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庞伟华

关键词:二氧化氯, 杀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机物, 稳定性
摘要:以载体实验法对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以其含234.0 mg/L二氧化氯的溶液对菌片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7 min,杀灭率为99.98%;作用5 min,对物体(瓷片)表面自然菌平均杀灭率达99.99%;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在54℃恒温箱中放置14 d,其二氧化氯含量下降0.84%.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173例分析

    目的:为了使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早确诊、减少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73例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对全部病例的首发症状、体征、胸部X光照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预后、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约占90%.②首发症状为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哆音等表现者不到60%.③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占54.9%.④死亡率为179%.结论: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病隐袭,死亡率南,临床医师须提高警觉.

    作者:刘思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富米汀(盐酸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至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富米汀(盐酸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方法:1507例需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于化疗前静脉注射富米汀针剂8 mg,化疗后8 h口服富米汀片剂8 mg.结果:富米汀对含DDP方案及非DDP方案化疗的恶心控制率分别为:32.6%、58.2%,对大剂量DDP、及非DDP方案化疗的呕吐控制率分别为:80.9%、91.9%.结论:富米汀(盐酸恩丹西酮)片与注射液,具有良好的防治铂类、非铂类抗癌药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作用.

    作者:滕小玉;管忠震;何友兼;刘冬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骨折病人130例D-二聚体阳性浅析

    目的:探讨骨外科骨折病人D-二聚体阳性结果的合理性、可信性.方法: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PT、APTT值;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Fg含量;乳胶凝集法时D-二聚体行定性检测.结果:D-二聚体阳性标本130例为骨折病人,占同期送检骨外科病例的27.7%.结论:骨折时,血管损伤引起D-二聚体形成,但消耗其他凝血因子的量不大,故PT、APTT、Fg值在正常范围而D-二聚体试验阳性是舍理及可信的实验结果.

    作者:于晓阳;马福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抗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多种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脾虚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结果:参麦注射液高、中剂量组(32.16 mL/kg)对小鼠S180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ECA腹水癌和L120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作者:黄小玲;龙启才;黄丽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得宝松治疗非重型药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得宝松治疗非重型药疹的疗效.方法:非重型药疹患者8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得宝松针剂1 mL,深部肌肉注射1次,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针剂5mg加入ρ=50%葡萄糖溶液10 mL中静脉推注,1次/d.结果:治疗第5、8、11d分别记录疗效,对照组第5 d疗效不及治疗组,第8 d及第11d两组疗效相同.结论:得宝松是临床上治疗非重型药疹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娴;李其林;郑定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正交试验法研究金丝桃素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金丝桃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物中总金丝桃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金丝桃素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设计四个因素中溶剂用量影响大,重复试验结果满意.结论:优选出金丝桃素提取工艺为用贯叶连翘量4倍的甲醇在40℃下浸提3次,每次12 h.

    作者:卢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动态监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β-内啡肽、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程中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2例AOP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即刻、中毒后6、12、24、48、72、96、120、144、168、192 h抽静脉血2 mL,测定β-EP、ET、NO与TNF,以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①在68例治愈患者中,β-EP、ET、NO与TNF在轻、中、重三组均于入院后即刻非常显著性升高,于中毒后12 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β-EP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h、168 h、192 h.ET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 h、144 h、168 h.NO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68 h.TNF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92 h.②4例死亡者β-EP、ET、NO与TNF在入院后即刻均已非常显著性升高,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升高.结论:①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②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其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β-EP、ET、NO与TNF水平可改变AOPP的预后.

    作者:张在其;梁仁;杨华喜;彭巍;李峰;尹芙蓉;易高;王承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型数据库中关联规则挖掘的相关性控制

    为避免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产生的负相关关联规则,本文改进了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原有规则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度的概念,使得产生的关联规则符合用户的相关度要求.

    作者:张学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反相HPLC法测定胆汁中洛美沙星的浓度

    目的:建立用HPLC方法测定注射洛美沙星后不同时间的胆汁药物浓度.方法:胆汁样品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色谱条件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ψ(0.05 mol/L柠檬酸液:1 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77:1:1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7 nm.结果:胆汁杂质时测定影响不大,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85.28%.结论:方法专属性好,适用于临床胆汁中洛美沙星浓度测定.

    作者:陈画虹;韩丽萍;张延军;骆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那啶中的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非索那啶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5石英毛细管柱(0.32mm×30 m),程序升温技术,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待测溶剂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有较好的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溶剂回收率为95.78%~103.6%,检测限0.25~1.16μg/mL.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张婷;贺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鲎试剂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比较

    目的:建立快速的参芪扶正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方法:用特异性鲎试剂和非特异性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参芪扶正注射液内毒素检查法.结果:将参芪扶正注射液稀释2倍以上,用特异性鲎试剂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利用特异性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代替参芪扶正注射液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施震;尹银嘉;王宗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制成供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0.1463~1.463 μg范围内,橙皮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1%(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蛇胆陈皮末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定量方法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色谱柱为C18柱,用ψ(甲醇:水)=55:45作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54 nm.测定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40~2.0μg范围内线性系数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0.7%.本法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希;招翠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羟甲烟胺合成工艺

    分析了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结晶速度及杂质控制等对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得到羟甲烟胺的适合成工艺条件:三甲胺作催化剂,反应温度10~65℃,并采用适当的搅拌形式和结晶速度,收率提高到90%.

    作者:蒋正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25 I-PEG-SOD(PEG6000)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

    目的:测定125I-PEG-SOD肠溶胶囊单次灌胃后不同时间家兔全血中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以本实验室制成的PEG-SOD进行125I标记并制成肠溶胶囊.取8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分为四组,各组于灌胃后0.25、0.75、1.0、1.5、2.0、3.0、4.5、6.0、7.5、9.0、10.0、24.0 h自耳缘静脉分别取血样1 mL,分别测量全血的放射性计数,血样放射性-时间数据用3P97程序处理,用残数法结合非线性加权小二乘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25I-PEG-SOD肠溶胶囊在家兔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型特征,Tmax(3.37±0.20)h、Cmax(70379.16±6375.68)cpm(cpm为放射性计数)、T1m(1.08±0.14)h、T1/2β(6.73±0.43)h,灌胃24h后,PEG-SOD在家兔体内的分布次序为肾>肝>肠>胃>肺>脾>胆>心.结论:经聚乙二醇(PEG6000)修饰得到PEG-SOD并制成肠溶胶囊后半衰期大大延长,可作为一种新制剂进一步研究.

    作者:季波;赵树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惠明;李小英;谢嘉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月经干净后2~3 d,临睡前取奥平栓放入阴道后穹隆,每次1枚,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停药后2~3 d复查.结果:用药后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消失(占86.0%~100%),轻度宫颈糜烂有效率94.1%,中度有效率92.6%,重度有效率80%,单纯型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结论: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诺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巴特芬搽剂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巴特芬搽剂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urospher C18柱,以流动相 [A(乙腈):流动相B(含0.025 mol/L枸橼酸、0.0025 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pH6.5)]=35:65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3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有关物质Ⅰ及有关物质Ⅱ的浓度在0.05~3.0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4%,RSD分别为0.54%、0.74%(n=9).低检测限量有关物质Ⅰ为0.1 ng,有关物质Ⅱ为0.3 n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张慧文;何丽明;周少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我院综述性论文的引文情况看我馆文献资源建设

    对我院职工发表的56篇综述性论文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56篇综述共有引文1306条,其中中文引文706条,外文引文600条;从引文类型看,期刊论文1220条,图书专著51条,其他35条.1220条期刊引文共涉及期刊439种,其中中文期刊186种,被引655次;外文期刊253种,被引565次;被引次数多的中文期刊为<中药材>(H1次);被引用次数多的外文期刊为Cancer Res(17次).归纳出被引次数多的中外文期刊各前10名.通过与我馆期刊馆藏情况比较,发现我院科研工作者有17.95%的期刊文献需求不能在本院图书馆得到满足,单就外文期刊文献而言,不满足率更高达33.81%.另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玲;夏训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酵母突变株的筛选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筛选酵母突变株的方法.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通过转座子上的LacZ报告基因,从酵母基因组文库中,将发生突变的菌株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酵母突变株.结果:在x-gal培养基上出现蓝色菌落,即为所需的阳性菌落.结论: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初步筛选出所需的酵母突变株,为新的功能性基因组的研究和发展,为基因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构建平台.

    作者:崔东;郑文岭;马文丽;叶长烂;罗剑;姜敏;赵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