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V DNA疫苗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转染小鼠实验研究

彭保卫;郭祀远;杨富强;陈光明;何晓嫱;李冰

关键词:阳离子脂质体, DNA疫苗, 基因输送
摘要:目的:评价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输送载体的效果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0PE)与1,2-二油酰基-3-三甲基氨基内烷(DOTAP)用超声法或挤压法制成阳离子脂质体多片层囊泡(MLV)或小单层囊泡(SLV).MLV或SLV与DNA(pS2.S/pFP,1:1)直接混合形成正负电荷比为3:1或1:3的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MLV-DNA或SLV-DNA.25只BALB/c平均小鼠分成五组:A,B,C,D,E.分别用4种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A,B,D,E组)和10μg裸DNA(C组)一次性肌肉注射免疫接种小鼠.裸DNA、MLV-DNA(3:1)和SLV-DNA(3:1)分别与DNase I反应30 min后,1%琼脂糖凝胶¨0V电泳2 h分离鉴定DNA.结果:免疫接种后第2周,A组和B组血清转阳率均为40%;免疫接种后第4周,A组和B组血清转阳率均达到100%,并保持至第8周以后.免疫接种后第4周,A组血清平均抗-HBs滴度比对照的C组血清平均抗-HBs滴度高27倍(2.3706,0.9370,P<0.02).免疫接种8周后,A组和B组小鼠血清抗-HBs水平仍呈上升趋势,平均抗体滴度分别是2.5687,1.9533.D组与E组小鼠血清未见转阳.与DNase温育30 min后,裸DNA(C组)被完全降解,而MLV-DNA(3:1)和SLV-DNA(3:1)中DNA基本保持完整.结论:阳离子脂质体是一种高效的非病毒基因输送介质;免疫接种后抗体持续高水平,可能是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可保护DNA免受体液中脱氧核糖核酸酶的破坏,缓慢释放DNA有关.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制成供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0.1463~1.463 μg范围内,橙皮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1%(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蛇胆陈皮末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缓解期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口服雷尼替丁150 mg,2次/d,连服7 d;B组口服安慰剂对照,疗程亦为7 d.全部对象治疗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B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25)均无显著改变.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C、FVC、FEV1亦无显著改变,但V5、V25显著降低.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有H2受体分布,其作用为介导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时哮喘病患者使用H2受体拮抗剂有可能加重小气道阻塞.

    作者:王晓蕾;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调脂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口服,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较服药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左春林;王长江;杨明功;何勇;孙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七子二仙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七子二仙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七子二仙胶囊制剂中的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丹参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mL,r=0.9996,低检测浓度0.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96.6%(n=5).结论: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用于七子二仙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韩丽萍;张延军;黄清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反相HPLC法测定胆汁中洛美沙星的浓度

    目的:建立用HPLC方法测定注射洛美沙星后不同时间的胆汁药物浓度.方法:胆汁样品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色谱条件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ψ(0.05 mol/L柠檬酸液:1 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77:1:1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7 nm.结果:胆汁杂质时测定影响不大,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85.28%.结论:方法专属性好,适用于临床胆汁中洛美沙星浓度测定.

    作者:陈画虹;韩丽萍;张延军;骆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基因组药物在药物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

    为了加速我国药物创新的进程,本文回顾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历史,阐述了基因组药物的概念及其开发前景,对基因组药物的研究手段-生物信息学,从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技术、专业出版物、网络资源及专业机构等方面介绍国外生物信息学的进展.

    作者:符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抗癌新药:imatinib mesylate

    介绍一种抗癌新药:imatinib mesylate,对其作用机理、药动学、临床研究、安全性、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延军;韩丽萍;吴新荣;季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25 I-PEG-SOD(PEG6000)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

    目的:测定125I-PEG-SOD肠溶胶囊单次灌胃后不同时间家兔全血中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以本实验室制成的PEG-SOD进行125I标记并制成肠溶胶囊.取8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分为四组,各组于灌胃后0.25、0.75、1.0、1.5、2.0、3.0、4.5、6.0、7.5、9.0、10.0、24.0 h自耳缘静脉分别取血样1 mL,分别测量全血的放射性计数,血样放射性-时间数据用3P97程序处理,用残数法结合非线性加权小二乘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25I-PEG-SOD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型特征,Tmax(3.37±0.20)h、Cmax(70379.16±6375.68)cpm(cpm为放射性计数)、T1m(1.08±0.14)h、T1/2β(6.73±0.43)h,灌胃24h后,PEG-SOD在家兔体内的分布次序为肾>肝>肠>胃>肺>脾>胆>心.结论:经聚乙二醇(PEG6000)修饰得到PEG-SOD并制成肠溶胶囊后半衰期大大延长,可作为一种新制剂进一步研究.

    作者:季波;赵树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家兔的选择对5%声振人血白蛋白注射剂热原质试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首次和第二次用于该品种热原质试验的家兔对声振人血白蛋白热原质试验的影响.方法:按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进行试验,观察2组家兔对从耳缘静脉注射5%声振人血白蛋白的肛温应答.结果:第二次用于该品种热原质试验的家兔,表现为肛温应答值高于临界判断值,须复试判断制剂是否合格.而首次用的家兔则勿需复试.结论:声振人血白蛋白注射剂的热原试验好选未曾用于热原质试验的家兔,以降低复试率.

    作者:晏媛;郑萍;郭丹;李竹;陈志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甲硝唑片的溶出度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甲硝唑片中甲硝唑与维生素B6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钻石C18柱,流动相:ψ(甲醇: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3:87,检测波长:291 nm.结果:同时测定了甲硝唑与维生素B6的含量.甲硝唑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17%,n=6;维生素B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27%,n=6.线性范围甲硝唑为20.12~100.60μg/mL、维生素B6为2.04~10.20μg/mL.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甲硝唑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惠爱;胡容融;麦小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173例分析

    目的:为了使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早确诊、减少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73例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对全部病例的首发症状、体征、胸部X光照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预后、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约占90%.②首发症状为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哆音等表现者不到60%.③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占54.9%.④死亡率为179%.结论: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病隐袭,死亡率南,临床医师须提高警觉.

    作者:刘思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惠明;李小英;谢嘉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月经干净后2~3 d,临睡前取奥平栓放入阴道后穹隆,每次1枚,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停药后2~3 d复查.结果:用药后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消失(占86.0%~100%),轻度宫颈糜烂有效率94.1%,中度有效率92.6%,重度有效率80%,单纯型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结论: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诺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伟剑的主要药效学及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伟剑的主要药效学及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电刺激阴茎等手段研究伟剑对大小鼠性功能的影响,观察大鼠经口灌服及腹腔注射伟剑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情况.结果:伟剑能明显缩短去睾丸大鼠的电刺激阴茎勃起潜伏期,明显缩短去睾丸小鼠的性交潜伏期,并增加去睾丸小鼠的性交次数,增加交配后雌性小鼠的精栓出现率;急性毒性试验测得伟剑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901.53 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319.60 mg/kg;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表明该药在大剂量时可轻 度升高谷丙转氨酶,轻度降低血糖、总胆红素及胆固醇,而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影响.结论:伟剑具有较明显的增强性功能的作用,且毒性较小.

    作者:肖贵南;吴招娣;李瑾翡;陈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动态监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β-内啡肽、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程中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2例AOP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即刻、中毒后6、12、24、48、72、96、120、144、168、192 h抽静脉血2 mL,测定β-EP、ET、NO与TNF,以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①在68例治愈患者中,β-EP、ET、NO与TNF在轻、中、重三组均于入院后即刻非常显著性升高,于中毒后12 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β-EP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h、168 h、192 h.ET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 h、144 h、168 h.NO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68 h.TNF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92 h.②4例死亡者β-EP、ET、NO与TNF在入院后即刻均已非常显著性升高,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升高.结论:①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②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其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β-EP、ET、NO与TNF水平可改变AOPP的预后.

    作者:张在其;梁仁;杨华喜;彭巍;李峰;尹芙蓉;易高;王承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止痒搽剂中麝香草酚含量

    目的:建立止痒搽剂中麝香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麝香草酚含量,测定波长为240 nm.结果:麝香草酚在5~2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C=19.5202A-0.03458(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0.3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止痒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晓玲;黎海英;曹仲文;任雅瑾;胡鸿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疱疹性口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病毒唑静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0万u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加用生理盐水20 mL),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用4 d.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泽雄;陈彩凤;杨华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以载体实验法对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以其含234.0 mg/L二氧化氯的溶液对菌片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7 min,杀灭率为99.98%;作用5 min,对物体(瓷片)表面自然菌平均杀灭率达99.99%;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在54℃恒温箱中放置14 d,其二氧化氯含量下降0.84%.

    作者:庞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在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膀胱镜、体外碎石、手术病理等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随访.结果:输尿管末端疾病的声像图,各的其相应的特征,可作为诊断标准.结论:基于输尿管末端疾病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好发于此,其声像图特殊特征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萍;谷利民;余新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巴特芬搽剂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巴特芬搽剂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urospher C18柱,以流动相 [A(乙腈):流动相B(含0.025 mol/L枸橼酸、0.0025 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pH6.5)]=35:65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3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有关物质Ⅰ及有关物质Ⅱ的浓度在0.05~3.0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4%,RSD分别为0.54%、0.74%(n=9).低检测限量有关物质Ⅰ为0.1 ng,有关物质Ⅱ为0.3 n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张慧文;何丽明;周少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