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汉彬;郭攻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治疗基本相同,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治疗,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ET和NO浓度并与30例健康组相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低于健康组(P<0.001).治疗前两组ET、NO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葛根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同时血浆ET水平下降(P<0.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葛根素可改善CA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能有效调节CAD患者血浆ET和HO水平,对CAD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和;黎文艺;汪昌树;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多态单独作用以及与吸烟、饮酒联合作用与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病例91例和138例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液标本进行DNA抽提,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CYP2E1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CYP2E1C1C1基因型携带率(67.03%)高于对照组(59.42%),而C1C2基因型携带率(25.28%)高于对照组(38.41%);CYP2E1C1C1基因型与C1C2基因型比较,OR为1.71(0.95~3.07);结合吸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携带CYP2E1C1C2基因型的不吸烟者作为参照组,携带CYP2E1C1C1基因型的吸烟者的OR为3.63(1.37~34.97),携带C1C2基因型的吸烟者的OR为3.27(1.09~9.84),而携带C1C1基因型的不吸烟者的OR为2.58(0.96~6.91);单独饮酒引起肺癌的危险度为3.33(1.74~6.38),而与饮酒联合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携带CYP2E1C1C1基因型的饮酒者的OR为6.27(2.41~16.29),携带C1C2基因型的饮酒者的OR为4.23(1.43~12.48),而携带C1C1基因型的不饮酒者的OR为2.03(1.33~34.40).结论:CYP2E1基因多态单独作用与肺癌的联系不明显,而与饮酒和吸烟联合作用时明显提高了肺癌的危险性,提示CYP2E1基因多态与吸烟、饮酒在肺癌的发生中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陈思东;俞守义;陈清;汪保国;陈漫霞;冼雪珍;蔡旭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身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踏车运动试验对410名不典型胸痛患者进行心肌供血储备功能检测.结果:无论男女,身高均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呈负相关,分别为36.7%比16.1%(P<0.01)、66.7%比18.2%(P<0.05).结论:身高对冠脉供血有一定的影响,可能成为冠心病的又一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邵也常;刁梅英;罗联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对两组共64例2型糖尿病复诊患者不同日平均药物费用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日平均药物费用[(9.6±5.4)元]明显高于实验组[(5.3±2.2)元],但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经调整药物及加强糖尿病教育后实验组的月平均低血糖发生率(0.3±0.7)与观察组(0.1±0.3)比差异亦无无显著性,说明临床合理用药应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考虑药物的选择.
作者:关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5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收治的5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型、发病年龄、发病月份、感染途经进行分析.结果:分型,以戊型(32.4%),乙型(25.1%)为主,甲型(20.6%)、未分型(13.2%)、丙型(8.7%),同时感染以甲戊、乙戊同时感染多见,分别占40%、17.5%;发病年龄,戊型以中老年(40~69岁)为主,甲型、乙型以青壮年(20~39岁)为主;发病月份,甲型以2~5月为高峰期,戊型以1~4月为高峰期,乙型、丙型、未分型则未见高峰期;感染途经,甲、戊、未分型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乙型、丙型以不洁注射史为主.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以戊型、乙型为主,防治仍需从饮食卫生及加强注射用具的管理入手.
作者:陈谐捷;唐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建立了红霉素微球中红霉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条件为: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40 cm×75 μm)为分离通道,Tris-H3BO3为电泳介质(30 mmol/L Tris,5 mmol/L H3BO3),重力方式进样,室温下26 kV恒压电泳分离,电导检测.红霉素在0.946~11.352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2.6%,RSD为2.16%.
作者:邓红;宋粉云;张蜀;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愈结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5%乙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该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乙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试验,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愈结宁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所呈现的饮食减少、懒动、稀(血)便等现象,并减轻溃疡性结肠黏膜出血点、糜烂溃疡病变点数,使溃疡面积缩小;病理检查可见黏膜的弥散性炎症、充血、水肿等病变也明显减轻或消失,坏死的上皮和腺体有再生修复现象;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乙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均显示了显著的镇痛效应.结论:愈结宁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诗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献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是图书馆工作重要、基本的内容.本文对我院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馆舍狭小、馆藏书刊数量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办法.
作者: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骨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长期口服氨氯地平的老年高血压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正常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及骨质密度.结果:长期口服氨氯地平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及骨质密度与正常老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口服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骨质密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叶承真;许楚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建立碘化钾-B2滴眼液的质量标准.采用银量法测定碘化钾的含量,其线性范围为9.647~241.175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3%,RSD=0.9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其线性范围为4.9499~14.8496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53%,RSD=0.80%.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吕红;罗丽娟;郑少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不同pH介质对双氯酚酸钠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在3种不同pH介质中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用HPLC法测定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100 mg后血浆药物浓度,按Wagner-Nelson公式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结果: 双氯酚酸钠缓释片在蒸馏水、pH6.8和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的释放未受影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的体内吸收分数与体外释药分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用 pH6.8和pH7.4的磷酸缓冲液测定8 h作为双氯酚酸钠缓释片体外溶出度试验的释放介质是可行的.
作者:黄东亮;黄文静;龙启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测定阴泰洗液中替硝唑的含量.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Nova-Pak C18 色谱柱,ψ(甲醇∶水∶冰醋酸)=10∶9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阴泰洗液中替硝唑的含量在2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1.2%(n=5,RSD=1.1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郭丹;陈娜娜;晏媛;侯连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滴眼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以0.1 mol/L HCl为溶剂,可排除辅料的干扰,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101.5%,RSD=0.67%.
作者:梁健健;吴小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K1肺俞穴注射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7周岁以内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常规止咳、平喘、抗炎药物控制气道炎症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维生素K1在双侧肺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显效15例,总有效率58.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经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彬龙;陈彩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药源性疾病的现状和各种因素间关系.方法:利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网络报告按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15例药源性疾病,可预期药物毒副作用291例(47.3%),不可预期变态反应190例(30.9%),药物相互作用51例(8.3%).本组药源性疾病以皮肤、心血管、消化系统分布较多435例(70.7%),种类以抗生素、心血管药、解热镇痛药居多386例(62.8%).危重63例(10.2%),死亡5例(0.81%).结论:药源性疾病是多因素致病,其频度与联合用药、用药时间长短、用药剂量大小、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个体差异有关,生理、病理、体质与心理各因素都可影响相等剂量同一药物的药效强度和性质.
作者:姚小莉;韩丽萍;袁进;季波;张延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用薄层色谱法对由20味中药组成的乌鸡白凤颗粒中的香附﹑黄芪﹑甘草﹑白芍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重现性及专属性好,结果满意,可作为修订质量标准的参考.
作者:林巧玲;肖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A,B两组方案进行比较.结果:A组成本为323.20元,成本-效果比为3.67;B组成本为339.00元,成本效果比为3.46.结论:B方案优于A方案.
作者:蔡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得舒特、金双歧联合治疗肠激惹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178例IBS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予得舒特别50 mg,每日3次,金双歧4片,每日2次;单用得舒特组口服得舒特50 mg、每日3次;单用金双歧组口服金双歧4片、每日2次.治疗4周后进性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率(92.2%)优于2组对照组(P<0.05),副作用无差异.结论:得舒特、金双歧联合治疗IBS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国海;陈嘉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以酞丁安、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为主要成分制备酞丁安胶浆.方法:对该制剂建立质控方法及进行稳定性试验,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酞丁安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0.17%(n=5),制剂稳定性良好.用该制剂临床治疗50例单纯疱疹、30例带状疱疹、40例尖锐湿疣术后预防复发,有效率分别为70%、73%、98%.结论:该制剂性质稳定,质控方法简单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徐位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1987~2001年肇庆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87年以来肇庆市梅毒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结果:目前肇庆市正处在梅毒疫情快速上升阶段;病例特征:男:女=1.32,86.75%是20~49岁的青壮年,96.99%的学历在高中以下,30.12%是未婚者,从事商贸和服务业病例居多,占23.8%,学生、行政干部的比例虽低但也各占11.45%,一期、二期梅毒分别占47.42%和40.73%,84.34%是非婚性接触传播,非婚性接触与夫妻性接触发病的隐性梅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邓仲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