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江世凤;叶成燕

关键词:睡眠障碍,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老年糖尿病,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其睡眠障碍症状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便民门诊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76例,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增添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水平比较结果表明,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老年糖尿病疾病睡眠障碍并发症的护理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以ICU患者中睡眠不佳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ICU患者睡眠质量低下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SRSS评分工具对干扰ICU患者日常睡眠的因素做出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评分结果整理归纳发现,存在睡眠障碍的ICU患者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身体病痛、担心病情恶化、对治疗成本忧虑、亲情缺失、病房外噪声干扰、药物不良反应,等等,其中前4种因素在整体中的占比明显偏高.结论:为提升护理质量,有效维护ICU患者的生命健康,应从强化日常护理、注重心理疏导、用药和饮食指导等层面入手对护理策略进行优化和调整.

    作者:翟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比较艾滋病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变化,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和诊治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病房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和同期来体检并自愿参加睡眠质量监测的健康人群288例,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患病分为观察组(艾滋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群),每组114例.对2组研究对象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均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状态均不佳,临床上要早期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积极预防.

    作者:蔡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睡眠障碍患的睡眠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对其睡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后对睡眠的影响作用情况.结果:比较2组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观察组睡眠药物、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的潜伏期睡眠时间均较护理前降低,总计睡眠时间较护理前增长,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潜伏期睡眠时间均较对照组低,总计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接受有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佳;邱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CU清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2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前瞻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RCSQ量表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麻醉疗效以及短期睡眠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麻醉疗效以及短期睡眠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麻醉科收治的准备实施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87).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麻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麻醉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1)手术开始30 min内2组患者MAP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直至手术完成,2组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 h测评疼痛与心态指数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骨股组(P<0.05).3)2组患者麻醉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骨股组(P<0.05).4)比较2组患者短期睡眠状况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明显,控制患者术间血液流动,减轻置换术对患者术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李士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升整体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49)和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n=49),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在护理后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提升生命质量、提升睡眠质量的效果.

    作者:陈静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评分、血清相关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Epworth嗜睡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较低,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同治疗前相较,治疗后血脑钠肽、内皮素1、金属基质蛋白酶9、C反应蛋白较低,治疗后血氧分压、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无创持续起到正压通气治疗,能够保障其睡眠期间呼吸通畅性,进而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高燕;李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造成帕金森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所选帕金森患者护理前后结果分析表明,对其实施护理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帕金森患者临床治疗中影响其睡觉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且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芸芸;成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护理前后睡眠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缓解因睡眠治疗下降而引发的各项症状.

    作者:王小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不寐个案报道

    通过1例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类方治疗不寐的个案报道,拓展祛瘀行水法治疗不寐的新思路.分析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瘀水互结型不寐的辨证论治思想,阐述审查病机对于治疗不寐的重要性.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类方对于瘀水互结型不寐疗效显著.治疗不寐,病机审查作用关键,气血调畅于内,阴阳顺时出入,则睡眠自安,精神自调.

    作者:弓铭;张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睡眠障碍及其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干预过程中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水平、睡眠质量评分展开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经测定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各维度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应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有效稳定血糖水平,增强睡眠质量.

    作者:沙尔娜;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为今后临床诊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与芪枣安神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枣安神汤能够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月尔江·吾吉;莫拉地江·莫合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应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碍患者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帕金森病情变化、睡眠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才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失眠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施治.治疗结束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心力衰竭加重等较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施治,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大程度降低恶性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保护心脏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陆曼婷;俞琳;张逸军;居培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以ICU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前瞻性护理对于改善其睡眠质量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ICU清醒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的57名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7名患者给与前瞻性护理干预.结果:无论是焦虑自评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可使ICU清醒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柯新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应用高压氧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BZD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BZD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后的PSQI、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在BZD联合高压氧的治疗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对照组的则为74.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MOC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高压氧联合BZD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睡眠情况,提高PSQI与MOCA评分,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作者:赵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体位对髋部骨折患者睡眠状态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睡眠状态和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接收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骨折部位的情况及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翻身方式进行术后的恢复,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位进行恢复.统计2种不同体位方式对患者睡眠状态指标(负性情绪阳性、睡眠时间减少、严重疼痛)、康复知识评分、肺部感染和感染恢复天数、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睡眠状态指标中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8.89%(4/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17.78%(8/45)、严重疼痛比例22.22%(10/45),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24.44%(11/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55.56%(25/45)、严重疼痛比例51.55%(23/4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44%(2/45)、康复知识评分为(92.14±4.47)分,感染恢复时间(3.1±1.1)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4.2±1.3)分;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7.78%(8/45)、康复知识评分为(78.51±5.02)分,感染恢复时间(7.0±3.0)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8.3±2.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适位进行康复后,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提高,疼痛程度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对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肺部感染比例降低,感染恢复时间缩短,是临床上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体位的佳选择.

    作者:黎万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阻肺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慢阻肺失眠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9%VS 79.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觉醒总时间、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次数、睡眠总时间及睡眠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稳定慢阻肺失眠患者的病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心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心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刘河镇大公卫生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90例和健康人群100例,分为观察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n=90)和对照组(健康人群,n=100).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BMI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化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E/A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能会对患者心脏结构功能造成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室射血分数.

    作者:程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睡眠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150例抑郁症患者中睡眠障碍者为118例,发生率为78.67%,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地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均是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应重视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干预.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