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柴国语
本文取二十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针对如何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疾病的转归,死骨摘除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回顾性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X线平片如何早期确定慢性骨髓炎中那些与活骨尚无明显分界的死骨和识别不典型的活动性病灶.目前有些放射科医师可能仍有某些困难.本文随意取二十例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这些病例在临床上有长期流脓,或得到手术病理的证实.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崔克勤;崔艳春;胡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对1998-2002年间的100例肝癌患者行介入性治疗,其中70例化疗加栓塞性治疗,20例单纯性动脉内灌注化疗,10例经PTCD治疗后,进行化疗加栓塞性治疗及单纯性动脉内灌注化疗的患者,进行治疗性效果及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通过对病情不同程度进展的患者,病变侵犯部位不同的患者,介入性治疗后的生存期,生活质量的观察,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介入性治疗后的疗效.
作者:严冬;吴志敏;任树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大肠癌目前定性诊断为理想的方法仍是纤维结肠镜和X线气钡双对比灌肠检查,上述两种方法可清晰显示结肠粘膜面的改变,肠腔狭窄及病变形态(定性诊断).对肿瘤突破浆膜向外侵犯的深度、肠壁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定量诊断)均不能显示.而多层CT在此方面却显示出优越性.此种检查方法通过容积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技术,可清晰的显示肠腔内、外及周围脏器情况对直结肠癌的定性及定量诊断的价值,得到临床广泛认同,现将我院的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志宏;陈晓林;刘晓华;王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喘憋明显,容易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自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儿科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2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佑敏;赵秀芬;颜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软骨一外胚层发育异常,为软骨发育异常合并外胚层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出生时即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为明显.现将我院遇见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淑宁;魏本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常规的X线检查为儿科疾病诊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X线对儿童的有害效应也引起医技人员和家属的普遍关注.
作者:王军;刘兵;崔洪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频率比法对145例肺内结节与肿块回顾性分析,建立良、恶性结节与肿块计量诊断方法.方法:对145例CT表现肺内有结节或肿块的病人采用频率比法,把临床征候及CT征象转化为记分值,判断结节与肿块的性质.结果:通过临床征候及CT征象的记分诊断,+-2是可疑界限分值,.大于2分值的结节与肿块为恶性;小于-2分值的结节与肿块为良性.结论:应用频率比法对肺内结节与肿块的性质进行计量分析诊断有一定帮助,另外在初步确定结节与肿块性质的基础上加上可信区间,完善和补充了影像诊断报告.
作者:杨庆生;杨丽莉;冯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3年来用彩色多普勒实时高频超声诊断仪检出,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的甲状腺肿块80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8例,女52例,年龄15-84岁,平均46.4岁.使用仪器为ACUSON128,探头频率7.5MHz,直接法进行甲状腺常规检查,并拍片记录.
作者:周慧杰;邹玲华;杨素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骨化性肌炎是脂发生于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内的异常骨化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又可分为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和非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即职业病所致的骨化性肌炎.其中以外伤性骨化性肌炎较常见,为本文讨论的重点,且本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很重要的原因是骨伤后治疗和活动不当所致.部分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因轻微外伤或外伤史不明显,X线表现呈肿瘤样生长,术前常难与某些骨恶性肿瘤相鉴别,故提醒注意并讨论如下.
作者:高文杰;孙新民;许仁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在结核治疗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96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2例,对照组480例.采用2HRZE/4HR方案化疗过程中,观察组加用水飞蓟葡甲胺片;对照组加用其它保肝组药(联苯双脂、肌苷片及复合维生素B).结果观察组肝损伤7.8%,对照组肝损伤20.4%,有显著差异.结论: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玉杰;高娟;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多年临床工作观察,经产与初产在妊娠和生产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各有其特点,无论是心理还是躯体都存在群体差异,自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来我院生产的经初产共观察1706例,就此出现频数较高的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所有观察病例皆为我院产科住院者,孕龄皆大于28周,其中初产1040例,年龄小21岁,大34岁,平均24.7岁;经产666例,小24岁,大45岁,平均28.8岁.由于多数情况是孕妇临产时来医院,产后2-3天即出院,因此我们观察时段是从先兆临产后2天.
作者:董晶;董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消化道异物的X线诊断,减少误诊.方法:采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方法加点片及腹部平片对本科诊断13例消化道异物进行X线分析.结果:消化道异物有8例X线可透性异物及5例X线不透性异物两种.结论: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病,X线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杨均翔;杨秀兰;魏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急诊和病者特点1.急诊特定的环境、场所:声音嘈杂,各类人员多,突发事件多,规律性差,不可预见性.
作者:颜萍;王艳;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现象上午开机时发现扫描架控制键盘功能混乱,键盘上reset键指示灯闪动,按reset键无反应,机器预热失败.控制台报错信息如下:
作者:严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钡餐与CT在检查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如何选择.方法:对9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8例行CT检查,其中2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9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患者中6例显示为十二指肠内充盈缺损,1例疑为肠壁外压征象,1例由于十二指肠明显扩张而未发现病灶,1例由于病灶较小而未发现.8例行CT检查的患者均显示出病灶.结论:上消化道检查是发现病变主要手段.CT检查除能确定是否存在十二指肠肿瘤外还能对病变进行更准确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袁克文;王志铭;雷振;丁祖虎;王海林;徐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肩胛骨投照方法有正位、侧位,外展位等.这几种方法投照的肩胛骨显示均不够理想.部分肩胛骨与肋骨及肺组织,软组织重叠,从而影响各种疾病及外伤的诊断.我们在进行胸部正位拍片时发现,患者两肩胛骨往往显示特别清楚,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胸部正位投照时,双手掐住双髂骨上方,虎口向下.上臂及肘部内旋.将肩胛骨移向外侧.使两侧肩胛骨大限度向外侧分离.所以显示良好,而且不与其它组织重叠.
作者:王文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茎突起自颞骨鼓部下方,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cm处,由粗渐细如骨刺状.其长短、粗细、形状差异很大,过长者可产生临床症状而就诊,所以提高茎突的摄片质量是很重要的.
作者:张大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静脉肾盂造影(IVP),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功能,而且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因其简便易行,诊断价值高,是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造影方法.一、造影剂以往,人们通常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如60%的复方泛影葡胺),易引起肾功损害.而今单体型非离子型造影剂(如优维显Utravist)在血中呈游离状态,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亦不发生离解,不参与机体代谢过程,所以具有水溶性和易扩散的特点,但价格昂贵.
作者:刘庆华;张明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气管插管前,对病人测量几种重要数据,对困难插管者做出预测,选择合适的操作者,准备好设备和急救措施,是保证麻醉成功、避免发生意外的前提.今就近年来我院86例按cormsch和kehane[1法分级Ⅲ、Ⅳ级困难插管者的预测与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石凌;针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发达X线机的性能也越程控化,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旧型号的机器继续担负着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掌握这些方面的维修经验,下面介绍检修KC-400的故障经验.
作者:张锦哲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