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放射检查及防护措施

王军;刘兵;崔洪树

关键词:
摘要:常规的X线检查为儿科疾病诊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X线对儿童的有害效应也引起医技人员和家属的普遍关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初产妇安全育儿能力调查及护理对策

    为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陪人的满意度,针对当前孕产妇安全育儿知识缺乏状况,加强病房健康教育,减少新生儿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是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魏士玖;段忠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诊外伤患者胸腰椎CT检查的技术探讨

    治疗各种急诊外伤患者的检查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病人如没有CT提供的诊断依据,则临床医生不能进行下一步的抢救治疗.脊柱外伤病人多不能配合,应尽量少搬动,胸腰椎外伤多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截瘫,CT可清楚地显示碎块对椎管内结构的压迫情况,准确对椎体定位直接关系手术的成败及愈后.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一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50岁.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加重2月.治疗合心爽30mgtid,地高辛0.125mgqd,双克25mgqod,速尿10mgqod,安体舒通20mgqd,华法令2.0mgqd,缓释钾1.0tid,利复星0.2ivgti.

    作者:董杰;崔秉荣;赵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MRI、CT诊断基底池脂肪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头痛、头晕20天,无恶心、呕吐,无高血压病史.一般资料:颈椎正侧及双斜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S10、2.0s A-9.0,H210,F1,HF/S,125KV,175mA,512×512,W90,L40,脑干前极低密度占位,CT值:-62.7HU考虑-脂肪瘤.MRI平扫参数:signa0.2Tgemr T1WI:3D/FSPGR/45/FL07TR29E7.3/Ft EC:1/1,4.60KHZ TI:200 FOV:26×19.5,8.0thk/2.0sp 256×192/2NEXT2WI:FRFSE/FL07 R1400TE98/Ef EC:1/16.94KHZ,8.0thk/2.0sp,256×192/4NEX.MRI示:桥前池增宽,其内可见条块状T1T2双高信号,不规则,约0.5×1.0×1.7cm大小,从两侧及后方包绕基底A,与A分界不清,且向后压迫桥脑,与脑分界清,桥脑轻度萎缩、变形,余未见异常.

    作者:张明;史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咽癌颈淋巴结复发的放射治疗

    由于鼻咽癌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其对射线的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39%-52%.本文回顾分析13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复发病例,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螺旋CT扫描技术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螺旋CT作为一种日趋普及的先进医学检查设备,正以其连续快速扫描、容积数据采集、优良的多轴面和三维重建图像等超越常规CT的诸多优越性能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认可,同时也为临床诊断、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由于其检查的特殊性及其相对其它检查的高额费用,也给螺旋CT检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检查中大限度的发挥螺旋CT的优点并在相对短的扫描时间内为患者进行高质量的CT扫描,成为每一位CT技师首要任务.

    作者:吕卫民;朱元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肠内营养的护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昏迷、严重口腔疾患、经口气管插管等重症患者,不能经口进食,须进行胃肠内营养,供给病人足够的热量,改善胃肠粘膜屏障,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及激素的分泌.我们在工作中做好胃肠内营养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陈英;侯晶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型超声诊断膀胱肿瘤29例分析

    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现将我院2003-2004年先后经B超、膀胱镜、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海威;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在结核治疗中的保肝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在结核治疗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96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2例,对照组480例.采用2HRZE/4HR方案化疗过程中,观察组加用水飞蓟葡甲胺片;对照组加用其它保肝组药(联苯双脂、肌苷片及复合维生素B).结果观察组肝损伤7.8%,对照组肝损伤20.4%,有显著差异.结论: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玉杰;高娟;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R的原理及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医学成像的理论和数字方式具有强大的技术进步,使X线摄影数字化得到了发展.传统的X线摄影是以胶片作为成像的介质,发展到计算机摄影(CR)、直接数字摄影(DR),是将X线拍摄的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image 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计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出灰阶图像.CR与DSA中所述的DR同属数字化成像,提高了图象的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增加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实现放射科网络化和无胶片化管理.

    作者:禹意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套管针加三通管在子痫病人输液的应用体会

    子痫是产科的急症、重症.抢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尽快建立1-2条静脉通路,且具有良好的静脉输液方法,确保急救药物快速、有效、持续地输入.套管针加三通管适合子痫病人输液的特点,且能留置.可明显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刺激,有效地控制抽搐,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右前臂缺失1例

    孕妇,27岁,孕1产0,孕39W,平时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无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婚后半年怀孕,于孕9W时曾因感冒在私人诊所用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现超声检查:胎头位于下腹部正中,胎方位为枕右前位;双顶径9.2cm,颅骨光环清晰完整,脑实质结构回声正常,脑中线居中;胎儿颜面部正常;胎心规律,心率152次/min,律齐.胸腹部回声正常;脊柱排列整齐,屈度正常,双下肢显示良好无异常;左上肢曲肘抱头,右上肢上臂显示,自肘部以下未探测到,于肘部的桡侧显示一小手指回声.胎盘Ⅰ级,羊水9.7cm,量多,透声好,超声诊断:单胎头位,羊水过多,胎儿右前臂缺如?

    作者:马雪华;黄静;李秀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膈疝的X线诊断价值11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组11例膈疝(不包括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对本病的误诊率.方法:本组11例均摄取患侧部分正侧位片.结果:膈疝其X线表现复杂多样,所以在对本病进行诊断中,应临床与X线相结合,需要钡餐造影的再结合造影检查.认真分析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结论:通过对本病的X线征象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聂庆光;李辉;林德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滤过器(Filten)在预防肺栓塞中的地位综述

    肢体静脉炎是造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静脉滤过器安置在腔静脉内能阻断血栓入心的通路,从而达到预防肺栓塞的目的.

    作者:崔克勤;崔艳春;陈东豪;郝大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技术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评价旋转DSA和路径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Advantx LC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63例患者施行脑血管造影.结果:通过使用旋转DSA和路径图,其中6例临床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常规脑血管造影没有确切显示异常的患者确诊为动脉瘤,并顺利完成超选择插管,行瘤囊内弹簧钢圈栓塞术.结论:旋转DSA和路径图技术的应用既能缩短检查时间,又能减少造影剂的量,特别是能精确的显示颅内动脉瘤颈部与其周围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精确的影像资料.

    作者:李红卫;许西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法纠正持续性枕后位26例分析

    持续性枕后位是产科常见的头位性难产之一,不但使产程延长,增加产妇的痛苦,而且剖宫产率及高.现将我院2005年2月-8月手法纠正持续性枕后位26例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莹;赵志彦;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介绍简易茎突前后位投照法

    茎突起自颞骨鼓部下方,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cm处,由粗渐细如骨刺状.其长短、粗细、形状差异很大,过长者可产生临床症状而就诊,所以提高茎突的摄片质量是很重要的.

    作者:张大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利用 UNIQUE软件提高胸部DR影像质量

    胸部组织结构密度及厚度由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影像质量历来是业界关心及探讨的重点.传统X线屏一片系统往往不能显示高反差部位组织结构的病变,例如胸部纵膈及脊柱的病变.荧光存储系统CR的出现虽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改进,但图像仍然缺乏较好的层次.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成像系统DR由于平板探测器良好的特性,影像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而各种图像优化处理软件的应用,进一步改善胸部各组织结构显示.

    作者:陈燕琼;杨根仁;姚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肠套叠空气灌肠护理体会

    肠套叠好发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多,2岁以后逐渐减少,5岁以后少见,是因为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特有的并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性别,男孩比女孩多2-3倍.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夏、冬季其次,秋季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95%婴儿肠套叠为原发性的,5%的病儿为继发性肠套叠.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等.空气灌肠整腹治疗安全,简便易行,成功率高.

    作者:雷星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产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用药,以避免致死、致残、智力、运动障碍及癫痫等后遗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2005年5月7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