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中的应用

黄瑛;伍艺仪;马万里;蒋淑明

关键词:心理护理, 梅花针, 中药, 重型斑秃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疗效的影响。方法:病历来源82例重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1例。梅花针组于斑秃皮损区行梅花针叩刺加香丹皮下注射并内服中药;心理护理组在梅花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梅花针组和心理护理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1、13、9、8例和13、14、12、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的临床疗效。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知识宣教在低龄儿童口腔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知识宣教在低龄儿童口腔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对427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宣教,于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宣教前后幼儿及其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幼儿的口腔卫生状况。结果:宣教后家长和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比宣教前有很大提高( P<0.01);口腔健康教育后,儿童自己刷牙和家长再帮助刷牙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健康教育后,家长再帮助刷牙菌斑指数较教育前明显下降( P<0.01)。结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能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曾素娟;陈亮;徐冬雪;刘亚蕊;杨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0岁以上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诊治及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60岁以上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及内镜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0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年龄<60岁)和观察组(年龄≥60岁),每组42例,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从临床症状来看,观察组发生慢性咳嗽、胸痛及支气管炎者居多,反酸、烧心者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内镜分级方面,发现观察组B级为12例(28.6%),D级为5例(11.9%),与对照组20例(47.6%)和1例(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60岁以上反流性食管炎多引发慢性咳嗽、胸痛及支气管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及时的内镜检查和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控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李建华;欧荣杰;刘志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研究发现可“消化”难降解生物质的酶家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休眠的毛囊干细胞抑制皮肤鳞癌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疗效的影响。方法:病历来源82例重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1例。梅花针组于斑秃皮损区行梅花针叩刺加香丹皮下注射并内服中药;心理护理组在梅花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梅花针组和心理护理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1、13、9、8例和13、14、12、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瑛;伍艺仪;马万里;蒋淑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日本开发切开耳后岩骨切除颅咽管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服卡博平与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国产阿卡波糖片(卡博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国产阿卡波糖卡博平,20例)和对照组(进口阿卡波糖卡拜唐苹,20例),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TC、HDL C、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TG、TC、HDL C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国产阿卡波糖片卡博平是一种有效的口服抗高血糖药物,具有与拜唐苹相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关东玲;谢灼骥;梁新林;杨毅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胺碘酮联合索他洛尔救治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索他洛尔救治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胺碘酮)和观察组(胺碘酮+索他洛尔),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起效时间、治疗后心率、窦性心律复转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60/64),高于对照组的80%(51/64);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治疗后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复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起效快、效果好。

    作者:袁玉莲;戴立华;冯定安;何汉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晚期可疑羊水过少的效果

    目的:探讨丹参滴注液治疗妊娠晚期可疑羊水过少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本科150例妊娠晚期可疑羊水过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嘱患者多饮水,同时给予5%葡萄糖1500 mL,加维生素C 2 g 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加用丹参滴注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羊水指数和产后24小时产后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羊水指数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血量治疗组增高。结论:丹参滴注液能增加羊水量,改善妊娠结局,但应注意产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朱科俊;李晓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检查或可减少肺栓塞诊断时的CT肺血管造影滥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科学家发现新的唇腭裂综合征致病基因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商品名: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4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确诊为NRDS的67例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为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1 h内在本院产房或手术室内给药;对照组36例为出生后6 h内由外院转诊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病房后即在新生儿病房内给药。两组患儿给药后均接NC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胸片、动脉血气等的变化程度,以及NCPAP辅助通气时间、上机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胸片及动脉血气得到较快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CPAP辅助通气时间相对较短,上机率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固尔苏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NRDS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前提。

    作者: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用蜜蜂来诊断癌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中留置静脉套管针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中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选取本南楼肾科留置套管针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例,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按照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套管针留置时间、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时间从(2.1±1.3) d延长至(4.4±0.8)d (P=0.02),静脉炎发生率从20.0%下降至2.5%(P=0.03),液体外渗发生率从27.5%下降至7.5%( P=0.04),患者满意度从5.1分提高至7.3分( P=0.00)。而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留置套管针患者,可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套管针静脉炎、液体外渗等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付百灵;邢春光;张瑞芹;李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干预的选择。方法:采用SF 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价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相比明显下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及糖尿病足的病变分级( 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对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吴伟珍;黄玉莲;岑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科学家成功打印视网膜细胞失明有望治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止血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率与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止血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轻度窒息史对排尿次数及排尿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轻度窒息史对新生儿出生7 d后排尿次数和排尿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分娩89例新生儿按照有无出生窒息史分为观察组(轻度窒息史,n=44)和对照组(无窒息史,n=45),比较两组新生儿排尿次数及排尿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期间两组新生儿总排尿次数为685次,其中观察组447次,对照组238次。观察组新生儿平均排尿次数(8.82±2.8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清醒排尿率和膀胱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体重正常组排尿次数为291次,体重正常组为156次。低体重组平均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9.61±3.12)、(20.55±7.16)ml]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残余尿量、清醒排尿率和膀胱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度窒息史新生儿有可能增加排尿次数,轻度窒息低体重新生儿的平均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有可能增加。

    作者:陆明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腺苷酸脱氨酶( AD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 HA)、层黏蛋白( LN)、IV型胶原( C IV)及Ⅲ型前胶原( PC Ⅲ)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DA活性,HA、LN、C 1V、PC 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DA活性,HA、LN、C IV、PC 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测定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的活性与HA、LN、C IV、PCⅢ水平的变化,既能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又能反映肝纤维化趋势,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坤;王福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调查10104个新生儿,包括监护病房收治的122例RDS患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 OR)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胎龄<32周,新生儿性别,低出生体重,产妇年龄,选择性剖宫产是RDS的高危因素;而产妇妊娠期疾病不能作为RD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出现RDS及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防止新生儿出现RDS的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新生儿RDS的发生率,并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任颖;马磊;刘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