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平;王开祥
泛影钠、泛影葡胺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复方泛影葡胺,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造影剂.目前对不明确的病灶拟行含碘造影剂静脉注射的增强扫描相当普遍,增强过程中由于注射量大(一般为100ml)、速度快(一般为3ml/s)、时间短(一般为30s),有引起严重造影反应甚至死亡的危险,使用前应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部平片及CT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旨在加强对胸部创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通过对126例肺实质性损伤的回顾性分析,对其主要X线征象的病理基础及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与CT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12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损伤,以下列4种征象为常见:1.肋骨骨折85%;2.肺部创伤和湿肺73%;3.血性气胸43%;4.纵膈及皮下气肿27%.结论:常规胸部平片特别是近来CR及DR对于肺实质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CT可早期发现轻度肺实质改变及细微变化.
作者:杨永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儿男,7天,系G1P1,足月顺产,新法接生,生后哭声反应良好,阿氏评分10分.体重3800g,生后母乳喂养,量足.生后患儿即被发现右侧上下肢明显粗长于左侧.患儿母亲健康,其父嗜酒成性.查体患儿神志清,精神好,呼吸心跳平稳,口唇面色红润,心肺无明显异常.患儿右侧面颊突出;左侧较瘦小,右侧上下肢较左侧粗长,右手6指,患儿尾骨处皮肤破溃,有骨性物露出,四肢活动自如.辅助检查:四肢拍片示右侧骨骼粗于左侧、骶尾骨拍片示尾骨呈弧形向背面生长,并穿透皮肤.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双肾无异常.诊断:①先天性一侧肥大症.②多指畸形.③尾骨畸形.
作者:杜丕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童胸部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拍摄胸片仍是临床常见主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胸部投照时患儿大多数均不能密切合作,尤其是幼儿以下年龄段患儿.因此欲摄取一张优质的小儿胸片,从投照技术上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工作中针对患儿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投照方法,并注意和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断总结儿童胸部X线摄影经验,提高了小儿胸部X线摄影质量.
作者:许树明;杨庆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茎突起自颞骨鼓下方,乳突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厘米处,伸向前下方,为由乳突根部前内侧向下方生长的骨质突起,正常约3.5厘米,与冠状面的角度约11至25度,长度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及完整、过型等型,过长者有咽喉不适、异物感、耳痛、头痛等临床症状.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咽部不适的病人,经食道钡餐检查常属正常临床医师为了排除茎突过长所致,需进行茎突摄片检查,为了更好掌握各种摄取茎突片的方法,现将几种摄取茎突片的方法综列如下,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作者:白焕光;谭绪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化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药物的使用在杀伤肿瘤细胞出现疗效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不可避免.传统认为,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仅仅是化疗、放疗之外的一种非必须的辅助疗法,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建立在人性心理学基础的整体心理治疗思想的确定,有目的的治疗心理护理已经成为肺癌整体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玉芝;赵立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电监护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院自1997年购进心电监护以来,对心律失常尤其是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患者能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凭借心电监护成功纠正了近百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典型心律失常近20例,成功挽救了5例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
作者:项仁剑;周亚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急诊和病者特点1.急诊特定的环境、场所:声音嘈杂,各类人员多,突发事件多,规律性差,不可预见性.
作者:颜萍;王艳;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现象机器在工作过程中,点片的片车突然自动运动到外侧,机器不能进行透视及点片.将机器关闭,手动使片车复位.重新开机后,片车又自动运动到外侧,机器仍然无法正常使用.
作者:孙修明;于良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的X线表现,探讨其X线表现的诊断分期.方法:用气钡双重造影法对104例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进行观察.结果:在104例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中,具有广泛痉挛,粘膜略粗,钡剂返流现象有66例,占63.46%(炎症期);具有多发性小溃疡23例,占24.04%(溃疡期);具有狭窄、缩短表现15例,占12.5%(瘢痕期).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是青少年返流性食道炎的一个临床诊断及预后指标.
作者:赵洪斌;崔克勤;崔艳春;于金山;程学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护理专家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其职能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护理专家、顾问、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1].我院从今年1月份实行临床护理专家早晚查房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影响颇深.总结如下:
作者:张显英;隋莉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曝光报故障.检修过程第一次曝光即报故障.进入维修状态,曝光报Err6.将mAs表串进M端,调SIGN板R32,使曝光不报故障.曝光发现实际mA超出设定值一半.检查灯丝加热电阻R6,发现滑动触头位置不对.原来该机曾周磁饱和稳压器谐振电容容量下降而实际mA减小,有人调过R6.后来更换电容,mA增大,而R6未恢复.将R6恢复,用mAs表校正各mA档.调SIGN板R34,使TP8偏置小于40mV.然后调R32,使维修状态下实际mA显示准确.发现实际mA显示忽高忽低,经常出现曝光报故障.而外接mAs表监测毫安稳定,用数字万用表监测SIGN板TP8(100mA,125S)的值也稳定.说明CPU板监测mA的AD转换电路有问题.鉴于不想更换CPU板,所以在校准各档实际mA之后,考虑通过调整SIGN板,消除假报警.调R34,使TP8偏置为0.5V;调R32,使100mA曝光时,TP8为1.2V.各毫安档曝光都不报警.用各常用条件曝光,仍不报警.此后两天未报故障.
作者:张居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螺旋CT作为一种日趋普及的先进医学检查设备,正以其连续快速扫描、容积数据采集、优良的多轴面和三维重建图像等超越常规CT的诸多优越性能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认可,同时也为临床诊断、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由于其检查的特殊性及其相对其它检查的高额费用,也给螺旋CT检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检查中大限度的发挥螺旋CT的优点并在相对短的扫描时间内为患者进行高质量的CT扫描,成为每一位CT技师首要任务.
作者:吕卫民;朱元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髓着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缺血研究中的深入,人们对其在早期脑缺血临床应用方面的认识日趋完善.此外,弥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的诊断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弥散成像的原理与技术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的应用弥散成像,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宋建勋;李静;何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rm)又称纤维粘液样软骨瘤(Fibromyxoid chondroma),简称CM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起源于软骨结缔组织,具有粘液样和软骨组织的特征,而不是直接起源于软骨细胞,而后产生粘液样变.按WHO统计,CMF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04%,占良性骨肿瘤的2.31%[1].1949年Jaffe和Lichtenstein首次描述并命名该病,以后对于此病的报告逐渐增多.而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却很少见,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现结合我院一例病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曾茹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应用动脉内灌注大剂量化疗药加碘油与明胶海绵栓塞髂内动脉方法治疗晚期及复发膀胱癌28例,同时与应用静脉,膀胱内化疗及放疗方法治疗的24例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组28例病人,完全有效21.4%部分有效78.6%其他方法组24例中完全有效4.2%部分有效54.2%,轻微有效12.5%,无效29.2%,动脉组6,12,24个月生存分别为100%,83.8%,72.2%,我们认为动脉大剂量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及复发膀胱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膀胱癌术前治疗或姑息性治疗.
作者:魏国彬;李共茹;魏东升;刘福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方法:总结78例乳腺钼靶片上各种钙化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包括钙化的大小、形态、数目、分布.并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乳腺钙化中证实为良性病变者52例,其中,乳腺增生症30例,纤维腺瘤1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不典型增生4例;证实为恶性病变者26例.结论:乳腺微粒钙化不可认为是乳腺癌的特异性征象,也可较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如在成簇的微粒钙化中出现多种形态或不规则钙化,则提示有恶性诊断的价值.
作者:张祖建;陈淑君;肖志华;魏善荣;钏冬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在结核治疗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96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2例,对照组480例.采用2HRZE/4HR方案化疗过程中,观察组加用水飞蓟葡甲胺片;对照组加用其它保肝组药(联苯双脂、肌苷片及复合维生素B).结果观察组肝损伤7.8%,对照组肝损伤20.4%,有显著差异.结论: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玉杰;高娟;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2004年我院妇科共收治了异位妊娠32例,我们经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芹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学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除给患者做检查,就是读片,写诊断报告,但是书写诊断报告并不容易.因此,要想写好影像诊断报告更难.书写诊断报告要有以下条件:
作者:王继存;罗大中;曹维彬;陈久清;王炳霖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