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雄
目的:研究血浆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程中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2例AOP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即刻、中毒后6、12、24、48、72、96、120、144、168、192 h抽静脉血2 mL,测定β-EP、ET、NO与TNF,以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①在68例治愈患者中,β-EP、ET、NO与TNF在轻、中、重三组均于入院后即刻非常显著性升高,于中毒后12 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β-EP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h、168 h、192 h.ET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 h、144 h、168 h.NO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68 h.TNF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92 h.②4例死亡者β-EP、ET、NO与TNF在入院后即刻均已非常显著性升高,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升高.结论:①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②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其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β-EP、ET、NO与TNF水平可改变AOPP的预后.
作者:张在其;梁仁;杨华喜;彭巍;李峰;尹芙蓉;易高;王承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止痒搽剂中麝香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麝香草酚含量,测定波长为240 nm.结果:麝香草酚在5~2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C=19.5202A-0.03458(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0.3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止痒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晓玲;黎海英;曹仲文;任雅瑾;胡鸿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伟剑的主要药效学及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电刺激阴茎等手段研究伟剑对大小鼠性功能的影响,观察大鼠经口灌服及腹腔注射伟剑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情况.结果:伟剑能明显缩短去睾丸大鼠的电刺激阴茎勃起潜伏期,明显缩短去睾丸小鼠的性交潜伏期,并增加去睾丸小鼠的性交次数,增加交配后雌性小鼠的精栓出现率;急性毒性试验测得伟剑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901.53 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319.60 mg/kg;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表明该药在大剂量时可轻 度升高谷丙转氨酶,轻度降低血糖、总胆红素及胆固醇,而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影响.结论:伟剑具有较明显的增强性功能的作用,且毒性较小.
作者:肖贵南;吴招娣;李瑾翡;陈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酮康唑洗刺和迪维霜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MF)的疗效.方法:将60例M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自配ρ=2%酮康唑洗剂外涂3次/d,同时每晚临睡前患处外涂迪维霜,疗程4周;对照组服用伊曲康唑0.2 g,1次/d连续2周,外涂美克霜1次/d,连续4周,每周随访记录每例病人皮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连续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为86.7%及8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2~3周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和时照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3周、3.6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酮康唑洗剂和迪维霜联合外用治疗MF具有起效快,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使用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MF的方法.
作者:朱培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甲硝唑片中甲硝唑与维生素B6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钻石C18柱,流动相:ψ(甲醇: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3:87,检测波长:291 nm.结果:同时测定了甲硝唑与维生素B6的含量.甲硝唑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17%,n=6;维生素B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27%,n=6.线性范围甲硝唑为20.12~100.60μg/mL、维生素B6为2.04~10.20μg/mL.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甲硝唑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惠爱;胡容融;麦小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避免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产生的负相关关联规则,本文改进了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原有规则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度的概念,使得产生的关联规则符合用户的相关度要求.
作者:张学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探索了N-羟基琥珀酰亚胺-荧光素-0-乙酸酯(SIFA)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三甘肽(Gly-Gly-Gly)、二甘肽(Gly-Gly)和组成它们的氨基酸-谷氨酸(Glu)、胱氨酸(Cys2)、甘氨酸(Gly)反应的衍生条件以及其衍生物的色谱分离条件.于含pH8.5的0.2 mmol/L H3B03-Na2B407缓冲溶液中衍生25 min,衍生反应液直接进样,采用C18柱,以含42%甲醇的pH5.0 10mmol/L H3cit-Na2HP04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在λex/λemm=492/513 nm处荧光检测,分离洲定了六种肽及其组成氨基酸的衍生物,检出限为0.64~12 fmol.该方法具有流动相体系简单、灵敏度更高等优点.
作者:李进;王红;张华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病毒唑静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0万u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加用生理盐水20 mL),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用4 d.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泽雄;陈彩凤;杨华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石油醚(60~90℃)为展开剂,ρ=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ρ=10%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对苍术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苍术素进行鉴别.并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苍术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苍术素在p=20.478~204.78 μg/mL范围内,苍术素峰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此法的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苍术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七子二仙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七子二仙胶囊制剂中的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丹参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mL,r=0.9996,低检测浓度0.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96.6%(n=5).结论: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用于七子二仙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韩丽萍;张延军;黄清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洛韦缓释片,考察缓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为主要凝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根据体外释药速率优选处方.结果:缓释片在10 h内缓慢释药,其体外释药速率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速度主要受到HPMC的类型、用量的影响,但压片压力的影响较小.
作者:吕竹芬;欧有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缓解期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口服雷尼替丁150 mg,2次/d,连服7 d;B组口服安慰剂对照,疗程亦为7 d.全部对象治疗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B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25)均无显著改变.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C、FVC、FEV1亦无显著改变,但V5、V25显著降低.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有H2受体分布,其作用为介导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时哮喘病患者使用H2受体拮抗剂有可能加重小气道阻塞.
作者:王晓蕾;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惠明;李小英;谢嘉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加速我国药物创新的进程,本文回顾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历史,阐述了基因组药物的概念及其开发前景,对基因组药物的研究手段-生物信息学,从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技术、专业出版物、网络资源及专业机构等方面介绍国外生物信息学的进展.
作者:符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螺内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58例70岁以上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A组(34例)加用螺内酯40~120 mg/d口服.B组患者不加用螺内酯.随访时间为1 a,期间监测血尿素氮、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钾、钠、氯水平.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与B组患者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患者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血尿酸及钾、钠、氯浓度无异常.结论:螺内酯在密切监测下用于老年心衰患者是安全的.
作者:余慧文;梅克治;孙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输送载体的效果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0PE)与1,2-二油酰基-3-三甲基氨基内烷(DOTAP)用超声法或挤压法制成阳离子脂质体多片层囊泡(MLV)或小单层囊泡(SLV).MLV或SLV与DNA(pS2.S/pFP,1:1)直接混合形成正负电荷比为3:1或1:3的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MLV-DNA或SLV-DNA.25只BALB/c平均小鼠分成五组:A,B,C,D,E.分别用4种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A,B,D,E组)和10μg裸DNA(C组)一次性肌肉注射免疫接种小鼠.裸DNA、MLV-DNA(3:1)和SLV-DNA(3:1)分别与DNase I反应30 min后,1%琼脂糖凝胶¨0V电泳2 h分离鉴定DNA.结果:免疫接种后第2周,A组和B组血清转阳率均为40%;免疫接种后第4周,A组和B组血清转阳率均达到100%,并保持至第8周以后.免疫接种后第4周,A组血清平均抗-HBs滴度比对照的C组血清平均抗-HBs滴度高27倍(2.3706,0.9370,P<0.02).免疫接种8周后,A组和B组小鼠血清抗-HBs水平仍呈上升趋势,平均抗体滴度分别是2.5687,1.9533.D组与E组小鼠血清未见转阳.与DNase温育30 min后,裸DNA(C组)被完全降解,而MLV-DNA(3:1)和SLV-DNA(3:1)中DNA基本保持完整.结论:阳离子脂质体是一种高效的非病毒基因输送介质;免疫接种后抗体持续高水平,可能是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可保护DNA免受体液中脱氧核糖核酸酶的破坏,缓慢释放DNA有关.
作者:彭保卫;郭祀远;杨富强;陈光明;何晓嫱;李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膀胱镜、体外碎石、手术病理等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随访.结果:输尿管末端疾病的声像图,各的其相应的特征,可作为诊断标准.结论:基于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好发于此,其声像图特殊特征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萍;谷利民;余新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调脂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口服,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较服药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左春林;王长江;杨明功;何勇;孙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月经干净后2~3 d,临睡前取奥平栓放入阴道后穹隆,每次1枚,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停药后2~3 d复查.结果:用药后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消失(占86.0%~100%),轻度宫颈糜烂有效率94.1%,中度有效率92.6%,重度有效率80%,单纯型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结论: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诺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多种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脾虚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结果:参麦注射液高、中剂量组(32.16 mL/kg)对小鼠S180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ECA腹水癌和L120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作者:黄小玲;龙启才;黄丽雅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