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年;刘卫民
造影检查是人为地将造影剂引入人体器官的管腔内,造成人工对比影像.它可使一般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器官得以显影,从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影像诊断的质量,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而护士对病人所做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充分与否、正确与否十分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造影检查的效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延误诊治时机.
作者:韩青;赵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部X线体检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BAC的6个月-2年的反复复查的平片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均经组织学证实结果:体检发现较小病灶呈孤立类结节状影5例,不规则斑片影12例,通过动态观察其微小的变化作出诊断.结论:胸部体检X线和CT检查发现肺部任何形态的阴影不能明确诊断时,应作出随访复查,动态观察其微细变化对BAC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CT优于普通平片.
作者:马洪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不典型骨髓炎的临床与X线表现复杂多变,在实际工作中其诊断仍较困难,且易误诊.为进一步提高认识,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及X线特点,误诊原因作一综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正宇;张承志;杨启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分析了33例乳腺癌患者的MRI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评价MRI对乳腺癌侵犯程度的估计.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临床体检疑为乳腺疾病患者63例,均行乳腺X线及MRI检查,其中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3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68岁,平均47.2岁.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8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粘液腺癌2例,导管原位癌1例.其中4例为多发病灶.
作者:周丽娟;沈钧康;陆之安;钱铭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的EG型CT高压产生系统是输入为220VDC,主逆变电路为全桥逆变,开关频率为20KHZ,PWM控制的开关电源,高压包结构为电源板、驱动板、接口板和高压包体.根据高压包体不同可分为固态(由环氧树脂包裹)高压包和油浸式高压包.
作者:王峰;徐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71岁.以脑梗塞收入我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化验未见异常.自诉上腹间断不适,数月,但饮食、睡眠、二便正常.B超示:胆囊内多发结石、胆囊炎?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球后见弧形压迹,压迹外上方似乎见大小约4×3cm2倒葫芦型密度不均、边界清楚之稍高密度影.
作者:周永铮;王永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提高穿刺成功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现就新生儿头皮静脉的选择及特点、心理准备、穿刺技巧失败原因等作如下总结.
作者:刘兆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资料产妇33岁,孕2产1,妊娠40+4周,身高162cm,自然临产入院.查体:宫高40cm,腹围115cm,宫口开全,胎膜已破,S°.分娩时胎头娩出顺利,娩肩受阻,采用屈大腿法,产妇双腿屈膝紧贴下腹,同时向后牵拉胎头,胎肩仍难以娩出,即改用旋肩法娩出后肩.出生后Apgar评分法8分,体重4200g,检查发现左臂松驰无力,腕下垂,不能屈肘.外科会诊,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随访患儿肢体功能6个月恢复正常.
作者:宋秀华;曹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报告我院自1995.5-2004.5对43例平片及B超检查阴性的肾绞痛病人行CT检查结果,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郑自力;林勇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常规且常用的手段,以前多用腹部加压法进行操作检查,其缺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容易失败,如加压位置不当,造成肾盂肾盏内造影剂不能存留或极少存留,或者压力不够,或是压力过高病人不能长时间承受,甚至有压迫器自动松脱现象,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近十年来由于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的明显改善,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已代替了腹部加压法,我院自1997年引进东芝500MA X线机,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作为常规造影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检查和诊断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新年;刘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医院1997年11月新购进一台柯达激光1120型全自动相机配套M35X-OMAT processor型洗相机,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卡片故障,故障因素多方面,其中因为显影药水加热过程中蒸发,在药水池浸泡的辊轴柱齿轮的水面露出部位,析出结晶影响辊柱齿轮转动.
作者:李仁;金哲;李明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导向经皮穿刺是现代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可获足够的组织学标本,提供更多的病理学资料,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我们运用切割针进行胸部病变的穿刺活检,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张维春;吴安平;李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X线、螺旋CT、多普勒超声对肺栓塞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及尸检解剖证实的19例肺栓塞患者,对胸部X线、螺旋CT、多普勒超声等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胸片可显示栓塞肺野改变,肺动脉高压,肺不张,肺内梗死阴影、胸腔积液;螺旋CT能显示肺动脉主干、肺叶及肺段动脉内血栓影;超声可检测心脏形态、功能,肺动脉压力,右心及下肢静脉血栓.结论:X线平片仅能显示间接征象,敏感性低、特异性差;多普勒超声对提示和帮助肺栓塞的诊断有作用;快速螺旋CT扫描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肺动脉栓塞诊断策略的首选方法.
作者:董杰;韩敏;付民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X线球管相对于X线机整体价值来说,属贵重部件,因此维修或更换应当谨慎从事.一般情况下,当需要更换球管时,可选择的方式有下面几种,一是连同管套一起更换,其代价较大,二是送到维修部门,在那里重新灌装新管,考虑到送修的方便性与时间延误,有时可在工作现场更换新管.下面以XG501为例,说明其工作步骤.
作者:王新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儿女2岁.因发热8天伴双眼睑浮肿4天于2004.10.3入院.往健康.查体:T37.2℃,P126次/分,R30次/分,BP120/60mmHg,精神不振,无皮疹,出血点,耳后、双腋窝及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大,质韧,无压痛.双眼睑中度浮肿.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大,右侧有脓栓.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
作者:王林一;刘丽;王素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12例儿茶酚胺症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文章结合儿茶酚胺症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提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必须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强调要特别注意做好控制血压,防治血压波动;纠正心律失常:扩充血容量等护理工作,把手术风险降低,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朱述琳;薛现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羊水栓塞是产科极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我院自1997-2000年共发生2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32岁.孕39+4周妊娠,孕2产1规律宫缩3小时入院,查体正常,宫口开全.入院10分钟顺利分娩一男婴,当时产妇一般情况良好.20分钟后,产妇自述胸闷、憋气,症状轻微,立即加压吸氧,地塞米松20mg静推,经过对症处理,症状缓解.观察阴道流血量少,血压10.0/8.0KPa,拟诊羊水栓塞,取外周血检查羊水成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分钟后,产妇再次出现胸闷、憋气,症状重并伴有呛咳、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骤降至8.0/4.0KPa,阴道流出不凝之新鲜血200ml,虽经全力抢救未能成功.外周血检查有羊水成分,确诊羊水栓塞.
作者:王欣伟;贾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平常,人们去医院做CT检查时,为了明确病变性质,往往要做增强扫描.这时医生会问你用哪一种造影剂,用几十元的国产造影剂,还是用几百元的进口造影剂.病人往往会不知所措,现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高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非常高,但在其定性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易与其它疾病相互误诊.为了提高对脑膜瘤CT表现的认识,增加准确率,我分析了我收集的有比较完整资料且手术和病理证实40例脑膜瘤,对其CT表现和病理资料对照分析,探讨CT对脑膜瘤定性诊断的价值与限度及如何提高脑膜瘤CT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茂文;冯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DR、CR、屏胶投照和影像的优劣,了解各自的利弊,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冯光;祝建峰;王力;董建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