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广钦
对100例高血压病各期患者的TCD结果进行分析,并与脑电图、脑地形图、X线电算体层成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血压病早期即出现显著异常,并随高血压病情进展而呈递增趋势,而脑电图,脑地形图、X线电算体层成像的敏感性则相对转差.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诊治高血压病、预报和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信洪艳;丁明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肾孟造影是泌尿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常规静脉肾盂造影采用腹部加压法,我院自1999年使用数字化医用X线机以来,对60例患者采用头低足高15度-20度免压法静脉造影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史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DR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时间不长,但由于具有软组织均衡双能量减影等先进技术,在IVU阴性结石探查中明显优于传统X线成像,本文共收集4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罗清;张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佳手段,但其横断面图象不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的立体形态而使其局限于定性诊断水平.螺旋CT(SCT)扫描因其获得的是容积数据而使能获得清晰的多平面重建图象及三维重建图象成为其优势之一.胸部S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立体形态变化.笔者收集中心型肺癌病例100例,均应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并获得清晰图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做出准确的定位定量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
作者:张宏伟;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着重论述早期肺癌在X线中的征象,以及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特殊意义.方法:经临床手术、病理、细胞学检查等证实为肺癌的41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9例),均摄取胸部后前位及胸部侧位片.结论: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具有发现早、表现特殊,辅助诊断鉴别性强等优点.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病人如胸片中肺门部或纵膈部出现阴影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40岁以上患者,肺野内突然出现的孤立结节影短期内复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多次检查排除;做好肺癌与炎性、良性假瘤、机化性肺炎、肺门淋巴结结核性肿大、结核球等的鉴别:X线胸片检查要紧密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CT检查,同时,应注重提高X线摄片的质量以避免误、漏诊的发生.
作者:韩炜;刘云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儿男8月.因发热、咳嗽、气喘4天于2004年3月入院.其母无糖尿病史.查体:T38.5℃,P110次/分,R50次/分,无颅骨软化,未触及串珠肋,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干罗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巴士征(-).查血WBC9.0×109/L,中性0.48,淋巴0.52,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粗乱,沿肺纹理点片状阴影,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给予红霉素0.25静滴,每天1次,3天后体温正常,咳嗽减轻,肺部干湿性罗音减少.第4天清晨患儿突然出现惊厥,半小时后昏迷,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查血钙2.25mmol/L,做腰穿查脑脊液常规,除压力稍高外,其余正常,血糖2.4mmol/L,考虑低血糖所致,给予补充10%葡萄糖后患儿未再惊厥,意识恢复,活泼如常.此后注意葡萄糖的供给,治疗12天,痊愈出院.
作者:贾春燕;郭少岷;李明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于1993年购置一台东芝KXO-15R X线机,该机设计结构为中频机型,十几年来性能稳定,各部参数正常,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然而近期工作在给定的摄影条件下,连续出现曝光不足现象,使照片质量和诊断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大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22岁.8月前因发热,咳嗽、憋气入内科住院,胸部X线平片示右中下肺炎,经抗生素治疗26天肺部阴影完全吸收出院.40天前又因咳嗽、喘憋入院,无发热,无咯血及痰中带血丝现象.查体:T37.6℃,P90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精神不振,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居中,双肺布满哮鸣音,右肺著.心脏听诊正常,胸片示右肺中野见大片状阴影,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先后给予派拉西林钠、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及止咳平喘治疗21天,效果不佳,痰查结核杆菌3次均阴性.
作者:宋光升;张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个脏器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功能也日渐降低,易发生呼吸、循环、神经、泌尿等系统的疾病,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目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及药物,在治疗和抢救老年患者的过程中,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途径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心脏负担加重,易发生热源反应,同时若滴速不当,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药物配制浓度、配伍禁忌掌握不好,易引起输液反应对机体增加新的打击.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输液速度,用药反应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年来我们对1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方面问题,以共同行们探讨.
作者:许同臻;马香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26岁.孕40+1周,G4P0A3L0(3次均为人工流产),此次妊娠孕期检查均正常.于2000年8月19日晚8时入院,产妇自述在家自服蓖麻油100ml 8小时,规律宫缩2小时(自述宫缩间歇1分钟,持续1分钟).入院后查体:T37.2℃、P90次/分、R26次/分、BP120/80mmHg,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无畸形,骨盆外侧量径线均正常;宫高38cm,腹围107cm,胎方位LOA,肛诊:先露为头,S-2,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胎儿监护示晚期减速,宫缩持续1分钟,间歇30秒,宫腔压力达130-150mmHg.子宫下段拉长压痛明显,出现病理缩复环,给予导尿出现血尿,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急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母子平安.
作者:宋秀华;贾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一般指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打击之后,腹部实质性或空腔性器官的损伤.CT作为无创的检查,已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且临床价值也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同.本文就我院1999年2月-2004年10月临床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320例就其CT表现做一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进一步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雷军强;王晓慧;高明太;辛仲宏;薛敬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fibroids,UF),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肿瘤[1],在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中,其发生率达20%-40%,其中约半数患者可出现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盆腔压迫症状,在妇科非急症出血病因中,UF居首位[2、3].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冷冻和激素治疗,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如子宫次全切除术可有0.4%-1.9%的子宫颈残端癌的患病率[4],激素治疗可引起内分泌紊乱症状,患者不易接受[5、6],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为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既不影响子宫正常功能,又能消除子宫肌瘤症状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树时;王永昌;卢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诊断溃疡型胃癌、胃溃疡恶变都是依据龛影的特点,既龛影本身的大小以及龛影的形态、边缘、周围粘膜的改变.我们查阅了我院近三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溃疡性胃癌、胃溃疡恶变的资料片,有55例60-76岁的老年性溃疡型胃癌,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发现老年性恶性龛影的X线表现跟低年龄的恶龛X线表现有些不同点,提出来与同道探讨.
作者:陈文昌;宋敬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于2004年6月引进美国Kodak CR850系统,至今已使用几个月了,CR系统尤以其数字化图像,可存储,可传输,图像清晰,还可以进行后处理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的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遇到了一些缺点和问题,我本人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体会,现写出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球管为CT机的关键、核心部件,价值一般在几十万元以上.使用不当,会造成CT球管出线量减少,影响图象质量;甚至使其寿命缩短,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如何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是摆在操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使用的CT机为西门子SOMTOM DRH,球管为西门子156球管,球管设计寿命为8万次.球管为1994年2月出厂,1995年12月安装使用,使用至今,累计曝光62万余次,至今仍然继续使用.现把我们的使用与维护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加珍;陈永忠;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湿肺的X线表现,探讨X线胸片在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作用.方法:对67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结果:67例创伤性湿肺的X线胸片表现分为四型:间质型28例,节段实变型15例,弥漫实变型14例,云雾型12例.结论:X线胸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可行X线胸片进行追踪观察.
作者:郑振泉;徐振容;张艳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一般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10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肘部均有不同程度肿胀,均以肘关节内侧较明显,其中5例可触及骨擦感.肘关节伸直位,伸缩功能受限.
作者:宋光升;张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广泛应用获得了高质量的图象,本组收集到16例胫骨平台外伤性骨折病例CT扫描三维重建,现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华;王伟中;邹志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肱骨穿胸位是当肱骨上段骨折时为了查看其对位对线而需经常运用的摄影体位.在摄穿胸位的过程中,往往发现因受到KV、mAs高而造成伪影多,且肢体重叠多而显示不清.本人在拍摄这一体位时运用了滤线器,且适当改变了体位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幽门梗阻并非一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综合征,临床以呕吐、上腹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诊断多数无困难,X线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梗阻的部位、原因及性质,但由于胃内常有大量滞留液及食物残渣,检查诊断常有困难,收集我院近几年经X线检查及手术病理或治疗复查证实的幽门梗阻病人100例,探讨其X线检查及诊断方法.
作者:刘新平;王柳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