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泉;徐振容;张艳荣
患者男3岁.因步态不稳、弓形腿、骨端肥大一月就诊.拟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维生素D治疗无效.
作者:罗哲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着重论述早期肺癌在X线中的征象,以及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特殊意义.方法:经临床手术、病理、细胞学检查等证实为肺癌的41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9例),均摄取胸部后前位及胸部侧位片.结论: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具有发现早、表现特殊,辅助诊断鉴别性强等优点.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病人如胸片中肺门部或纵膈部出现阴影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40岁以上患者,肺野内突然出现的孤立结节影短期内复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多次检查排除;做好肺癌与炎性、良性假瘤、机化性肺炎、肺门淋巴结结核性肿大、结核球等的鉴别:X线胸片检查要紧密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CT检查,同时,应注重提高X线摄片的质量以避免误、漏诊的发生.
作者:韩炜;刘云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左心房血栓钙化少见,现报告1例.女性56岁.咳嗽时久前来就诊.自诉患心脏病32年.劳累后胸闷,夜间不能平卧.体检:二尖瓣面容.叩诊:心浊音界明显向两侧扩大听诊:二尖瓣区右闻及Ⅲ级双期杂音.CR检查两上肺静脉扩张,两肺门影增大、增浓,境界模糊.两下心缘弧线明显延长,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右下心缘见双房影,心横径增大,心外形呈二尖瓣型增大.在CR纵膈窗像中,增大左心房内可见蛋壳状钙化.两肺、双膈无殊.
作者:应广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NGIOSKOP D型大C形臂DSA装置为精密、贵重医疗设备,是集声、光、电磁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因其系统控制科学、性能稳定、经久耐用、球管可以全方位活动,使用方便为心脏介入手术必备设备.
作者:段建发;周开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毕业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是护士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途径.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强、技术操作多、责任重大、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等特点,因此了解护生的职业心态及需求,强化护生职业信念,满足其合理要求,对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合格护理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1999、2000年级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今后的带教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赵素贞;曹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采用微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加强心理护理,耐心、细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介入治疗的优点,操作过程,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避免情绪紧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作者:祝红梅;李桂美;彭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常规且常用的手段,以前多用腹部加压法进行操作检查,其缺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容易失败,如加压位置不当,造成肾盂肾盏内造影剂不能存留或极少存留,或者压力不够,或是压力过高病人不能长时间承受,甚至有压迫器自动松脱现象,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近十年来由于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的明显改善,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已代替了腹部加压法,我院自1997年引进东芝500MA X线机,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作为常规造影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检查和诊断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新年;刘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14岁.以左肺上肿块13年,主诉于1997.1.22入院.13年前因患感冒发烧在当地医院诊治透视时发现左肺上有杏核大致密阴影,无任何临床症状,未引起重视,未经任何治疗,1年前在查体时发现左肺上致密阴影仍存在,且较前增大(约鸡蛋大小).在当地医院及结核病防治所均诊断为结核瘤,抗痨治疗半年,肿块无明显变化,故前来我院求治.
作者:熊桂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羊水栓塞是产科极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我院自1997-2000年共发生2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32岁.孕39+4周妊娠,孕2产1规律宫缩3小时入院,查体正常,宫口开全.入院10分钟顺利分娩一男婴,当时产妇一般情况良好.20分钟后,产妇自述胸闷、憋气,症状轻微,立即加压吸氧,地塞米松20mg静推,经过对症处理,症状缓解.观察阴道流血量少,血压10.0/8.0KPa,拟诊羊水栓塞,取外周血检查羊水成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分钟后,产妇再次出现胸闷、憋气,症状重并伴有呛咳、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骤降至8.0/4.0KPa,阴道流出不凝之新鲜血200ml,虽经全力抢救未能成功.外周血检查有羊水成分,确诊羊水栓塞.
作者:王欣伟;贾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纤维皮质缺损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干骺端的良性纤维性病变.本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多数无症状,外伤后拍片无意发现.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笔者搜集16例,分析临床及X线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鲁德会;刘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DR与普通平片的比较,探讨数字化摄影技术(DR)的应用在X线诊断,特别在肋骨骨折方面与普通X线平片相比较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方法:通过选取我院DR及普通平片各200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比较,探讨DR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明显优势.结论:DR影像X线诊断比普通平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作者:巫恒平;钟云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长骨溶骨型骨巨细胞瘤文献报道较少,且易误诊为骨肉瘤,本文报导30例长骨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探讨其临床特点,X线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周忠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佳手段,但其横断面图象不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的立体形态而使其局限于定性诊断水平.螺旋CT(SCT)扫描因其获得的是容积数据而使能获得清晰的多平面重建图象及三维重建图象成为其优势之一.胸部S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立体形态变化.笔者收集中心型肺癌病例100例,均应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并获得清晰图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做出准确的定位定量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
作者:张宏伟;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早期关节疾病的传统X线诊断,由于胶片层次不佳,只注意关节本身的X线征象.等发现关节的X线异常征象时,此时已不属早期.常延误了早期诊断.我院于2002年8月购进日本柯尼卡5通道CR.我们对CR片、传统X线片关节软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认为观察周围软组织改变充分提供有价值的X线征象,对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应引起同行们重视.
作者:杨羚;刘太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病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常见病、多见病也是临床上较难诊断的疾病之一,颈椎钩突增生是颈椎病的X线表现中较常见、较早期的X线表现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大部份医生忽视了对钩突的观察.我收集了本院64例有着完整资料病人的颈椎片,对其X线进行仔细的分析,同时,与临床症状紧密结合,希望对颈椎钩突增生的诊断引起重视.
作者:杨茂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B超检查对肾结石、输尿管上、下段结石及膀脱结石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诊断上却有很多的局限性,因此,只依靠B超检查诊断泌尿系阴性结石易误诊或漏诊,给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造成很多困难,给病人增加痛苦.我院自2000年11月-2004年8月采用深圳慧康ESWL-VI体外震波碎石机以来,对91例患有输尿管中段阴性结石的患者采用静脉推注76%泛影葡胺在X线机下显影后定位将结石击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玲;吕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17岁.自幼走路不稳,近1年感双下肢疼痛,肢体活动后易疲劳而来我院就诊.查体:病人消瘦,步态蹒跚呈鸭步,四肢和臀部肌肉萎缩,智力和生长发育正常.X线检查双侧肱骨、尺桡骨及双侧股骨、胫腓骨骨干增粗、变形,皮质增厚、髓腔变窄,骨干表面不规则,双侧肢体对称发病,以骨干中段表现为著,骨骺及干骺端无受累改变.颅骨表现为普遍增厚、增浓、板障消失,以前额部明显.颅底骨密度明显增高,乳突蜂房消失,鼻窦气化较差,肋骨、锁骨、骨盆及双手诸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X线诊断: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
作者:陈强;郝建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SPECT(singi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其显像原理是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即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药物据其代谢和生物学特征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的特定器官和病变组织,放射性核素衰变放出的射线在体外被探测处理而成像.此显像反映的是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因此放射性药物(即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我们采用改进注射方法,穿刺注射成功率明显提高,显像剂外漏情况明显减少,图像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慧玲;由守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卫生条件、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下面仅饮食防癌方面做如下介绍:
作者:吴彦华;朱文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儿男8岁.因头晕、呕吐一天入院入院前无发热,无胸闷,无乏力,无抽风.查体:T37℃,P80次/分,R25次/分,BP110/70mmHg,精神不振,呼吸平稳,咽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肝脾未及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作者:孙爱荣;刘素梅;张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