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张海燕;韩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摘要:由外伤(如摔倒、身体扭转)造成的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首选方法.2002-01-2004-05我们对54例患者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纠正持续性枕后位26例分析

    持续性枕后位是产科常见的头位性难产之一,不但使产程延长,增加产妇的痛苦,而且剖宫产率及高.现将我院2005年2月-8月手法纠正持续性枕后位26例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莹;赵志彦;王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药物组合灌注治疗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组合灌注治疗对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就诊时间的前后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各20髋,经皮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髋股骨头供血动脉旋股内、外、闭孔动脉血管,各分别灌注甲-A组(罂粟碱30-120mg+尿激酶30-60万μ+654-2 20-60mg+丹参注射液30-60mLL)、乙-B组(罂粟碱30-120mg+川芎嗪注射液60-100mL+654-220-60mg+丹参注射液30-60mL+低分子右旋糖苷60-120mL)、丙-C组(罂粟碱30-120mg+红花注射液20-60mL+654-2 20-60mg+路路通注射液20-60mL),每髋灌注治疗2-3次,间隔时间为第二次与第一次间隔两周,第三次与第二次间隔三月,同时外敷消定膏(本院自制药,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损伤散(本院自制药,主要功效为舒筋活血、消瘀止痛),跟踪观察6月-2年时间,就患髋疼痛和功能改善、血管数目的变化、X线片病变变化、同位素扫描变化对比分析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髋疼痛和功能受限均得到改善和消失,血管增多,囊变区缩小,骨质修复,但B组明显优于A、C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能提高治疗股骨头坏死优良率.

    作者:李盛华;张彦彩;赵奋国;王承祥;柳海平;曾贤武;苏清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宫角单宫颈单阴道畸形1例

    畸形子宫一般认为并不多见,现将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证实的1例较为罕见的畸形报告如下.患者女26岁.自然流产后1年余未再孕.

    作者:易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种姿势摄跟骨侧轴位

    为了方便患者,减少病痛,摄跟骨侧位片后,患者不动,球管置放足后90厘米.胶片5×7英寸.

    作者:徐培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残角妊娠破裂1例报告

    患者女25岁.停经3+个月,阵发性腹疼4天,于2005年9月6日9am入院.入院诊断:3+个月妊娠先兆流产.查体:T36.9℃,P80次份,R18次/分,BP14/9KPa,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下腹压疼,无反跳疼,耻上三指扪及宫底,多普勒探及规律胎心搏动,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9.7×109/L、N71.6%、L25%、HB103g/L,尿常规:KET++,余(-).入院后给保胎治疗.腹痛于用药半小时后减轻,夜间微感腹疼,持续1%GS500ml+25%硫酸镁30ml每分钟30滴静滴,腹痛消失.

    作者:孙凤桂;王翠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化疗毒性反应的心理护理

    目前,化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药物的使用在杀伤肿瘤细胞出现疗效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不可避免.传统认为,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仅仅是化疗、放疗之外的一种非必须的辅助疗法,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建立在人性心理学基础的整体心理治疗思想的确定,有目的的治疗心理护理已经成为肺癌整体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玉芝;赵立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初产妇安全育儿能力调查及护理对策

    为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陪人的满意度,针对当前孕产妇安全育儿知识缺乏状况,加强病房健康教育,减少新生儿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是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作者:魏士玖;段忠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髓着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缺血研究中的深入,人们对其在早期脑缺血临床应用方面的认识日趋完善.此外,弥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的诊断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弥散成像的原理与技术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的应用弥散成像,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宋建勋;李静;何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学影像的几种主要诊断方法的比较

    医学影像成像是借助于某种物质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密度等,以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供医生根据影像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的一门科学技术.其中包括超声波成像、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成像、磁共振(MRI)成像等.现将这几种主要诊断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归纳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家长对小儿腹泻认知和处理的调查

    目的:了解家长对小儿腹泻的认知和处理方法.方法:(1)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2)组织对小儿腹泻认知和处理的座谈会.结果:20%的家长认为小儿腹泻没有什么大碍;60%的家长认为应提高警惕;30%的家长认为非常紧张.其中70%的家长会带孩子看医生,了解腹泻的原因,20%的家长自行到药店买止泻药让小儿服用,10%的家长不大注意.两次座谈会的结果表明,60%的家长缺乏防治小儿腹泻的知识,70%的家长不知处理小儿腹泻的方法,40%的家长不知腹泻会有全身症状.结论:宣传科学的用药知识,培养家长护理患儿的能力.

    作者:赵全国;王宜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在肺结核基础上伴发肺癌有用的CT征象

    在边远县市肺结核病人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而肺结核病人的肺癌发生率也比一般健康居民高.作者就我院近年住院治疗的4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其中19人并发肺癌.由于有肺结核病灶的存在,常遮盖肺癌的临床症状及CT表现而延误肺癌的诊断与治疗.作者分析并复习了这些病史及CT片,认为如果有下述征象之一出现时,要高度怀疑在肺结核病上并存肺癌的可能.以免延误诊断与治疗,给病人及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王兴标;张万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主动脉球影在X线平片上的分析

    目的:比较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在X线平片上主动脉球影的大小,以提高X线诊断.方法:对三组各12例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平片上主动脉球影大小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对比,房缺的主动脉球影变小或正常,室缺的主动脉球影基本正常,室缺的主动脉球影增大.结论:平片上主动脉球影的大小对鉴别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有意义.

    作者:王华东;初迎幸;宿秀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东芝DFW-10B500mAX线机故障检修1例

    故障现象东芝500mAX线机横分格出现时好时坏现象,一段时间后横分格停止不运动,竖分格正常.

    作者:王宗定;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2003-2004年我院妇科共收治了异位妊娠32例,我们经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芹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量子效率对数字化图像质量的影响

    空间分辨率和MTF(调制传递函数)不能再单独作为某个系统诊断功能的标准了,应该采用一种新的标准:可探测的量子效率(DQE),对成像系统噪声和对比性能的共同作用的测量,以目标的清晰度的函数来表示.

    作者:郭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肋骨骨折首次X线平片检查漏诊原因分析

    在胸部创伤中肋骨骨折为常见,X线平片是检查的首选方法,常因检查部位,投照体位或X线曝光条件选择不当而造成漏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因延误诊断而危及生命,为此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漏诊的原因,来大程度地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曲世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各自疗效并进行评估.方法:60例择期经膀胱前列腺摘除病人,随机分R、B两组各30例.术中均采取L2-3硬膜外阻滞麻醉,给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对半混合液,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两组均给负荷量罗利对半混合液5ml,背景输入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5min.PCA药液R组0.15%罗哌卡因+芬太尼3ug/ml+地塞米松0.1mg/ml+Ns共100ml,B组0.15%布比卡因+芬太尼3ug/ml+地塞米松0.1mg Al+NS共100ml.术后6、12、24、48h分别观察BP、HR、RR、SpO2、疼痛评分(VAS)、恶心、呕吐及下肢麻木.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无差异(P>0.05),下肢麻木的发生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PCEA不但与布比卡因有相同的疗效,而且优于布比卡因.

    作者:张显平;王开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我护理疗法与心理疗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疗法与心理疗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按闭角性青光眼诊断标准,对闭角性青光眼入院患者分组观察,A组在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与自我护理疗法,B组单纯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结果:1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痊愈率明显不同,(P<0.01).痊愈后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也有显著差异(P<0.01),经自我护理与心理治疗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闭角性青光眼在药物,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自我护理与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玲;杨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血管畸形脑出血临床表现及CT影像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畸形脑出血的研究,了解和掌握与之相似疾病临床及影像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调查528例病人,各种原因脑内出血480例,高密度钙化28例,采用美国Picker 1200sx CT机,进行轴位扫描,层距10cm、间距10cm由听眦线由颅底向顶部常规扫描.结果:528例患者中,脑血管畸形脑出血患者144例,占27.2%.结论:要求临床医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注重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率,把误诊降到低限度.

    作者:王瑞芳;张富森;石富;朱海;罗英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膈疝的X线诊断价值11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组11例膈疝(不包括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分析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对本病的误诊率.方法:本组11例均摄取患侧部分正侧位片.结果:膈疝其X线表现复杂多样,所以在对本病进行诊断中,应临床与X线相结合,需要钡餐造影的再结合造影检查.认真分析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结论:通过对本病的X线征象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聂庆光;李辉;林德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