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

张莉

关键词:三蛇胆陈皮末,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建立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制成供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0.1463~1.463 μg范围内,橙皮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1%(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蛇胆陈皮末的质量控制方法.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巴特芬搽剂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巴特芬搽剂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urospher C18柱,以流动相 [A(乙腈):流动相B(含0.025 mol/L枸橼酸、0.0025 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pH6.5)]=35:65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3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有关物质Ⅰ及有关物质Ⅱ的浓度在0.05~3.0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4%,RSD分别为0.54%、0.74%(n=9).低检测限量有关物质Ⅰ为0.1 ng,有关物质Ⅱ为0.3 n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张慧文;何丽明;周少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那啶中的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非索那啶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5石英毛细管柱(0.32mm×30 m),程序升温技术,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待测溶剂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有较好的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溶剂回收率为95.78%~103.6%,检测限0.25~1.16μg/mL.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张婷;贺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配酮康唑洗剂和迪维霜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酮康唑洗刺和迪维霜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MF)的疗效.方法:将60例M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自配ρ=2%酮康唑洗剂外涂3次/d,同时每晚临睡前患处外涂迪维霜,疗程4周;对照组服用伊曲康唑0.2 g,1次/d连续2周,外涂美克霜1次/d,连续4周,每周随访记录每例病人皮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连续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为86.7%及8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2~3周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和时照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3周、3.6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酮康唑洗剂和迪维霜联合外用治疗MF具有起效快,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使用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MF的方法.

    作者:朱培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基因组药物在药物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

    为了加速我国药物创新的进程,本文回顾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历史,阐述了基因组药物的概念及其开发前景,对基因组药物的研究手段-生物信息学,从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技术、专业出版物、网络资源及专业机构等方面介绍国外生物信息学的进展.

    作者:符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调脂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早餐前30 min口服,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较服药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左春林;王长江;杨明功;何勇;孙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苍术超临界CO2萃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石油醚(60~90℃)为展开剂,ρ=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ρ=10%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对苍术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苍术素进行鉴别.并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苍术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苍术素在p=20.478~204.78 μg/mL范围内,苍术素峰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此法的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苍术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173例分析

    目的:为了使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早确诊、减少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73例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对全部病例的首发症状、体征、胸部X光照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预后、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约占90%.②首发症状为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哆音等表现者不到60%.③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占54.9%.④死亡率为179%.结论: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病隐袭,死亡率南,临床医师须提高警觉.

    作者:刘思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定量方法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色谱柱为C18柱,用ψ(甲醇:水)=55:45作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54 nm.测定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40~2.0μg范围内线性系数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0.7%.本法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胆通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希;招翠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七子二仙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七子二仙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七子二仙胶囊制剂中的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丹参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1~300μg/mL,r=0.9996,低检测浓度0.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96.6%(n=5).结论: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用于七子二仙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韩丽萍;张延军;黄清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阿昔洛韦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的研究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洛韦缓释片,考察缓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为主要凝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根据体外释药速率优选处方.结果:缓释片在10 h内缓慢释药,其体外释药速率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速度主要受到HPMC的类型、用量的影响,但压片压力的影响较小.

    作者:吕竹芬;欧有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羟甲烟胺合成工艺

    分析了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结晶速度及杂质控制等对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得到羟甲烟胺的适合成工艺条件:三甲胺作催化剂,反应温度10~65℃,并采用适当的搅拌形式和结晶速度,收率提高到90%.

    作者:蒋正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型数据库中关联规则挖掘的相关性控制

    为避免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产生的负相关关联规则,本文改进了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原有规则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度的概念,使得产生的关联规则符合用户的相关度要求.

    作者:张学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抗癌新药:imatinib mesylate

    介绍一种抗癌新药:imatinib mesylate,对其作用机理、药动学、临床研究、安全性、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延军;韩丽萍;吴新荣;季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蛇胆陈皮末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稀释后制成供试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0.1463~1.463 μg范围内,橙皮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1%(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蛇胆陈皮末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东药学院1997~2001年医药卫生科技论文计量分析

    目的:为客观评估广东药学院近5年来的科研状况及医疗卫生水平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对广东药学院1997~2001年间公开发表的医药及与医药相关的论文进行统计.结果:共发表论文638篇,年均增长8%,机构发文多的是药学系,第一作者107位,个人发表论文多的24篇,核心刊率20.8%.结论:我院科研论文撰写发表的数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总体内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沈光宝;张翠芳;张映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动态监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β-内啡肽、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程中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2例AOPP患者分别在入院后即刻、中毒后6、12、24、48、72、96、120、144、168、192 h抽静脉血2 mL,测定β-EP、ET、NO与TNF,以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①在68例治愈患者中,β-EP、ET、NO与TNF在轻、中、重三组均于入院后即刻非常显著性升高,于中毒后12 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β-EP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h、168 h、192 h.ET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分别为中毒后144 h、144 h、168 h.NO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68 h.TNF恢复正常时间在轻、中、重三组均为中毒后192 h.②4例死亡者β-EP、ET、NO与TNF在入院后即刻均已非常显著性升高,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升高.结论:①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②血浆β-EP、ET、NO与TNF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稳定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而其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③采取相应措施降低β-EP、ET、NO与TNF水平可改变AOPP的预后.

    作者:张在其;梁仁;杨华喜;彭巍;李峰;尹芙蓉;易高;王承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月经干净后2~3 d,临睡前取奥平栓放入阴道后穹隆,每次1枚,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停药后2~3 d复查.结果:用药后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消失(占86.0%~100%),轻度宫颈糜烂有效率94.1%,中度有效率92.6%,重度有效率80%,单纯型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结论: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诺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缓解期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口服雷尼替丁150 mg,2次/d,连服7 d;B组口服安慰剂对照,疗程亦为7 d.全部对象治疗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B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大呼气流量(v25)均无显著改变.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C、FVC、FEV1亦无显著改变,但V5、V25显著降低.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有H2受体分布,其作用为介导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时哮喘病患者使用H2受体拮抗剂有可能加重小气道阻塞.

    作者:王晓蕾;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动态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敏感性较高,在川崎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惠明;李小英;谢嘉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以载体实验法对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以其含234.0 mg/L二氧化氯的溶液对菌片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7 min,杀灭率为99.98%;作用5 min,对物体(瓷片)表面自然菌平均杀灭率达99.99%;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在54℃恒温箱中放置14 d,其二氧化氯含量下降0.84%.

    作者:庞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