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兵德;杨冬辉;王羽丰;何剑波;林定坤
[目的]观察朱良春“旋覆夏麻芍草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旋覆夏麻芍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吸入和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和尿白三烯E4(LTE4)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完成28例,对照组完成27例.临床疗效方面:经符合方案集(PP)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愈显率为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愈显率为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控显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控显率为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0.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项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在改善咯痰、咳呕、多汗、舌象异常、下眼睑发青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ECP和尿LTE4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血ECP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治疗前后组内尿LTE4含量和血ECP含量进行相关性检测,相关系数r均<0.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相关性(P> 0.05). [结论]“旋覆夏麻芍草汤”加减是治疗小儿CVA的有效方剂,并且有一定的疗效持续性,对改善CVA患儿的咯痰、咳呕、多汗、舌苔花剥、下眼睑发青等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其下调CVA患儿异常的LTE4和ECP水平可能是起效途径之一.
作者:霍莉莉;宣小平;沈朝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经穴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将105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内关组、太冲组、光明组、太溪组、蠡沟组,每组15只.各针刺组以毫针刺入相应穴位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15次;模型组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1、3、7、15d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非穴针刺无明显降压作用.针刺3、7、15d时,太冲组、内关组、光明组S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5d时,太冲组SBP降幅显著优于内关组、蠡沟组、太溪组、光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DBP、MBP降幅显著高于太溪组、光明组(P<0.05),与内关组、蠡沟组大鼠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刺1、3、7、15d时,太冲组SBP、DBP、MBP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15d时SBP降幅优于针刺1d、3d、7d,DBP、MBP降幅优于针刺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太冲穴对SHR血压的调节作用优于针刺内关、太冲、光明、太溪、蠡沟等单穴和“非穴”,且针刺降压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累积效应.
作者:周慧;杨雅媛;陈月婷;肖双凯;黄超凡;林咸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从血管内皮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探讨血瘀证病理机制的研究进行概述.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参与血管舒缩、血栓形成等过程的调节.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因子主要有血栓素A2/前列环素2(TXA2/PGI2)和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瘀证的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蛋白质组学作为中医证候物质基础的较理想的技术手段,已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差异蛋白表达的鉴定.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基因芯片等手段的交汇与融合,使血瘀证的实质研究从过去的宏观转向了微观的客观化水平,将为进一步揭示血瘀证的本质、控制血瘀证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金妍;田思胜;王栋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梳理犀角地黄汤类方的历史源流及古代医家对其运用的阐发,探讨犀角地黄汤类方用治糖尿病足的思路.犀角地黄汤类方主要以凉血散瘀、清热养阴为主要功效,而在糖尿病足病机演变过程中瘀热占重要地位,瘀热相搏贯穿于糖尿病足的始终.运用犀角地黄汤类方治疗糖尿病足当区别瘀热的侧重,灵活变通运用,除对创面局部的辨证处理外,还应关注其他次症,以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同时,在糖尿病足的中后期,还应注意消法、托法的运用.
作者:邵鑫;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心血管疾病主要死因.丁邦晗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首先应遵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指南2014,坚持“金三角”用药,注重发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3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的协同作用;其次,视具体情况择优采用减轻心脏负荷的药,如对于心功能差的患者可采用洋地黄+螺内酯联合应用;第三,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辨证多属心气不足、水瘀互结,故应重视补气,处理好补气与温阳的关系;后,强调要用好中成药,中成药是现代药物治疗心衰的有效补充,既可改善症状,也可改善预后.
作者:丛小飞;刘相圻;秦红;刘云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方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外周血中核因子kappaB (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情况,以期阐明解毒活血方防治ISR的远期疗效及机制. [方法]选择符合PCI术后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将PCI术后给予基础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PCI术后给予基础治疗+解毒活血方治疗者设为中药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于PCI术前及术后24 h、14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浆IL-1β及TNF-α表达水平.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ISR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及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ISR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PCI术后24 h NF-κB阳性表达率及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术后14d NF-κB阳性表达率及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术后24 h显著降低(P<0.01),且中药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活血方可降低ISR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活性及血浆IL-1β、TNF-α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邹国辉;黄小燕;唐娜娜;刘中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家兔内皮功能及肝X受体(LX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红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组和丹红注射液组家兔均采用喂饲高胆固醇饲料联合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复制AS模型,丹红注射液组给予肌注丹红注射液(0.3 mL·kg-1·d-1).在第1周和第8周取材,采血并分离肝脏和左髂外动脉.运用酶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浆一氧化氮(N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家兔肝脏肝X受体α(LXRα) mRNA和肝X受体β(LXRβ) mRNA;组织形态学分析各组家兔左侧髂外动脉AS斑块形成情况.[结果]第1周时,3组家兔血浆NO、vWF、ET-1水平及LXR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O水平显著降低(P< 0.01),vWF、ET-1水平显著升高(P<0.01),LXR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LXRβ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AS病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组血浆NO水平显著升高(P<0.01),vWF、ET-1水平显著降低(P<0.01),LXR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1),LXRβ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AS病变明显减轻.[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AS家兔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AS板块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LXRα表达的作用有关.
作者:赵帅;曾靖;蔡海荣;刘炜枫;张为章;陈伯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复合应激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前额叶皮质中五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抗青少期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只成熟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配种.从每只母鼠子代中随机挑选出4只雄性和4只雌性出生后24 h的子鼠,共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母子分离组、复合应激组(母子分离结合慢性应激)、加味四逆散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于出生后第56天(PND 56)进行行为学观察,并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母子分离组及复合应激组PND 56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均降低(P< 0.05或P<0.01),除雄性大鼠旷场实验总路程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大鼠活动度、中央区路程虽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合应激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总路程、活动度、中央区路程,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均低于母子分离组(P< 0.05或P<0.01).与复合应激组大鼠比较,加味四逆散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海马及前额叶中5-HT和5-HIAA含量明显升高(P< 0.05或P<0.01),且有升高体质量和旷场实验结果的趋势.各组内不同性别比较显示,除加味四逆散组雄性大鼠体质量高于雌性(P<0.05),其余如糖水偏爱度、旷场实验、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及5-HIAA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性别上的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5-HT和5-HIAA含量而改善复合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
作者:袁玉梅;史亚飞;韩霞;郭丽丽;吴皓萌;冯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缺血再灌注(I/R)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应用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4只雄性SPF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电针组,每组18只大鼠.假手术组仅做手术创伤,脑梗死组不予任何干预,电针组予电针针刺百会穴、大椎穴,每天1次,每次30 min.各时间点(第1、7、14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病灶侧海马区勿动蛋白-A(Nogo-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溶血磷脂酸(LPA)蛋白的表达.[结果]第1、7、14天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海马区Nogo-A及LP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第7、14天脑梗死组病灶侧海马区Rho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第1、7、14天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病灶侧海马区RhoA、Nogo-A及LP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脑梗死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抑制大鼠海马区RhoA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谭峰;王健;陈晶;顾勇;詹杰;顾民华;谭玖清;梁艳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天茄子的华佗豆碱乙的测定方法.[方法]天茄子华佗豆碱乙的检测采用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含4.5 g/L磷酸氢二钠、1 mL/L三乙胺,2 mL/L磷酸)(体积比为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华佗豆碱乙在0.11~2.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4%,相对标准偏差为0.55%,测定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行,结果准确,可用于天茄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卫锋;胡琴;郑兆广;叶志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冰黄五苓散直肠滴注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脑组织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3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根据处死时间每组再随机分为3d、7d、14d3个亚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干—湿质量法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100B、NSE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S100B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而NSE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黄五苓散具有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水肿、保护大脑神经功能作用.
作者:朱亮;顾文政;朱连雨;金正龙;余尚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具有清热活血、健脾补肾、宣肺调肠作用的中药糖胰生1号方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教育等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糖胰生1号方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疗程3个月.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30 min血糖(30minP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30 min胰岛素(30min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以评价其疗效;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以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BG、HbAlC、FINS、30minPG、2hPG、30minINS、2hINS、BMI、WHR及TG、LDL-C、HDL-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用药过敏及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糖胰生1号方及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IGT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且中药糖胰生1号方的疗效优于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
作者:李丽;杨文军;尤晓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中药XJ复方(由制草乌、当归、地龙、乳香、没药等组成)全粉末缓释片混悬液的取样方法及其体外释放度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样采用注射器冲混悬液的方法,使其粉末均匀分布于混悬液中取得均匀的样品;释放度评价采用浆法,以水为溶出介质,100 r/min,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累积溶出百分率,绘制XJ的累积溶出曲线,并进行样品的释放度评价. [结果]以10 mL注射器冲混悬液5次并于液面以下2/3位置作为佳取样方法;在溶出2、4、8h取出片剂后的0 ~ 15 min,峰1、峰2、峰3的释放基本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体外释放溶蚀为主,溶散的粉末、颗粒释放约15min,取出粉末前即片剂总释放2~6h符合零级方程,除去溶散的粉末后片剂溶蚀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片剂溶出8h累计溶出百分率达97.47%.[结论]全粉末XJ复方缓释片的释放属于溶蚀—溶散过程,实现了均衡释放,建立的方法可用于XJ体外释放度的评价.
作者:蔡婷;蔡延渠;许佳楠;徐丰都;彭丽园;朱盛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综述了液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技术(LC-IRMS)及其在生物、化学、土壤科学、食品等领域的应用.LC-IRMS目前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分离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同位素比值(δ值),现已被用于生物体内代谢物的研究以及生物样品的分离分析,化学物质的降解过程研究,植物和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物的贡献大小的研究及食品与饮料的掺假检测研究等.LC-IRMS利用δ13c值的差异可以轻松地检测出药材的产地,鉴别药材真伪,检测中药制剂成分,且因其样品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LC-IRMS在中药检测方面已呈现了较好的运用前景.
作者:刘雨桐;王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治疗COPD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文献数据库,收集以培土生金方药联合常规西药为试验组、常规西药为对照组的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肺功能如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以及生活质量问卷评分、BODE指数、体质量指数(BMI)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1 2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培土生金方药联合常规西药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FEV1%、FEV1/FVC、生活质量、BMI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FEV1和BODE指数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的研究对不良反应的报告不充分.[结论]培土生金法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但现有研究质量偏低,确切结论仍需开展更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作者:李航;黄慧婷;詹少锋;刘小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岑鹤龄教授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认为慢性肝炎因久病而阴虚阳盛,主要矛盾在阴虚,调补肝阴是治疗的重点.肝郁患者疏肝之法应尽量避免耗阴之品,其次敛肝补阴也是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针对疏肝和敛肝两法分别创立了丹芍三花汤(丹参、白芍、素馨花、厚朴花、合欢花、川楝子)与三子养肝汤(女贞子、楮实子、五味子、白蒺藜、熟酸枣仁、何首乌)治疗.(2)慢性肝炎日久木盛侮脾,脾气必弱,久病入络,血瘀自成,因此扶脾与活络也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自拟扶赢散瘀汤[熟酸枣仁、金樱子、女贞子、何首乌、鳖甲、北芪、白术、当归、白芍、赤芍、三七末(冲服)]以养阴扶脾活络.(3)此外要注重治养结合,调整饮食生活习惯,且贵在坚持.这些临床经验较既往中医理论多有发挥,给人启迪,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进忠;钟世杰;杨荣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道地中药材的立法空白导致道地中药材经营行为和市场交易的混乱.全国立法空缺,地方立法先行,广东省开始探索道地中药材的立法保护,在此背景之下讨论道地中药材保护立法的构建具有丰富道地中药材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道地中药材保护立法应当以野生道地中药材的资源调查、种源保护、生产标准化、地理标志保护、推动公众参与以及保护道地中药材生境等制度为主要内容,明确道地中药材立法“精品保护”理念,明晰监管部门职责分工与合作,引导生产经营者规范经营,肃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混乱市场秩序,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魏旭;钟继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颈部强筋束骨手法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颈性颈椎病诊断的119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颈部强筋束骨手法为主治疗(颈部强筋束骨手法+穴位自我按摩手法+颈椎功能保健操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颈椎牵引+颈部制动治疗),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量表法(VAS)疼痛评分、Vernon颈废用指数(NDI)评分,并于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的治愈率和临床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访期间,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下降趋势,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未见明显下降.(2)治疗1周、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的改善作用也均优于对照组(P<0.01).(3)在本研究过程中,无1例出现颈痛加重、头晕、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 [结论]以颈部强筋束骨手法为主治疗与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均能改善颈型颈椎病的症状及体征,但以颈部强筋束骨手法为主治疗的试验组的疗效更明显、更持久.
作者:赵兵德;杨冬辉;王羽丰;何剑波;林定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34、CDllb;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不同剂量组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BMSCs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细胞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结果显示所得细胞为高纯度BMSCs.Transwell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可显著增强大鼠BMSCs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上调大鼠BMSCs的CXCR4蛋白表达,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可促进BMSCs的体外迁移,并影响CXCR4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XCR4的表达、激活SDF-1/CXCR4轴有关.
作者:熊云谱;王斌;刘亚梅;罗毅文;余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痰火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痰火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在常规甲亢饮食(低碘、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龙胆化痰汤(由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化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积分及血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的临床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P< 0.01).(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TS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对FT3和TSH水平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4)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皮疹、瘙痒、白细胞及粒细胞总数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龙胆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痰火证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雷琳丽;魏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