有以上症状,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都是起病缓慢,逐渐加重,急性发病者未见.

    作者:李兰芬;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简介乳腺术前电脑定位法/如何拍好腰椎侧位片/CT扫描技术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东芝70A-20型全身CT机故障及维修/GE sytec4000iCT机伪影的分析与处理/K0dak.X-OMAT1000洗片机故障1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相控阵线圈在全脊柱MR连续扫描中的应用

    我院引进的飞利浦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成像仪内设有全脊柱扫描序列,其特点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一个序列约2.36min),在一幅图像即能清晰显示颈椎至尾椎各椎体的全貌.这对多个椎体、多发病灶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更加直观和准确.

    作者:姚冀平;沈永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7例慢性胃扭转的X线诊断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8-77岁.2.临床表现:7例患者均有胃区不适,尤以餐后明显,2例右上腹疼痛,5例恶心,3例呕吐,2例黑便.

    作者:张建光;施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7例纵膈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诊断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例支气管囊肿均经病理证实,病历性别无特征,2例儿童,3例青年,2例中年,病变发生在纵膈气管及支气管旁.

    作者:门肾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周围型肺癌螺旋高分辨率CT征象分析

    1.材料和方法收集1998-2000年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CT诊断资料的周围型肺癌94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1.1一般资料:94例病例中,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大79岁,小40岁,平均年龄59.5岁,病史长3.8个月,短2个月,平均2.9个月,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及胸痛史.

    作者:姜山;王云霞;迟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使用固定聚焦式滤线栅的体会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头颅正侧位,肩关节等部位为使胶片清晰度好,一般采用固定聚焦滤线栅.但使用滤线栅时,如果操作不当,不但不能吸收散射线,提高胶片清晰度,反而使胶片灰雾增大,有时甚至无法达到诊断要求.

    作者: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数字成像系统在T型管造影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7月以来,我科引用透视激光数字成像系统和日本岛津500mA X线机对接,运用该系统对400例胆石症患者术后行T型管造影.400例中男137例,女263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患者就诊前均有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不适,3个月至6年,72例伴有黄疸,经B超诊断,手术证实为胆石症者.

    作者:焦旅忠;瞿再珍;郭建平;李振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柱硬膜外纤维组织瘤样增生1例

    患者女27岁.胸部刺痛,两下肢无力10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查脐以下感觉减弱,两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差,约Ⅳ级,踝震挛(一),巴氏征(+).化验:白细胞数及血沉均正常.

    作者:王连波;李英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8例胃动脉栓塞术护理体会/放射科档案登记管理的经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人术的护理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04例青少年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的X线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是日产EMB-1000X线遥控胃肠透视诊断仪,钡剂是气钡双重造影专业钡剂.1.2共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6-18岁,平均12.7岁,全部经过胃镜和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赵宏斌;胡铁男;王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项目化疗方案2S3H3R3Z3/4H3R3治疗初排肺结核80例/29例隐蔽性肺癌X线检查/外部性脑积水与脑萎缩的CT鉴别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电离室在摄影质量中的价值探讨

    随着现代医疗设备及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引用了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简称AEC).我们医院1999年引进两台德国霍夫曼公司Editor MP 601型500mA X线机.立位胸片架配有栅比为12:1的活动滤线器,该装置有三块电离室,左右两块,中间一块,呈倒品字型,控制台上配有相应的显示部分,有三种增感系数(分别为100、200、400FFS)及密度调节范围(+4~-4).另一台500mAX线机匹配日本CanonCFC-B1100胸片盒.德国Compact 2洗片机,Kodak感绿片及Kodak套药.

    作者:张仙鹤;白青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梗阻性黄疸98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梗阻性黄疸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肿瘤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40-73岁,平均58.7岁.良性病变61例,包括胆石症42例,胆管炎11例,胆总管其他梗阻8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21-69岁,平均46.5岁.

    作者:张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