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华;黄静;李秀环
一、临床资料83例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在36-80岁之间,平均58岁.其中66例有胸部平片X线检查,75例接受CT检查,临床症状咳嗽56例,多为刺激性干咳,痰血29例,以血丝样痰为主,胸痛22例,其他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困难胸闷等.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者2例,无症状查体发现1例.
作者:耿学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血管阻塞性疾病,其中常见于动脉血管,1.由于脑动脉硬化及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栓,其中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型引起的血栓,感染或非感染性动脉炎及脑血管痉挛等常见.2.外来栓子如气体、脂肪栓子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3.低血压或凝血状态等原因致使动脉血管堵塞而致所支配脑组织出现缺血性改变,其CT表现一般2天以后可出现典型的低密度缺血性改变,但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后;临床症状明显,但CT表现甚不典型,以前对此病认识不足,且易漏诊或误诊,笔者就2000年-2005年5月经历筛查的28例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经MRI证实)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髓着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缺血研究中的深入,人们对其在早期脑缺血临床应用方面的认识日趋完善.此外,弥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的诊断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弥散成像的原理与技术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的应用弥散成像,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宋建勋;李静;何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肘外伤在各年龄组均常见,但尤其多见于儿童,如在初学走路时,小儿的肘常有受伤,儿童与青少年的玩耍与体育运动也常是受伤的发生机会.虽然病史与临床检查,常可提供正确的诊断线索,但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与脱位的类型,骨折线的方向与骨折片的位置,以及评价同时发生的软组织损伤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刘庆华;徐传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发达X线机的性能也越程控化,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旧型号的机器继续担负着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掌握这些方面的维修经验,下面介绍检修KC-400的故障经验.
作者:张锦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1.5岁.因慢性咳嗽咯痰,近日急性咳嗽发作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格瘦小,嘴唇发绀,叩诊右肺过清音,左肺叩浊.左肺听诊呼吸音低,伴有哮鸣音及痰鸣音.体温:37.6度,脉搏:120次份,血Rt:WBC1.5万/L.
作者:闫世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由外伤(如摔倒、身体扭转)造成的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首选方法.2002-01-2004-05我们对54例患者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燕;韩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肾囊肿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囊肿较小时对机体器官功能无明显影响,一般不产生临床症状,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压迫临近器官时,可产生食后饱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继发感染出血时,可有畏寒、发热、急腹症表现[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及经皮穿刺抽吸无水酒精硬化术,随着微创治疗理念的进展,我们认为经皮穿刺抽吸硬化术是简便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通过对57例肾囊肿行改进肾囊肿抽吸硬化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小舟;周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肢体静脉炎是造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静脉滤过器安置在腔静脉内能阻断血栓入心的通路,从而达到预防肺栓塞的目的.
作者:崔克勤;崔艳春;陈东豪;郝大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边远县市肺结核病人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而肺结核病人的肺癌发生率也比一般健康居民高.作者就我院近年住院治疗的4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其中19人并发肺癌.由于有肺结核病灶的存在,常遮盖肺癌的临床症状及CT表现而延误肺癌的诊断与治疗.作者分析并复习了这些病史及CT片,认为如果有下述征象之一出现时,要高度怀疑在肺结核病上并存肺癌的可能.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给病人及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王兴标;张万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每个家庭都希望养育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科学的喂养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科学的母乳喂养的推行也就成为必然,而母婴同室恰恰就是提供这样科学喂养的舒适环境,母婴同室的宣传指导工作也就成为必然.
作者:李秀丽;周香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其组织类型繁多,分化程度不等,故CT表现复杂,本文收集了近5年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31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古力孜拉;张锦(火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钡餐与CT在检查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如何选择.方法:对9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8例行CT检查,其中2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9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患者中6例显示为十二指肠内充盈缺损,1例疑为肠壁外压征象,1例由于十二指肠明显扩张而未发现病灶,1例由于病灶较小而未发现.8例行CT检查的患者均显示出病灶.结论:上消化道检查是发现病变主要手段.CT检查除能确定是否存在十二指肠肿瘤外还能对病变进行更准确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袁克文;王志铭;雷振;丁祖虎;王海林;徐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足预防的必要性并付诸行动,这也是我们今后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作者:赵秀芳;张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MOBITRAK技术检查产后盆腔和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和程度,提供适宜的处理措施.方法和材料: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1.5T-INTERA磁共振机的MOBITRAK技术检查产后血栓.本组28例,年龄20-38岁,10例发生在人工流产后3d至1个月,18例发生在产褥期,其中8例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单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21例(左侧17例,右侧4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7例,1例并发肺栓塞.结果:明确了血栓形成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结论:对产后形成的血栓进行早期发现、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期.
作者:李祖成;杨述根;傅家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刺激与压迫硬膜及相应部位的神经根,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腰椎存在生理前凸,纤维环前方较厚,后方较薄.后正中处有后纵韧带,后外方为薄弱,腰椎间盘容易在此处膨出或破裂.此处正是神经根离开硬膜囊进入椎间孔部位,椎间盘突出可使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和刺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男多于女,青壮年占80%,半数以上有腰部损伤史.为此,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为探讨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尽管腰腿痛病因复杂,但近年来的研究日益集中在与椎间盘病变的关系中.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学诊断分型,实验室研究,临床诊断标准及影像学诊断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金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胰腺损伤少见,因其为腹膜后脏器,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或延迟出现.本文共收集18例胰腺闭合性损伤,就其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CT对胰腺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以避免和减少漏误诊.
作者:丁明旭;冷庆红;王家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早期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1998-2002年采用钡餐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证实的小儿消化性溃疡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小儿消化性溃疡早期的X线表现有:1.龛影;2.球部变形;3.激惹征象;4.线条状龛影:此影像是小儿溃疡X线特异性改变;5.十二指肠降部淤积;结论:诊断小儿消化性溃疡早期可靠的X线征象有:1.龛影;2.球部变形;3.激惹征象;4.线条状龛影.
作者:崔克勤;郝大林;邱玉良;陆建成;赵宏斌;黄希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胆管癌是发生在胆管特殊部位的腺癌,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发生于胆总管尚未累及左右肝管的可行手术切除,但发生于肝内胆管或胆总管累及到肝内胆管的手术切除困难,手术创伤大,术中及术后死亡率高达20%,且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院自2000年至今其收治胆管癌56例,分别行胆管支架置入术及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取得-些效果,解除了黄疸,减轻肝脏损害,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
作者:车明;柴文晓;冯凡;王江业;水新富;何天伟;叶莹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X线机电路中的重要控制器件,其频繁动作的特点,导致其故障的多发.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障也大体相同.现总结如下:
作者:扈金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