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海芹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横断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组法(CPR)和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技术重建局部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图像.结果:实现了多个观察面,立体的,接近解剖,仿真的,更形象和直观的影像学信息,充分的满足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作者:盛成皿;田贵森;聂俊杰;王巍;陈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狭窄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技术渐趋成熟,打破了以往完全依靠外科手术为主的治疗格局,在大范围食道灼伤、纵膈转移性肿瘤引起的食道狭窄以及食道癌晚期姑息治疗等诸多方面,因介入治疗具备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首选.但由于对介入治疗适应症缺乏严密的控制,有较多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达到痊愈的病例因实施手术治疗引起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也有较多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根治的病例因反复实施介入治疗而延误佳治疗时机.胸外科与放射科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对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总结食道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适应症选择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如下:
作者:刘治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CR的应用,使得X线图像质量有质的飞跃,尤其床边摄片、乳腺摄片、肾盂造影时普通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CR的应用使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赵友涛;赵秀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介入治疗术对肝、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方法:经US或CT或MRI发现的158例188个肝、肾囊肿,在CT引导下穿刺经负压吸引后,放置引流管,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术,其中单发166例,多发22例.男72例,女86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8岁.经一次治疗35例,两次治疗80例,三次治疗22例.注入量10-62ml,留置时间10-15min.结果: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经CT或US随访评价,在经治疗的囊肿中,治愈率和有效率与随访的时间和治疗次数呈正比关系.经一次治疗的囊肿中,1月、6月、12月囊肿的消失率分别是41.3%、76.1%、82.6%,而经1-3次治疗的囊肿消失率分别是82.6%、92.5%、94.4%.结论:(1)CT引导下无水乙醇介人硬化术,治疗肝、肾囊肿的次数与囊肿的消失率呈正比.(2)肝肾的多发囊肿也适用硬化治疗术.(3)严格掌握适应症,按治疗原则进行,则会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世钰;王家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主动脉瓣二维图象及血流变化,探讨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患者左侧卧位,常规探察心脏左室长轴及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二维征象.心尖五腔心观察主动脉瓣反流,测量反流束的长度和宽度;同时取反流束的频谱观察.对瓣膜改变进行分度和分级.结果:本组病例中,主动脉瓣瓣缘增厚、回声增强,或仅见小的斑块者458例,且瓣膜活动良好,有132例伴有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其余79例钙化较明显、呈团块状和片状强回声,瓣膜活动度差,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返流,其中重度返流者2例,同时伴有左室增大;52例伴有二尖瓣的回声增强及轻度返流;主动脉瓣钙化改变中,左冠瓣108例,右冠瓣122例,无冠瓣249例,联合瓣58例.结论:超声检查主动脉瓣钙化性改变直接而敏感.超声心动图可以分别从二维、彩色及频谱多谱勒上观察主动脉瓣的钙化回声、发生部位、主动脉瓣形态、返流束走行、色彩亮度、发生时相以及血流的速度、时间和压差等为临床提供诸多诊断和鉴别诊断线索.
作者:王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女36岁.以宫外孕致重度失血性休克入院,急行剖腹探查止血术.
作者:寇建敏;吴春换;李冬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外科手术治疗、内科静脉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非小细胞癌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较多患者发现较晚、肿瘤较大,与肺门大血管界面不清,区域淋巴结转移而无法手术或患者有手术禁忌症或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如果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可以首选介入治疗,笔者搜集了近10年300例的肺癌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评价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全红;葛含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瘤壁、软组织成分.结果:40例卵巢恶性肿瘤术前37例明确定位、定性诊断.肿块表现为骨盆内不规则软组织影,92%直径>5cm,81%为囊实性,边缘不规则,78%可见分叶,8%可见钙化,病灶实性部分见明显不均匀性强化.转移表现多为腹水及临近器官结构受侵.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卵巢恶性肿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R、DR及与之相适应的PACS陆续应用于临床,传统放射科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20%,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多数为良性,可包含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结构.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生.本文收集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1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资料,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利用中药防治食管癌放疗反应的疗效.材料与方法:2003.8-2005.11我科收治的首次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放疗加中药治疗组84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放疗,总剂量6000-7000cGy,中药治疗组从放疗当日服用中药,对照组只接受放疗.结果:服用中药的患者的正常组织辐射耐受力明显增强.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们将CR(Computed Radiography)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应用于胸部体层摄影(tomography)中,得到了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较过去模拟摄影清晰度明显提高的二维体层图像,提高了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龙;刘小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常规放射逐渐被数字放射所取代,诊断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何发挥好数字放射得天独厚优势,大限度显示病变信息,总结我科近4年来对DR临床应用研究情况,供同道参考.
作者:闫清显;滕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腮腺肿瘤临床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了3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和CT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DICOMRT(radiotreatment,RT)是DICOM 3.0标准图象接口的扩展,用于处理放射治疗设备间图象和数据的存储与传输.
作者:蔺冬菊;王培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膝关节是人体大、复杂的一个关节,其常规X线投照技术大家都已熟悉.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间接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圣辉;黄庆文;何文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38岁.孕5产1,5年前行剖宫产术.因停经92天,阴道少量流血2天.住院要求引产.B超示:宫内妊娠活胎.入院后,给予米非司酮200mg口服,36小时后,米索600ug置阴,未引起宫缩.于第三天8am米索600ug置阴,出现宫缩.行钳刮术,出血多,止血后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妊娠,胚胎停止发育.在B超监护下,再行钳刮术,再次发生阴道大出血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子宫疤痕处妊娠,侵及肌层.
作者:张云;宋慧;邵明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提高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记录结果或保守治疗复查.23例均为平扫.脾破裂23例;并脾包膜下血肿5例;并腹腔积血3例;并发症11例.结论:典型CT征象:(1)脾形态失常、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脾破裂有较多并发症;(2)CT增强扫描在脾破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远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放疗应用10MV高能X线,热疗采用内生场射频热疗机,频率为13.56MHz高频热疗机每次局部照射60-90min 6-8次后观察结果.结果:4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中有29例(占72.5%)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7例患者B超检查提示肿瘤有所缩小,并获得了再次手术机会.结论: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陶建伟;吴红卫;王晓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故障现象 摄片床电锁失控,管球电锁失控,摄片定位灯不亮.故障分析 电磁铁与定位灯同时缺失电压.故障应在为其供电公共部分.
作者:杨春雷;吕秋旺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