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华;曹静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rnary nodule,SPN)指肺内孤立的,直径≤3cm的类圆形结节,常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实变,卫星灶或局部肿大淋巴结[1],目前虽然对SPN的形态,内部结构,伴发肺内改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仍有部分病例难以作出诊断,而终需依靠纤维支气管镜和穿刺活检而确诊.近年来开展的HRCT、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扫描,磁共振增强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为该病变的检查和诊断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田树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球管为CT机的关键、核心部件,价值一般在几十万元以上.使用不当,会造成CT球管出线量减少,影响图象质量;甚至使其寿命缩短,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如何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是摆在操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使用的CT机为西门子SOMTOM DRH,球管为西门子156球管,球管设计寿命为8万次.球管为1994年2月出厂,1995年12月安装使用,使用至今,累计曝光62万余次,至今仍然继续使用.现把我们的使用与维护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加珍;陈永忠;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14岁.以左肺上肿块13年,主诉于1997.1.22入院.13年前因患感冒发烧在当地医院诊治透视时发现左肺上有杏核大致密阴影,无任何临床症状,未引起重视,未经任何治疗,1年前在查体时发现左肺上致密阴影仍存在,且较前增大(约鸡蛋大小).在当地医院及结核病防治所均诊断为结核瘤,抗痨治疗半年,肿块无明显变化,故前来我院求治.
作者:熊桂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足副舟骨又称胫外骨,是发生在足舟状骨结节第二骨化中心的先天性变异.位于舟骨内后侧,出现率4-14%[1],且多为双侧,部分副舟骨临床可表现为足舟骨部隆起,疼痛及压痛.本文搜集10例足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平片,分析其X线表现.
作者:王银昌;王佰祥;刘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5月,3年来在门诊工作中,运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20例,在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由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16-72岁,病程2-6年,心电图分类:房性早搏7例,心房纤颤4例,窦性心动过速并不齐5例,窦房传导阻滞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同时伴有2种或2种以上的心律失常者1例,属冠心病18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
作者:刘学桂;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巨细胞瘤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呈圆形或梭形的基质细胞,本病为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生长活跃的肿瘤.近几年来,对巨细胞瘤侵袭性研究日益增大,这种进行性加重的侵袭性终将转变为恶性.因而对具有恶性倾向的巨细胞瘤X线及CT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对临床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晨;周晟;张燕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长骨溶骨型骨巨细胞瘤文献报道较少,且易误诊为骨肉瘤,本文报导30例长骨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探讨其临床特点,X线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周忠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fibroids,UF),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肿瘤[1],在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中,其发生率达20%-40%,其中约半数患者可出现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盆腔压迫症状,在妇科非急症出血病因中,UF居首位[2、3].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冷冻和激素治疗,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如子宫次全切除术可有0.4%-1.9%的子宫颈残端癌的患病率[4],激素治疗可引起内分泌紊乱症状,患者不易接受[5、6],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为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既不影响子宫正常功能,又能消除子宫肌瘤症状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树时;王永昌;卢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成年人肠套叠少见,以往常规X线为主要影像检查手段,随着CT应用临床,使该病在早期即可得到全面诊断.本文总结了12例,均经X线、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树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左心房血栓钙化少见,现报告1例.女性56岁.咳嗽时久前来就诊.自诉患心脏病32年.劳累后胸闷,夜间不能平卧.体检:二尖瓣面容.叩诊:心浊音界明显向两侧扩大听诊:二尖瓣区右闻及Ⅲ级双期杂音.CR检查两上肺静脉扩张,两肺门影增大、增浓,境界模糊.两下心缘弧线明显延长,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右下心缘见双房影,心横径增大,心外形呈二尖瓣型增大.在CR纵膈窗像中,增大左心房内可见蛋壳状钙化.两肺、双膈无殊.
作者:应广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19岁.右耳疼痛伴听力下降2月余.体检:有眼睑闭合困难,鼓腮右侧漏气,伸舌偏向右侧,右耳听力明显下降,骨导>气导,无共济失调.
作者:董悦;马毅;夏庆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妊娠期急腹症,诊治不及时严重危及母婴生命.蒂扭转常发生在妊娠6-16周,占60%左右,孕期蒂扭转发病率较非孕期高3倍左右[1],因此,对患者早期诊治与护理非常重要.从1999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的病人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英;郝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空洞型肺结核是结核发展的晚期阶段,是由浸润型肺结核或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转变而来的.空洞型肺结核主要特点是病程较长,在病程中病变恶化与好转交替出现,咳痰咯血轻重不一.肺组织被破坏,痰中有结核菌.其空洞周围有结核播散病灶.
作者:刘艳华;李德林;孙文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要拍出理想的X线照片,需要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医用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获得.人体摄影的部位繁多,不同部位摄影条件和方法不一样,而同一部位在不同病情下摄影条件也不一样.床旁摄影又是针对病情较重、行动不便者,如术中、术后摄影,牵引固定术后摄影等等.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国产30mA移动X线机,床旁拍胸片150人次,髋关节及下肢120人次,效果较好,本人有如下体会.
作者:刘羽;杨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以普通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各部位摄影按头颅、脊柱、四肢等系统分类叙述,对几种特殊状况下的摄影技巧和方法作了介绍.同时,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方法拍片认为:超常规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拍片质量的前题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作者:姜肖涛;段洪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放射治疗时,早期皮肤可有痒感,局部皮肤发红、疼痛,随着剂量加大,若护理不及时会出现局部脱皮、水泡、糜烂及溃疡.因此,在放射治疗时,做好皮肤护理是必要的.
作者:孙艳娟;谭清娟;郭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围手术期护理自1978年在第一次世界手术室会议上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反应激烈,表现突出.如何做好这个时期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使手术能否顺利渡过难关的关键.下面谈一下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马香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造影的X线影像表现,评价其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38例全部采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用X线影像动态观察和数字摄片检查.结果:原发深静脉膜功能不全132例(55.4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3例(22.27%).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39例(16.39).其他疾病14例(14.58%).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在X线数字影像中能完整地记录静脉显示过程,同时能较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位置和范围.
作者:宋士群;孙英;李利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例1:患者男77岁.右膝关节间断疼痛10余年,外伤后剧痛2小时,患者因疼痛行手法推拿时听到右髌骨下方异常声响.查体:右髌骨下方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正侧位CR片示:右髌骨下方髌韧带内见条状骨化,其上端与右髌骨尖相连,下段(距下端约0.6cm处)见斜行骨折线,呈锯齿状,皮质骨及松质骨骨小梁均断裂,远断端向后移0.3cm,向上移位约0.2cm,髌下囊密度增高.X线诊断:右侧髌骨骨刺并骨折.两周后复查,骨折线更清晰,宽约0.2cm,15个月复查,有侧髌骨骨刺下部形态不自然,骨折线已消失.
作者:武永信;张文玲;赵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26岁.孕40+1周,G4P0A3L0(3次均为人工流产),此次妊娠孕期检查均正常.于2000年8月19日晚8时入院,产妇自述在家自服蓖麻油100ml 8小时,规律宫缩2小时(自述宫缩间歇1分钟,持续1分钟).入院后查体:T37.2℃、P90次/分、R26次/分、BP120/80mmHg,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无畸形,骨盆外侧量径线均正常;宫高38cm,腹围107cm,胎方位LOA,肛诊:先露为头,S-2,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胎儿监护示晚期减速,宫缩持续1分钟,间歇30秒,宫腔压力达130-150mmHg.子宫下段拉长压痛明显,出现病理缩复环,给予导尿出现血尿,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急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母子平安.
作者:宋秀华;贾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