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骨CT扫描的运用与评价

刘天辉

关键词:
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实行,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随之降价,这使得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辅助临床诊断方面的运用更加普及.现结合我院情况以SIEMENS SOMATOM AR.C机型为例做如下介绍.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34例脑膜瘤的CT诊断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搜集本院1998年1月-2001年2月间的脑膜瘤3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4例.年龄13-64岁,平均38.5岁.临床症状可为头痛、头晕、耳鸣、有时癫痫,发作性意识丧失、阵发性四肢抽搐以及恶心、呕吐等.体检有双眼底视乳头水肿、视力减退和视物不清等.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

    作者:卞旺孝;朱云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造影检查的心理护理

    造影检查是增强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发现病灶范围和性质.由于一些患者对此缺乏认识,在接受检查时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精神上的反应,对造影进行中,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不利影响.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还可以诱发加重过敏反应及其并发症,因此做好造影检查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

    作者:李宇慧;莫财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韩-薛-柯氏病1例报告

    患者女6岁.以双眼球突出,多饮多尿来就诊.患儿白细胞增高,轻度贫血,肝脾轻度增大,少量皮疹,智力正常,发育尚可,颅顶部可扪及质软的肿块.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影像学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动脉栓塞(PE)是指由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循环障碍的综合症.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在美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肌缺血及中风,死亡率达20%-30%,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居第三位.过去认为我国发病率低,近年来随着对PE的重视,有关报导逐年增多.

    作者:许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柱硬膜外纤维组织瘤样增生1例

    患者女27岁.胸部刺痛,两下肢无力10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查脐以下感觉减弱,两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差,约Ⅳ级,踝震挛(一),巴氏征(+).化验:白细胞数及血沉均正常.

    作者:王连波;李英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四肢准高仟伏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探讨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对临床上疑有四肢软组织疾患及骨折病人,进行了准高仟伏低毫安秒摄影,男68例,女56例,平均年龄43岁,分别为股骨、膝关节25例,小腿、踝关节20例,跟、趾骨24例,肱骨11例,肘关节、前臂、腕关节31例,手13例.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炎性假瘤临床影像学诊断分析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发生在肺实质内的炎性增生性病变,临床较少见,其临床及影像学上酷似肺肿瘤而误诊较多.笔者收集1996-2000年期间经手术切除并有病理证实.并且有完整资料的12例肺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平片,CT片的影像特点.并讨论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及其它有关的肺内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吴月兵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结肠憩室X线诊断的探讨

    1.材料与方法自1990年1月1日至2001年5月30日在临沂人民医院放射科正式登记结肠双对比灌肠全部病人共3865例,其中49例结肠憩室.男28例,女21例.男:女为28:21,年龄27-78岁,平均51岁.主要临床症状:腹痛(22/49),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17/49),便血(18/49).

    作者:赵光军;王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非食管病变性吞咽困难的X线分析

    造成吞咽困难的原因很多,除常见的食管本身器质性病变外,还有邻近组织和器官的病变或变异所引起临床表现常为持续性吞咽困难或食管异物感.

    作者:孙学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男42例,女13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13例,其中剖宫产10例;宫内窘迫16例,生后窒息39例;宫内窘迫长时间40分钟,生后窘息长时间13分钟;大年龄21天,小年龄生后3小时,平均3.8天.

    作者:姜山;桑和敏;刘玉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R系统和传统屏胶系统在床边摄片中辐射剂量的比较

    计算机摄影术(Computed Radiography即CR)的出现使传统放射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把传统X线摄影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影像质量而且降低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剂量.本文通过临床床边摄片过程中CR系统和传统屏胶系统两种摄影技术在辐射剂量方面的比较,对CR系统的优越性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建军;陈军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透视诊断气胸的价值

    气胸是临床常见急诊疾病.X线透视是诊断气胸时常规检查的可靠手段之一.本文作者通过X线透视收集、观察、研究40例气胸患者,现归纳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X线机的保养与维修

    放射科是每家医院的重点科室,其设备价值在全院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如何保证放射科X线设备的正常运转,这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我院十余年来X线机维修与保养方面的内容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机外电源故障引起CT机失灵1例/F78ⅢB型200毫安X线机旋转阳极启动电路故障2例/东芝X线机电源故障分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谈多排螺旋CT扫描模式设计的特殊性/小儿气管CT冠状面扫描应用的体会/应用Portal Film摄片法验证放疗射野的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校肺结核73例回顾分析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55例,女18例,年龄17-20岁22例,20-29岁41例,30-39岁5例,40-49岁2例,60岁以上4例,合并肺不张2例,糖尿病1例,老年肺结核演变成肺部瘢痕癌1例.

    作者:张哨兵;魏正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颈椎病在X线摄影检查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和技术缺陷方面的探讨

    一、临床调查分析颈椎X线摄片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率,据我们抽样调查表明颈椎摄片在我院门诊X线摄片检查中占13.6%左右.而且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此种以退行性变为基础的疾病,必须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颈椎摄片更是如此,下表是我们在2000年7月到12月间从我院门诊颈椎摄片中随机抽取的200例颈椎摄片的病例检查报告,据表可以看出年龄与颈椎病之间呈线性关系.

    作者:孙德国;徐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数字成像系统在T型管造影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7月以来,我科引用透视激光数字成像系统和日本岛津500mA X线机对接,运用该系统对400例胆石症患者术后行T型管造影.400例中男137例,女263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患者就诊前均有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不适,3个月至6年,72例伴有黄疸,经B超诊断,手术证实为胆石症者.

    作者:焦旅忠;瞿再珍;郭建平;李振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血管造影CT在肝癌介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肝脏血管造影CT包括CT经动脉门脉造影(CT duringarterial portography,CTAP)及CT经干动脉造影(CT hep-atic anteriography,CTHA),主要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前的评价及肝硬化结节的血供研究.

    作者:李培永;牛家成;高艳华;张开贤;周玉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延长螺旋CT球管寿命的质量管理研究

    我院于1999年2月购置GE HisPeed Fx/i螺旋CT机,4月正式使用,球管型号:GE D3142T,球管容量为3.5MHU,厂家保用曝光次数为8万次,而在一般情况下每只球管寿命为13-15万次,我院的第一只SCT球管共使用了2年4个月,球管曝光506680次,目前第2只球管也已曝光12万次,仍在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江志勇;林依东;于卫中;国京方;李占堂;林新杰;田维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