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副鼻窦CT轴位与冠状位扫描之比较

杨继贤

关键词:
摘要:对副鼻窦的传统平片检查,受颅骨重叠影的影响,因不同患者的颅骨骨板厚度有差异,有的患者枕骨厚度较厚且骨皮质较厚较致密,所以影响了诊断标准,加之平片缺乏密度分辨率优势,与CT扫描相比较,有明显不足.而CT之轴位与冠状位扫描又各有优势,笔者这里论述的主要目的是在CT高分辨率优势的基础之上,怎样更好观察窦腔的周边关系,即怎样得到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

    作者:高国政;袁兴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下肢骨折牵引术的观察治疗及护理

    下肢骨折治疗常行牵引术主要是可纠正骨折重叠错位,稳定骨折断端,减少疼痛及肿胀,缓解肌肉回缩,防止关节骨折脱位后肢体缩短,也为手术整复准备条件.一般手术前先给予牵引治疗,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古定,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月红;吴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软骨瘤误诊1例的思考

    目的:右胫骨近端外后方骨软骨瘤误诊骨折,予以报道.方法:透视、拍平片、螺旋CT扫描并图像重建.结果:右胫骨骨软骨瘤.结论:骨软骨瘤误诊骨折.

    作者: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技术操作,但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管径小、管壁薄、其走向并非都是直行,且头皮静脉较为表浅,因此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总结了以下几点:

    作者:李彩香;崔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软骨发育不全1例的影像诊断

    孕妇27岁.孕8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臀位,胎头双顶径8.7cm,颅骨光滑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部扁平,腹部膨隆,四肢短小;测股骨长约2.1cm,肱骨长约2.0cm,胫骨长约1.6cm,羊水深处约14cm.其双顶径相当于孕35周,股骨长仅相当于孕17周,二者明显不成比例.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四肢发育短小畸形,羊水多.

    作者:乔志敏;闫红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75%,CT对肾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超过了90%[1],已成为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笔者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16例,重点讨论其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董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心理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思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往往需要终生治疗.而胰岛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针对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不同心理,进行了以下分析并施以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DR 图象切割在efilm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利用eflim软件,实现多幅图象和多个病人的图象组合,减少成本支出,打印出满意的DR图象.方法:把切割后图象的ID号,部位,图象的长度,宽度在发送工作站之前做准确的记录.结果:只有把图象切割成宽度,长度之比在0.6-0.9之间的长方形,并且以竖立的方式发送到工作站,才能得到满意的胶片图象.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应用(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3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MPR或三维重建.结果:横轴位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真假腔内膜片、破口位置及主动脉壁钙化.MPR及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方法,其多种后处理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帮助较大.

    作者:施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输尿管癌的CT表现

    输尿管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比较少见,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我们收集了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孙涛;张胜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窦、鼻咽部CT检查操作体会

    我院自2004年8月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至今,已为2210例病人进行过鼻窦或鼻咽部检查.现就如何选择不同的扫描方法,扫描、重建参数的设置及摄片要求谈如下三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蓝萍;潘荔娟;刘全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析 CR 系统

    CR系统的主要功能1.实现常规X线摄影的信息数字化,使传统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2.提高X线影像的分辨能力,显示能力.弥补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的局限性.

    作者:翁明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内原发性癌肉瘤

    非支气管上皮来源的原发性肺内癌肉瘤罕见,常误诊为肺癌.我院发现手术1例如下.

    作者:周乐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无片化X线检查的应用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R、DR及与之相适应的PACS陆续应用于临床,传统放射科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放射检查对胸部外伤敏感性的分析

    目的:胸部外伤的X线分析.方法:笔者对160例因胸部外伤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对比分析.结果:本病表现为肋骨骨折145例,液气胸125列,气胸110例,肺挫伤108例,肺裂伤45例,肺不张15例.结论:胸部外伤的放射学检查,应该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结合CT扫描,才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高智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系统在胸部体层摄影中的应用

    我们将CR(Computed Radiography)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应用于胸部体层摄影(tomography)中,得到了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较过去模拟摄影清晰度明显提高的二维体层图像,提高了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料,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龙;刘小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F30-ⅡD型200MA X线机罕见漏电的检修

    目的:为保证工作人员及病人的安全、机器的正常运行.方法:测量法及断路法.结果:机器通体带电.结论:机器漏电.

    作者:王文艳;王武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大、复杂的一个关节,其常规X线投照技术大家都已熟悉.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间接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圣辉;黄庆文;何文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压不稳致宫腔镜OTV-S6数字成像系统损坏1例

    使用设备 日本Olympus公司OTV-S6数字成像系统,配直型标准摄像头,放大率0.8倍适配器、21Fr电切镜用外径3mm光学视管、UES-30智能型高频电流发生器及CLV-S30冷光源.

    作者:袁贞明;郑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范围、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散在斑点状,星芒状钙化,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散在不规则钙化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特征性表现,窦壁骨质增生、硬化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多见,有骨质吸收破坏时应与上颌窦癌等病变鉴别.CT检查的价值在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程度,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王丽荣;冯柏林;商忠权;汪静贤;白莉;吕世河;王晶;陈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