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玲;黎海英;曹仲文;任雅瑾;胡鸿璇
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膀胱镜、体外碎石、手术病理等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随访.结果:输尿管末端疾病的声像图,各的其相应的特征,可作为诊断标准.结论:基于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好发于此,其声像图特殊特征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萍;谷利民;余新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七子二仙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七子二仙胶囊制剂中的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丹参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mL,r=0.9996,低检测浓度0.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96.6%(n=5).结论: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用于七子二仙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韩丽萍;张延军;黄清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加速我国药物创新的进程,本文回顾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历史,阐述了基因组药物的概念及其开发前景,对基因组药物的研究手段-生物信息学,从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技术、专业出版物、网络资源及专业机构等方面介绍国外生物信息学的进展.
作者:符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惠明;李小英;谢嘉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缓解期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口服雷尼替丁150 mg,2次/d,连服7 d;B组口服安慰剂对照,疗程亦为7 d.全部对象治疗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B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25)均无显著改变.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C、FVC、FEV1亦无显著改变,但V5、V25显著降低.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有H2受体分布,其作用为介导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时哮喘病患者使用H2受体拮抗剂有可能加重小气道阻塞.
作者:王晓蕾;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外科骨折病人D-二聚体阳性结果的合理性、可信性.方法: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PT、APTT值;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Fg含量;乳胶凝集法时D-二聚体行定性检测.结果:D-二聚体阳性标本130例为骨折病人,占同期送检骨外科病例的27.7%.结论:骨折时,血管损伤引起D-二聚体形成,但消耗其他凝血因子的量不大,故PT、APTT、Fg值在正常范围而D-二聚体试验阳性是舍理及可信的实验结果.
作者:于晓阳;马福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色谱柱为C18柱,用ψ(甲醇:水)=55:45作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54 nm.测定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40~2.0μg范围内线性系数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0.7%.本法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希;招翠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使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早确诊、减少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73例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对全部病例的首发症状、体征、胸部X光照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预后、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约占90%.②首发症状为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哆音等表现者不到60%.③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占54.9%.④死亡率为179%.结论: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病隐袭,死亡率南,临床医师须提高警觉.
作者:刘思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分析了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结晶速度及杂质控制等对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得到羟甲烟胺的适合成工艺条件:三甲胺作催化剂,反应温度10~65℃,并采用适当的搅拌形式和结晶速度,收率提高到90%.
作者:蒋正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石油醚(60~90℃)为展开剂,ρ=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ρ=10%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对苍术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苍术素进行鉴别.并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苍术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苍术素在p=20.478~204.78 μg/mL范围内,苍术素峰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此法的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苍术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客观评估广东药学院近5年来的科研状况及医疗卫生水平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对广东药学院1997~2001年间公开发表的医药及与医药相关的论文进行统计.结果:共发表论文638篇,年均增长8%,机构发文多的是药学系,第一作者107位,个人发表论文多的24篇,核心刊率20.8%.结论:我院科研论文撰写发表的数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总体内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沈光宝;张翠芳;张映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避免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产生的负相关关联规则,本文改进了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原有规则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度的概念,使得产生的关联规则符合用户的相关度要求.
作者:张学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调脂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口服,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较服药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左春林;王长江;杨明功;何勇;孙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特异性识别肝癌和不同组织肿瘤相关抗原(TAA)的TCR 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特征.方法:用McAb共激活的健康人PBLs,作用于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HepG2-2215,以及将不同肿瘤患者PBL8,用RT-PCR、Southern印迹分析TCR Vβ基因亚家族识别癌抗原的优势取用.结果:不同的肝癌细胞系和不同的肝癌患者TCR Vβ7、Vβ15表达较高,而另外两例非肝癌患者TCR Vβ7表达而Vβ15不表达.结论:TCR Vβ7可能是TAA的识别基因,而Vβ15可能为肝癌抗原的识别基因.
作者:林月霞;罗利琼;肖兰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探索了N-羟基琥珀酰亚胺-荧光素-0-乙酸酯(SIFA)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三甘肽(Gly-Gly-Gly)、二甘肽(Gly-Gly)和组成它们的氨基酸-谷氨酸(Glu)、胱氨酸(Cys2)、甘氨酸(Gly)反应的衍生条件以及其衍生物的色谱分离条件.于含pH8.5的0.2 mmol/L H3B03-Na2B407缓冲溶液中衍生25 min,衍生反应液直接进样,采用C18柱,以含42%甲醇的pH5.0 10mmol/L H3cit-Na2HP04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在λex/λemm=492/513 nm处荧光检测,分离洲定了六种肽及其组成氨基酸的衍生物,检出限为0.64~12 fmol.该方法具有流动相体系简单、灵敏度更高等优点.
作者:李进;王红;张华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测定125I-PEG-SOD肠溶胶囊单次灌胃后不同时间家兔全血中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以本实验室制成的PEG-SOD进行125I标记并制成肠溶胶囊.取8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分为四组,各组于灌胃后0.25、0.75、1.0、1.5、2.0、3.0、4.5、6.0、7.5、9.0、10.0、24.0 h自耳缘静脉分别取血样1 mL,分别测量全血的放射性计数,血样放射性-时间数据用3P97程序处理,用残数法结合非线性加权小二乘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25I-PEG-SOD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型特征,Tmax(3.37±0.20)h、Cmax(70379.16±6375.68)cpm(cpm为放射性计数)、T1m(1.08±0.14)h、T1/2β(6.73±0.43)h,灌胃24h后,PEG-SOD在家兔体内的分布次序为肾>肝>肠>胃>肺>脾>胆>心.结论:经聚乙二醇(PEG6000)修饰得到PEG-SOD并制成肠溶胶囊后半衰期大大延长,可作为一种新制剂进一步研究.
作者:季波;赵树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富米汀(盐酸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方法:1507例需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于化疗前静脉注射富米汀针剂8 mg,化疗后8 h口服富米汀片剂8 mg.结果:富米汀对含DDP方案及非DDP方案化疗的恶心控制率分别为:32.6%、58.2%,对大剂量DDP、及非DDP方案化疗的呕吐控制率分别为:80.9%、91.9%.结论:富米汀(盐酸恩丹西酮)片与注射液,具有良好的防治铂类、非铂类抗癌药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作用.
作者:滕小玉;管忠震;何友兼;刘冬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多种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脾虚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结果:参麦注射液高、中剂量组(32.16 mL/kg)对小鼠S180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ECA腹水癌和L120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作者:黄小玲;龙启才;黄丽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我院职工发表的56篇综述性论文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56篇综述共有引文1306条,其中中文引文706条,外文引文600条;从引文类型看,期刊论文1220条,图书专著51条,其他35条.1220条期刊引文共涉及期刊439种,其中中文期刊186种,被引655次;外文期刊253种,被引565次;被引次数多的中文期刊为<中药材>(H1次);被引用次数多的外文期刊为Cancer Res(17次).归纳出被引次数多的中外文期刊各前10名.通过与我馆期刊馆藏情况比较,发现我院科研工作者有17.95%的期刊文献需求不能在本院图书馆得到满足,单就外文期刊文献而言,不满足率更高达33.81%.另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玲;夏训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酮康唑洗刺和迪维霜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MF)的疗效.方法:将60例M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自配ρ=2%酮康唑洗剂外涂3次/d,同时每晚临睡前患处外涂迪维霜,疗程4周;对照组服用伊曲康唑0.2 g,1次/d连续2周,外涂美克霜1次/d,连续4周,每周随访记录每例病人皮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连续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为86.7%及8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2~3周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和时照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3周、3.6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酮康唑洗剂和迪维霜联合外用治疗MF具有起效快,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使用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MF的方法.
作者:朱培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