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离室在摄影质量中的价值探讨

张仙鹤;白青山

关键词: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设备及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引用了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简称AEC).我们医院1999年引进两台德国霍夫曼公司Editor MP 601型500mA X线机.立位胸片架配有栅比为12:1的活动滤线器,该装置有三块电离室,左右两块,中间一块,呈倒品字型,控制台上配有相应的显示部分,有三种增感系数(分别为100、200、400FFS)及密度调节范围(+4~-4).另一台500mAX线机匹配日本CanonCFC-B1100胸片盒.德国Compact 2洗片机,Kodak感绿片及Kodak套药.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感受器瘤诊断3例报告

    病例1:男44岁.右上腹部肿块,且逐渐增大,伴上腹部胀疼、返酸.既往慢性胃炎史20余年.查体右上腹部触及约6,0×5.5cm大小包块,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降部向左受压移位、管腔环形狭窄,扩张差,管壁不规则僵硬,粘膜破坏.

    作者:孙运霞;张新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654-2和地塞米松在小儿肠套叠整复中的应用/小儿桥脑问变型胶质瘤1例/腹膜后巨大纤维肉瘤1例/迟发性左肾巨大血肿并肾周积血1例报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支气管造影患者的护理

    支气管造影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特别对支气管扩张具有肯定性的诊断价值.它能准确地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及病变的程度,为支气管扩张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支气管造影检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好支气管造影患者的护理,是完成该项检查的重要保证.

    作者:马传芹;刘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颞骨茎突投照新方法介绍

    茎突起自颞骨鼓部下面、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厘米处,伸向前下,由粗渐细如骨刺状,与冠状面的角度约11-25度,长度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及完整,过长等型,投照时易与其他部位相重叠,因此按照传统X线投照方法进行投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我对其投照方法稍加改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建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阿托品作用致巨型胃1例

    病人女69岁.发烧七天人院,入院前十二天病人有有机磷中毒病史,经当地医院禁食,补液,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中毒症状减轻,出现发烧口干,腹肌紧张,行减压治疗.入院时,病人腹胀,口干,心悸,发烧,小便少.T:38.2℃,P:110次/分,R:18次/分,BP:17/11.5KP,B超:胆囊体积略扩大,胆总管8mm.

    作者:任绍山;李永花;赵晓臣;吴盛坤;尹春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髌骨软化症MRI诊断18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2年3月至2001年2月使用MRI共检查髌骨软化症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岁.临床多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活动时和活动后疼痛加重,上梯下阶更为难忍.自感髌股之间有摩擦.本组病例均有以上症状,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都是起病缓慢,逐渐加重,急性发病者未见.

    作者:李兰芬;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洗片机维修经验小结

    洗片机维修是放射科维修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作个简单小结.1.入片检测故障是经常遇到的.它有两种表现方式:检测失控,检测失灵.检测失控表现为没有洗片时机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作者:万军平;洪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四肢准高仟伏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探讨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对临床上疑有四肢软组织疾患及骨折病人,进行了准高仟伏低毫安秒摄影,男68例,女56例,平均年龄43岁,分别为股骨、膝关节25例,小腿、踝关节20例,跟、趾骨24例,肱骨11例,肘关节、前臂、腕关节31例,手13例.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机外电源故障引起CT机失灵1例/F78ⅢB型200毫安X线机旋转阳极启动电路故障2例/东芝X线机电源故障分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延长螺旋CT球管寿命的质量管理研究

    我院于1999年2月购置GE HisPeed Fx/i螺旋CT机,4月正式使用,球管型号:GE D3142T,球管容量为3.5MHU,厂家保用曝光次数为8万次,而在一般情况下每只球管寿命为13-15万次,我院的第一只SCT球管共使用了2年4个月,球管曝光506680次,目前第2只球管也已曝光12万次,仍在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江志勇;林依东;于卫中;国京方;李占堂;林新杰;田维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阴道瘘伴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超声诊断巨大卵巢囊肿的体会/168例甲状腺腺瘤CT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5例大骨节病的X线诊断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小15岁,大57岁,平均26岁,20岁以下5例.15例共有发病部位29处,其中双侧踝关节9例,一侧踝关节2例,双膝关节2例,右肘及踝关节1例,右膝关节及双手1例.病史短2个月,长10年,平均4年.临床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由于膝、踝关节病变致行走障碍8例,活动时有交锁现象和弹响3例.

    作者:周长亭;赵秀臣;姜玉燕;王兆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颈椎病在X线摄影检查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和技术缺陷方面的探讨

    一、临床调查分析颈椎X线摄片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率,据我们抽样调查表明颈椎摄片在我院门诊X线摄片检查中占13.6%左右.而且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此种以退行性变为基础的疾病,必须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颈椎摄片更是如此,下表是我们在2000年7月到12月间从我院门诊颈椎摄片中随机抽取的200例颈椎摄片的病例检查报告,据表可以看出年龄与颈椎病之间呈线性关系.

    作者:孙德国;徐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讨论放射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地位

    一、放射技术工作性质放射技术包括:X线摄影、胶片冲洗,X线机的维修,介入入射的插管,注射药物,CT机的操作、穿刺治疗等这些细致、繁重的技术操作,主要由放射技术人员先来完成,放射技术人员的素质就处于首要的地位,没有高质量的X线照片,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的诊断,没有X线机的正常工作,X线检查就无法进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插管能否到达靶部位,决定介入治疗效果的好与差.放射技术人员素质提高了,实施放射科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也容易了,也才能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宇新民;王安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X380E型洗片机故障5例

    故障例1 温度显示器无显示,无法确定显影槽内的温度,在洗片中无法掌握正常的温度,达不到甲级片的效果.分析检修根据以往的维修经验:显示器显示数字跳动,不稳定,即为该电路的输入电压不稳定,或显示器本身质量问题及外界干扰造成,但显示器完全不显示数字是供电电路故障,使数字显示电路无电压,造成显示器不工作,显示损坏造成无数字显示,经检测数码集成块CC7107,①脚电源为0,由此可见故障出现在显示器供电部分,该电路供电部分主要由7805三端稳压器提供等+5V电压,通过测量发现7805①脚+9V,②脚为0V,③脚为0V,故可以判断7805损坏,更换7805,其③脚为输出为+5V,故障消失,显示温度正常.

    作者:李鑫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纵膈支气管囊肿1例

    患者男44岁.体检时发现右肺门平主动球有一类似主动脉球致密影,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CT扫描主支气管右侧上腔静脉后方示34×31mm大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整齐,CT值为13.8Hu,主支气管轻度受压,纵膈淋巴结无肿大.CT诊断:纵膈支气管囊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X线诊断分析

    患者男25岁.不明原因间歇性下腰部及髋关节疼痛一年余,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近期感腰部僵硬、活动不便.X线表现两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见虫蚀状骨破坏.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各椎体呈方形椎改变,椎间盘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脊柱呈竹节状改变,正位片显示三条纵行高密度带影.

    作者:纪强;张兴兵;张世雄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儿头颅CT扫描技术及护理

    在CT室的日常工作中,小儿行头颅CT检查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小儿CT检查尤其CT扫描技术及护理非常重要,它决定检查是否成功完成和得到一张优质的颅脑CT片的关键,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学萍;王国香;国京方;林依栋;江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食道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食道癌,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其优点在于方法简便、安全,近期疗效显著,可重复性强,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国内已有文献报道,但动脉内药物灌注与合用栓塞治疗食道癌,国内尚未见报道,在介入治疗中对其提高疗效,合理用药,降低药物毒性的反应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面报道也较少,现将我院自1994年来对48例食道癌患者采用动脉内药物灌注与合用栓塞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以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杨正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X线检查的应用

    我院近10年间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948例,其中554例术前进行了X线检查,包括胸腹部透视并拍腹部X线平片.有阳性发现的347例,阳性率62.6%,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郑衍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