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组建影像诊断学科的思考

李建龙

关键词:
摘要:一、影像诊断学科的组建 国外影像诊断学科的组成单位包括普通X线照相与造影、介入性放射学、CT、超声诊断,核素扫描、MRI和属于科室领导的实验室,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依据医院的规模及其所担负任务的不同,组成成份应有所变化.但总的原则:凡是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的科室,组织上就应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合理地、科学地使用各种不同的诊断手段.目前我国300张病床以上的单位几乎都配备了普通X线检查与造影、超声诊断、核素扫描,重点医院还有了CT.由于有利于改革组织形式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建立影像诊断学科(或中心).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价值分析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恶性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居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占人体全部软组织肉瘤的10-16%.我院近8年来经CT检查和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7例,作者就其CT征象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管升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膜间皮瘤的平片及CT表现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在胸片及螺旋CT中的表现特点,对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更深一步认识.方法:对12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患者,用DR摄片及GEFⅡ螺旋CT,自肺尖至膈顶连续扫描,层厚10mm,螺距1.5∶1.结果:局限性胸膜增厚、结节影2例,广泛性胸膜不规则增厚并多发结节影8例,伴有胸腔积液6例,巨大胸内肿物2例.右侧8例,左侧4例.结论: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局限性多为良性,弥漫多发结节影及巨大肿块者多为恶性.

    作者:王文秀;靳军;纪俊雨;李斐;蔡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股骨干骨肉瘤1例

    患者女17岁.因右大腿进行性疼痛,肿胀一月,近日加重,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患者一月前偶觉右大腿疼痛不适,症状较轻,未予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右大腿肿胀.查体T 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及左下肢活动感觉正常,右大腿中段前外侧可及一约18×20×5cm肿物,质硬、明显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肿物表面皮肤未见异常,右髋关节屈、伸稍受限.右膝、踝关节活动正常,双足背动脉搏动可及.

    作者:杨全山;黄少辉;伊静;仝淑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排螺旋CT颅脑扫描两种层厚重建显示微小病灶比较

    目的:探讨颅脑扫描两种层厚(5mm、10mm)重建图像显示微小病灶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例50岁以上颅脑扫描病例作为分析对象,使用SOMATOM欢悦双排螺旋CT采用2-5mm方式扫描,分别重建5mm、10mm层厚图像.结果:5mm层厚图像较10mm层厚图像显示出更多的微灶,新增微灶病例38例,增加显示率为63.3%,许多稳定性病灶得到确认,减少了误诊的发生.结论:5mm层厚图像较10mm层厚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徐旭斌;沈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检查及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介入检查下肢动脉栓塞情况及治疗.方法:总结20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血造影治疗方法,其中髂总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溶注13例下肢动脉血栓塞,单侧胫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结果:13例放置留管滴注尿激酶、肝素,1-4天后9例溶栓成功,4例有明显改善.胫动脉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闭塞,PTCA3例获得成功,1例未能开通,另1例因弥漫性病变改作其他治疗.通过有效治疗,改善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供血,了解栓塞部位,为需要截肢病人提供准确部位.结论:有糖尿病史病人应注意血糖血脂外,也常合并心脑血管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早期超声,介入检查及治疗能及早防止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微循环,防止坏疽、缺血性坏死.

    作者:邓福友;欧阳大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2例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表现

    众所周知小肝癌的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们总结分析了32例经证实的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检查资料,以提高对小肝癌的认识.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张克克;丛振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食道多体位造影在透视下食道支架植入术中的定位意义

    目的:探讨食道多体位特别是侧卧位造影在食道支架X线透视下植入术中的定位意义.方法:28例食道狭窄病例,其中良性狭窄3例,恶性狭窄25例,在透视下行食道支架植入术,植入支架前均经立体及侧卧位食道造影对食道狭窄部位进行定位后植入支架.结果:28例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食道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好.结论:食道多体位特别是侧卧位造影对食道狭窄的准确定位,是透视下食道支架植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良;周培华;张斌;余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右肾肾母细胞瘤1例报道

    患者男9岁.发现右上腹部肿块3天,无任何不适.CT平扫示:右肾区有一巨大肿块,大小为10.0×11.5cm2,中心为低密度,周边为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内可见少数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块呈分叶状,肾实质部分强化,中心低密度区不强化,但低密度区之间线状分隔明显强化,部分正常肾组织明显受压,并向前移位,呈新月形,与肿块交界清楚.肿块向上延伸到第二肝门平面,呈不均匀低密度,与肝脏实质境界欠清楚.CT拟诊:①肾母细胞瘤;②肾癌;③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是手术的适应症,手术后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肾肾母细胞瘤.

    作者:兰保恒;李清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输尿管癌的CT表现

    输尿管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比较少见,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我们收集了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孙涛;张胜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术介入治疗肝肾囊肿的再认识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介入治疗术对肝、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方法:经US或CT或MRI发现的158例188个肝、肾囊肿,在CT引导下穿刺经负压吸引后,放置引流管,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术,其中单发166例,多发22例.男72例,女86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8岁.经一次治疗35例,两次治疗80例,三次治疗22例.注入量10-62ml,留置时间10-15min.结果: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经CT或US随访评价,在经治疗的囊肿中,治愈率和有效率与随访的时间和治疗次数呈正比关系.经一次治疗的囊肿中,1月、6月、12月囊肿的消失率分别是41.3%、76.1%、82.6%,而经1-3次治疗的囊肿消失率分别是82.6%、92.5%、94.4%.结论:(1)CT引导下无水乙醇介人硬化术,治疗肝、肾囊肿的次数与囊肿的消失率呈正比.(2)肝肾的多发囊肿也适用硬化治疗术.(3)严格掌握适应症,按治疗原则进行,则会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世钰;王家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5-2006年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2例.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良秀;韩晓莉;张桂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G200型X线机故障3例分析

    例1故障 技术选择在平床滤线器摄片位置,开启机器,当将暗匣放入滤线器片盒中途入时,即随机的出现瞬间X线曝光现象,此时旋转阳极未转.

    作者:王延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CT价格的降低,其肺部检查率将显著增长,其常规扫描CT球管的负荷将加大,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管电流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省开支,有效的降低了病人的辐射剂量.本文着重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部的应用.

    作者:周雄;周益军;刘晓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球形肺炎23例X线误诊分析

    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影像医学的发展,球形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所谓球形肺炎是指各种病原菌所致的肺部急,慢性炎症,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在胸片上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阴影而与肺内的球形占位病变特别是周围性肺癌鉴别困难,往往容易造成误诊.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本文回顾分析了23例急性球形肺炎X线胸片典型与不典型征象,认为临床症状不典型,不典型的X线征象,不仔细分析X线征象是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袁天华;常亮;王玉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大、复杂的一个关节,其常规X线投照技术大家都已熟悉.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膝关节X线投照技术,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间接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圣辉;黄庆文;何文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PACS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PACS(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 system,简称PACS)是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与效率,代表着新时代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形象.PACS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的集成和系统的可扩展性,及将来全院或全社会医疗网络化的需求等.HIS主要对全医院的病人信息,经费信息、物流信息进行管理,而在医院的医疗诊断工作中,PACS更具重要性.PACS发展已进入大型化、分布式时代.

    作者:冯骥;梁存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脊索瘤的X线及临床表现

    脊索瘤(chordom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于脊椎椎体和椎间盘内,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不是椎间盘.本文报道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脊索瘤二例,着重讨论其X线及临床表现.

    作者:张爱军;王银昌;陈运江;王传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内空洞性病变鉴别诊断

    讨论 肺内空洞性病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肺结核空洞:肺结核空洞是由于渗出性的结核灶干酪坏死而液化,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局部肺组织丧失,其中充盈气体而形成空洞.

    作者:吕建武;李爱萍;梁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1413例检查分析

    当今我国育龄妇女,在计划生育时,大多数都能喜得金童玉女,小康之家其乐无穷.但是社会群体中,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的病友也有一定比例,她(他)们病因诸多,其中有一些是因多次人工流产,消毒不严及性传播等原因造成,且日渐有增多的趋势,他们中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通畅不全和阻塞占比例较多.

    作者:刘少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脊柱损伤的CT诊断价值

    脊柱外伤可引起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碎片进入椎管内,导致椎管狭窄,出规相应的临床表现,并能引起脊柱脱位等病理改变.我院2003年3月-2005年12月CT检查75例脊柱骨折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毅勇;巴特尔;张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