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克勤;崔艳春;胡淼
本文回顾分析了3年来用彩色多普勒实时高频超声诊断仪检出,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的甲状腺肿块80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8例,女52例,年龄15-84岁,平均46.4岁.使用仪器为ACUSON128,探头频率7.5MHz,直接法进行甲状腺常规检查,并拍片记录.
作者:周慧杰;邹玲华;杨素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童胸部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拍摄胸片仍是临床常见主要的检查手段.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在胸部投照时患儿大多数均不能密切合作,尤其是幼儿以下年龄段患儿.因此欲摄取一张优质的小儿胸片,从投照技术上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工作中针对患儿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投照方法,并注意和解决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断总结儿童胸部X线摄影经验,提高了小儿胸部X线摄影质量.
作者:许树明;杨庆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结核与肺癌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肺结核、肺癌的呼吸系统症状均为咳嗽、胸痛、咯血或血丝痰以及呼吸困难,且肺癌早期无论在X线表现或临床症状方面都缺乏特异性,误诊现象较常见.本文对我院1990-2004年误诊的40例肺癌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贾晖;孔建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肿瘤的价值多有报道[1,2],扫描技术成熟,因扫描速度快而不需考虑扫描时间紧张问题,而单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因扫描速度相对较慢,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强化扫描,以保证达到诊断要求.我们应用美国Picker公司产PQS单螺旋CT进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乃胜;张鑫;李建洲;刘玉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取二十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针对如何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疾病的转归,死骨摘除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回顾性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X线平片如何早期确定慢性骨髓炎中那些与活骨尚无明显分界的死骨和识别不典型的活动性病灶.目前有些放射科医师可能仍有某些困难.本文随意取二十例慢性骨髓炎X线平片,这些病例在临床上有长期流脓,或得到手术病理的证实.就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崔克勤;崔艳春;胡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是婴儿肠梗阻的首位原因,空气灌肠是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收集自2002年至今资料完整的58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
作者:刘杭;张永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产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用药,以避免致死、致残、智力、运动障碍及癫痫等后遗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2005年5月7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8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栓塞治疗3和6个月后复查瘤体大小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肌瘤由子宫动脉分支供血,双侧血供型占绝大多数,治疗后6个月复查,所有肌瘤均比治疗前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性、能保留子宫、安全有效的新疗法,其近期疗效优良.
作者:赵辉;任建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胸膜间皮瘤是少见肿瘤,起自胸膜的扁平细胞或其下的结缔组织,由于此病的临床和X线均无特征,不少的病例且由于大量胸水的掩盖,难以显示真实病变,造成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困难.目前检查方法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诊断性胸腔穿刺的细胞学检查,术前的早期诊断是有可能建立的.
作者:杨羚;于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MOBITRAK技术检查产后盆腔和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和程度,提供适宜的处理措施.方法和材料: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1.5T-INTERA磁共振机的MOBITRAK技术检查产后血栓.本组28例,年龄20-38岁,10例发生在人工流产后3d至1个月,18例发生在产褥期,其中8例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单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21例(左侧17例,右侧4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7例,1例并发肺栓塞.结果:明确了血栓形成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结论:对产后形成的血栓进行早期发现、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期.
作者:李祖成;杨述根;傅家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网脱复位术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择网脱复位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手术处理,观察组病人于手术开始前接静脉止痛泵,其配方为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5mg+NS共50ml.持续输注2ml/h、PCA0.5ml、锁定时间15min,手术结束后止痛泵带回病房继续使用.结果:两组病人VAS评分术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脉搏术中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脱复位术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有确切的疗效,能明显降低应激反应.
作者:吕瑞华;张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肘外伤在各年龄组均常见,但尤其多见于儿童,如在初学走路时,小儿的肘常有受伤,儿童与青少年的玩耍与体育运动也常是受伤的发生机会.虽然病史与临床检查,常可提供正确的诊断线索,但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与脱位的类型,骨折线的方向与骨折片的位置,以及评价同时发生的软组织损伤不可缺少的手段.
作者:刘庆华;徐传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全景机的应用全景机又称曲面断层数字口腔X线摄影机(型号规格:ORTHOPHOS,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临床工作中主要用于各类颌面部疾病的诊断,特别在口腔正畸方面,其可准确清晰地显示个体齿列排列情况,而我们就是应用全景机的功能在显示以上结构的同时观察正位茎突的粗细,长短,是否倾斜及变异等,了解茎突的功能.
作者:杨建伟;苏远化;罗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介入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升级与更新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使得连续、高质量的图像为介入治疗和临床手术提供了更加详尽的资料保障,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造影剂使用量,减少了患者与介入医师不必要的辐射.
作者:唐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现象东芝500mAX线机横分格出现时好时坏现象,一段时间后横分格停止不运动,竖分格正常.
作者:王宗定;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家长对小儿腹泻的认知和处理方法.方法:(1)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2)组织对小儿腹泻认知和处理的座谈会.结果:20%的家长认为小儿腹泻没有什么大碍;60%的家长认为应提高警惕;30%的家长认为非常紧张.其中70%的家长会带孩子看医生,了解腹泻的原因,20%的家长自行到药店买止泻药让小儿服用,10%的家长不大注意.两次座谈会的结果表明,60%的家长缺乏防治小儿腹泻的知识,70%的家长不知处理小儿腹泻的方法,40%的家长不知腹泻会有全身症状.结论:宣传科学的用药知识,培养家长护理患儿的能力.
作者:赵全国;王宜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下面介绍评价CT影像质量的主要参数、某些参数的国家标准及其检测方法.1.对比度及对比度分辨力对比度是CT图像表示不同物质密度差异、或对X射线透射度微小差异的量.表现在图像上像素间的对比度,是它们灰度间的黑白程度的比.对比度的定义如下: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对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提高阳性检出率,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方法:对我院病因不明的439例胸腔积液进行了细胞学检查.结果:共查出恶性肿瘤118例,阳性检出率为:26.88%.
作者:王静;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早期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1998-2002年采用钡餐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证实的小儿消化性溃疡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小儿消化性溃疡早期的X线表现有:1.龛影;2.球部变形;3.激惹征象;4.线条状龛影:此影像是小儿溃疡X线特异性改变;5.十二指肠降部淤积;结论:诊断小儿消化性溃疡早期可靠的X线征象有:1.龛影;2.球部变形;3.激惹征象;4.线条状龛影.
作者:崔克勤;郝大林;邱玉良;陆建成;赵宏斌;黄希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故障现象按下手闸第一挡,摄影准备接触器JC2吸合,能听到旋转阳极转动声,按下第二档,摄影高压接触器JC3工作,但不曝光.
作者:边康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