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与CR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对照分析

王志斌;陈奇

关键词:鼻骨骨折, 三维重建, 计算机成像
摘要: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技术(surfsce shaded display,SSD)及多层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与CR(computed radiography)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8例鼻骨骨折的SSD、MPR和CR的表现.结果:98例患者均有经SSD、MPR技术重建的图像及CR鼻骨侧位像.MPR对鼻骨骨折显示良好,98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并能判断骨折类型;SSD在显示骨折类型方面不及MPR,本组仅显示72例,但立体感强,能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程度和范围;CR鼻骨侧位像仅显示58例,而且不能清楚显示骨折类型.结论:16层螺旋CT SSD和MPR结合使用对鼻骨骨折的显示明显高于CR鼻骨侧位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CR 图像评价

    CR的应用,使得X线图像质量有质的飞跃,尤其床边摄片、乳腺摄片、肾盂造影时普通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CR的应用使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赵友涛;赵秀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粘液性囊腺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19岁.发现腹部包块一年余.一年前因腹部偶感不适后,发现腹部逐渐膨隆,活动后气短,胸闷,近段时间症状进行性加重,参加高考健康体检发现腹部巨大包块.

    作者:黄海英;王金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数字胃肠透视/摄影机等)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旨在制定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操作规程.方法:以我院近几年引进,临床在用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结果:归纳我院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试行),总结设备日常维护经验,不同的X线数字影像设备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点.结论: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虽然用途、操作及使用方法不同,但均为X线数字化成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具有共性.依据其共性和各自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条例,是实施规范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康军;黄希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声和CT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临床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我们收集2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人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张克克;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软骨瘤误诊1例的思考

    目的:右胫骨近端外后方骨软骨瘤误诊骨折,予以报道.方法:透视、拍平片、螺旋CT扫描并图像重建.结果:右胫骨骨软骨瘤.结论:骨软骨瘤误诊骨折.

    作者: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1413例检查分析

    当今我国育龄妇女,在计划生育时,大多数都能喜得金童玉女,小康之家其乐无穷.但是社会群体中,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的病友也有一定比例,她(他)们病因诸多,其中有一些是因多次人工流产,消毒不严及性传播等原因造成,且日渐有增多的趋势,他们中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通畅不全和阻塞占比例较多.

    作者:刘少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阑尾结核误诊一例

    近年来,结核病有上升趋势,结核杆菌虽可侵犯机体各个器官,但以侵犯肺、淋巴结、肾、膀胱、骨骼、肠多见,而发生在阑尾则罕见.现将我院发生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萍;朱建萍;刘晓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技术操作,但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管径小、管壁薄、其走向并非都是直行,且头皮静脉较为表浅,因此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总结了以下几点:

    作者:李彩香;崔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横断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组法(CPR)和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技术重建局部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图像.结果:实现了多个观察面,立体的,接近解剖,仿真的,更形象和直观的影像学信息,充分的满足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作者:盛成皿;田贵森;聂俊杰;王巍;陈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CT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硬膜束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

    作者:韦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同投照位置对小儿胸片诊断价值的浅析

    小儿胸部疾病较多,各种病的变化复杂,在X线片上有不同形态及密度反映,特别是在每个摄影位置上的表现也不相同.如何以佳的投照位置显示出小儿胸部典型的X线征象,我进行了探讨,现将粗浅的见解简述如下.

    作者:包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食管外病变引起吞咽困难的X线分析

    吞咽困难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食管本身病变引起的食管狭窄,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食管外病变引起吞咽因难.X线钡餐食道造影的检查为临床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晓红;冯守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0例胆囊癌的超声和CT诊断

    我们收集2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超声和CT资料,以探讨其诊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 2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3-70岁,平均52岁.主要使用Sequoia 512彩色超声诊断仪和GE螺旋CT,层厚2.5-5mm,平扫加增强扫描.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周少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下肢骨折牵引术的观察治疗及护理

    下肢骨折治疗常行牵引术主要是可纠正骨折重叠错位,稳定骨折断端,减少疼痛及肿胀,缓解肌肉回缩,防止关节骨折脱位后肢体缩短,也为手术整复准备条件.一般手术前先给予牵引治疗,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古定,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月红;吴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过敏性肺炎的X线诊断(附31例报告)

    目的:准确诊断过敏性肺炎防止误诊.材料与方法:收集过敏性肺炎31例,均摄胸部后前位片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根据其X线征象结合的X线胸片复查.结果:每例病人双肺原病灶均见短期内吸收消失,少数病例肺野内重新出现新病灶,嗜酸性粒细胞均见增高.结论:此病例病灶均分布双肺野,且病灶周界模糊,短期复查病灶吸收消失,加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即可准确诊断.

    作者:郑永康;赵云秋;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范围、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散在斑点状,星芒状钙化,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散在不规则钙化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特征性表现,窦壁骨质增生、硬化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多见,有骨质吸收破坏时应与上颌窦癌等病变鉴别.CT检查的价值在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程度,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王丽荣;冯柏林;商忠权;汪静贤;白莉;吕世河;王晶;陈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组织萎缩的CT测量与诊断

    目的:探讨脑萎缩的CT诊断征象.方法:主要通过测量以下几组与脑组织形体有关的数据从而确定脑组织形体属正常或萎缩改变:①脑沟纹的数量与深度;②脑室腔前角及体部的宽度;③侧裂池的宽度.将全部被测量的448例颅脑CT数据资料分成四个组:正常、轻、中、重度脑萎缩.结果:在总448例中正常组122例,轻度脑萎组144例,中度脑萎组78例,重度脑萎组104例.结论:认为CT检查对脑萎缩的形态学诊断是行之有效的佳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测量主要部位脑沟纹及脑室腔数量化的改变,并可再结合其他脑池脑室形态及脑组织密度的改变,进而推论出脑萎缩的程度,及进一步考虑是否并发有其他脑病存在,从而更好地对脑萎缩病变进行预防和治疗,提高对延缓脑组织退化改变的认识及改善脑萎缩患者的智力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妙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在颈椎骨折摄影中应用价值

    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X线数字摄影(CR)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与临床,目前我们已成功完成550例颈椎摄片检查,现将摄影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介绍如下[1].

    作者: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放射检查对胸部外伤敏感性的分析

    目的:胸部外伤的X线分析.方法:笔者对160例因胸部外伤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对比分析.结果:本病表现为肋骨骨折145例,液气胸125列,气胸110例,肺挫伤108例,肺裂伤45例,肺不张15例.结论:胸部外伤的放射学检查,应该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结合CT扫描,才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高智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损害的MRI诊断

    膝关节是人体大的承重关节之一,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概率很高,作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首发病变,对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对60例72个慢性损伤膝关节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分析了软骨关节面损伤的MRI征象,以探讨MRI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损害的能力.

    作者:董建文;周晟;靳金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