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CT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各厂家不断推出新型的螺旋CT.为使用户更加准确、快捷的认识螺旋CT机的性能,客观地比较不同机型的性价比,现将螺旋CT机的主要技术要素分析如下.
作者:张聿家;许改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难免多病,当患病时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的程度和类型与病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文化修养、周围环境、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病人在住院期间这种心理反应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日渐增长,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逐渐增多,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也日渐重要,随着医药医学和护理模式不断发展,老年病人的护理,身心健康得到了普遍重视.对老年病人因人而宜的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疾病、排除恶劣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与疾病抗争.下面谈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作者:谢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个脏器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功能也日渐降低,易发生呼吸、循环、神经、泌尿等系统的疾病,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目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及药物,在治疗和抢救老年患者的过程中,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途径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心脏负担加重,易发生热源反应,同时若滴速不当,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药物配制浓度、配伍禁忌掌握不好,易引起输液反应对机体增加新的打击.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输液速度,用药反应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年来我们对1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方面问题,以共同行们探讨.
作者:许同臻;马香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因心悸,胸部不适3天就诊.体检:体质较瘦,胸廓扁平,胸背部凹陷.心率8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患者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乏力,休息后缓解.心电图检查正常.X线检查:正位片示心脏略左移位,心右缘位于胸椎右缘线,心尖位于左锁中线外3cm,心脏轻度左旋心腰段平直,心胸比率0.48,侧位片示胸椎上段正常后凸曲度消失,呈轻度前凸,胸骨形态正常,心脏紧贴胸骨后缘,胸骨后间隙及心后间隙消失,心影左室段向后突出,与胸椎椎体重叠2cm,胸廓横径21.5cm,前后径4.5cm,(第8胸椎椎体前缘至胸骨后缘的水平距离减去2mm)胸廓前后径与横径比值为0.21.X线诊断:直背综合征.心脏超声心动图正常.
作者:王银昌;王传荣;刘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图像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清除图像上的伪影,它是被扫描物体中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出现在图像上的各种杂影及所有其它非随机的干扰,共分两类:其一由病人自身引起,如扫描中病人未控制好呼吸,肠胃蠕动等;其二与机器自身有关,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伪影主要有以下几种:(1)环状伪影:由探测器的一致性或X线随时间变化所引起,特别是装有准直器的机器,要消除这种伪影还必须提高机械精度,对探测器参数要进行定期校正,采取提高高压稳定度措施等.
作者:彭晓刚;丁涛;李清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T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佳手段,但其横断面图象不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的立体形态而使其局限于定性诊断水平.螺旋CT(SCT)扫描因其获得的是容积数据而使能获得清晰的多平面重建图象及三维重建图象成为其优势之一.胸部S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立体形态变化.笔者收集中心型肺癌病例100例,均应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并获得清晰图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做出准确的定位定量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
作者:张宏伟;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一般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10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肘部均有不同程度肿胀,均以肘关节内侧较明显,其中5例可触及骨擦感.肘关节伸直位,伸缩功能受限.
作者:宋光升;张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3年6月我院配置了一台Hologic全身DRX线机,到目前为止运转良好,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非电路性故障,其主要是由于机械或软件问题,但终的状态是提示曝光错误,曝光不进行,现把我科遇到的若干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赵幼平;梁伯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造影的X线影像表现,评价其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38例全部采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用X线影像动态观察和数字摄片检查.结果:原发深静脉膜功能不全132例(55.4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3例(22.27%).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39例(16.39).其他疾病14例(14.58%).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在X线数字影像中能完整地记录静脉显示过程,同时能较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位置和范围.
作者:宋士群;孙英;李利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儿男8岁.因头晕、呕吐一天入院入院前无发热,无胸闷,无乏力,无抽风.查体:T37℃,P80次/分,R25次/分,BP110/70mmHg,精神不振,呼吸平稳,咽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肝脾未及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作者:孙爱荣;刘素梅;张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着重论述早期肺癌在X线中的征象,以及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特殊意义.方法:经临床手术、病理、细胞学检查等证实为肺癌的41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9例),均摄取胸部后前位及胸部侧位片.结论: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具有发现早、表现特殊,辅助诊断鉴别性强等优点.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病人如胸片中肺门部或纵膈部出现阴影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40岁以上患者,肺野内突然出现的孤立结节影短期内复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多次检查排除;做好肺癌与炎性、良性假瘤、机化性肺炎、肺门淋巴结结核性肿大、结核球等的鉴别:X线胸片检查要紧密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CT检查,同时,应注重提高X线摄片的质量以避免误、漏诊的发生.
作者:韩炜;刘云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CR系统图像伪影原因的分析,探讨预防和消除伪影产生的方法.方法:对82例伪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生伪影的原因有:(1)成像板伪影;(2)系统硬件造成的伪影;(3)后处理造成的伪影;(4)记忆伪影;(5)滤线栅伪影.结论: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和维护CR系统,可以减少CR图像的伪影.
作者:黄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故障例1接通电源后,记录纸偏向一边,调整基线调节钮不起作用,既无毫伏标压信号,又无心电信号.其它键控功能正常.
作者:孙爱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采用微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加强心理护理,耐心、细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介入治疗的优点,操作过程,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避免情绪紧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作者:祝红梅;李桂美;彭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资料患者33岁.G2P1L1妊娠38周,阴道流水1小时,于2004年3月5日9Pm入院.查体:宫高36cm,腹围100cm,臀位、胎心140次/分,肛诊:宫口开大1cm,胎膜已破,先露为单足,胎心监护反应良好,规律宫缩.询问病史,孕期检查为臀位,行体位纠正失败,余均正常.曾于1999年2月因臀位、37+4周妊娠、胎膜早破在镇医院行剖宫产术娩一女婴,手术顺利.入院后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一男婴,Apgar评10分,术中发现宫腔内自宫底至宫颈内口处有一纵膈,对症处理,手术顺利,术后7天出院.
作者:梁红;姚海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除常规行腰椎X线拍片和CT检查外,对一些定位有疑问的病例常进行硬膜外造影术.
作者:许振乾;杨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常规且常用的手段,以前多用腹部加压法进行操作检查,其缺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容易失败,如加压位置不当,造成肾盂肾盏内造影剂不能存留或极少存留,或者压力不够,或是压力过高病人不能长时间承受,甚至有压迫器自动松脱现象,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近十年来由于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的明显改善,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已代替了腹部加压法,我院自1997年引进东芝500MA X线机,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作为常规造影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检查和诊断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新年;刘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结核病有上升迹象,特别是一些农村、山区等医疗条件落后地区表现较为突出,而小儿肺结核多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或耽误治疗.小儿肺结核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常见类型,它包括原发结核征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前者为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支气管淋巴结炎三个病理部分同时存在,而后者则以肺门淋巴结肿大为主.
作者:杨子江;吴彬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故障现象置透视位时,X线管灯丝不亮.原因分析透视时X线管灯丝不亮,说明床下管小焦点透视灯丝电路故障,凡灯丝不亮时,多半发生在高压电缆插头和插座连接处,毫安调节触点,灯丝加热电阻环等活动较频繁处,灯丝加热初级电路和次级电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袁安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过去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可造成多脏器损害,严重危害小儿健康[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流行趋势,已成为儿科一种常见疾病,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确诊病例进行临床、X线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贾晖;孔建营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