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白丽萍

关键词:康复治疗仪, 盆底训练, 初产妇,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围产中心治疗的初产妇9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组(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方案治疗;常规产后康复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取常规产后康复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1)经过治疗后发现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组产后情况对比常规产后康复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2)经过治疗后发现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组生命质量对比常规产后康复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3)经过治疗后发现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组睡眠质量对比常规产后康复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4)经过治疗后发现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组盆底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常规产后康复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效果显著,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大程度改善预后程度.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儿科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医院儿科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儿科护士30名,分析其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护士职业任务与日间睡眠障碍、睡眠指数存在显著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士个体紧张反应与其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质量指数等存在显著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儿科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说明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对提高其睡眠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叶成燕;童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不寐个案报道

    通过1例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类方治疗不寐的个案报道,拓展祛瘀行水法治疗不寐的新思路.分析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瘀水互结型不寐的辨证论治思想,阐述审查病机对于治疗不寐的重要性.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类方对于瘀水互结型不寐疗效显著.治疗不寐,病机审查作用关键,气血调畅于内,阴阳顺时出入,则睡眠自安,精神自调.

    作者:弓铭;张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造成帕金森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所选帕金森患者护理前后结果分析表明,对其实施护理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帕金森患者临床治疗中影响其睡觉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且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芸芸;成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治疗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和观察无创通气治疗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78例,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ATC评分、肺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AT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仅能够减缓患者的哮喘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作者:陈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CU清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2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前瞻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RCSQ量表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睡眠障碍患的睡眠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对其睡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后对睡眠的影响作用情况.结果:比较2组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观察组睡眠药物、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的潜伏期睡眠时间均较护理前降低,总计睡眠时间较护理前增长,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潜伏期睡眠时间均较对照组低,总计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接受有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佳;邱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对睡眠质量较差的IC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睡眠质量较差的ICU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基于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方式.运用RCSQ量表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良好率分别为66%和86%,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ICU患者来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产生高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提升睡眠质量.因此对于这类病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65例恶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12例(18.46%)存在焦虑情绪,有20例(30.77%)存在抑郁情绪,有36例(55.38%)存在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宫颈癌同步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抑郁对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作者:方红燕;李丽蓉;周安秀;梁务清;曾玉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孙思邈右侧卧位养生法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大量实用的睡眠养生之道,书中的养生之道涉及睡眠的方方面面,至今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和实用价值.本文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右侧卧位睡眠养生法从历史渊源、后世继承、现代研究、临床应用、右侧卧位禁忌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作者:马如龙;李凌风;郭靖辉;牛文民;刘智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为今后临床诊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与芪枣安神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枣安神汤能够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海月尔江·吾吉;莫拉地江·莫合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护理前后睡眠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缓解因睡眠治疗下降而引发的各项症状.

    作者:王小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睡眠状况,并探讨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368例患者中每天睡眠不足6 h的患者共有162例、不足5 h的患者共有54例,不足4 h的患者共有40例;368例患者中入睡困难共有130例、易醒共有82例、早醒共有78例.从患者病情程度来看,病情越严重,睡眠障碍的所占比重也不断升高;368例患者中由于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出现睡眠障碍的例数分别为196例、248例、214例、70例、36例.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合并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其中病情越严重,睡眠质量越低,排序前3位的诱因分别为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疾病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林秋香;王雪雯;潘晨;黄祖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其睡眠障碍症状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便民门诊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76例,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增添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水平比较结果表明,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老年糖尿病疾病睡眠障碍并发症的护理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世凤;叶成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阻肺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慢阻肺失眠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9%VS 79.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觉醒总时间、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次数、睡眠总时间及睡眠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稳定慢阻肺失眠患者的病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硬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睡眠的影响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硬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对产妇术后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镇痛方式不同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方式进行镇痛;观察组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2组产妇给予不同镇痛方式后的疼痛程度、睡眠状况和安全性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产后24 h和产后48 h时的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24 h时,观察组产妇的睡眠优良率为82.46%,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48 h时,观察组产妇的睡眠优良率为87.72%,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6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产妇中总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共计3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5%,高于对照组产妇的23例和20.1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外自控镇痛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剖宫产产妇的疼痛情况,提升产妇术后的睡眠质量,但是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临床上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杨艳;阳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地西泮联合黛力新在神经衰弱失眠患者睡眠与情绪改善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黛力新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衰弱失眠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多导睡眠(PSG)参数、焦虑自评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38%、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412.04±71.32)min、睡眠潜伏期(21.83±7.62)min和睡眠效率(93.15±11.74)%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40.12±1.66)分、HAMA(10.33±2.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黛力新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状态.

    作者:龚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其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2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采取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既能消除负性情绪,又可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美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应用高压氧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BZD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BZD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后的PSQI、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在BZD联合高压氧的治疗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对照组的则为74.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MOC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高压氧联合BZD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睡眠情况,提高PSQI与MOCA评分,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作者:赵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100名均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ADL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该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护理人员给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Barthel指数、ADL评分,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以及睡眠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产术后临床综合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流产术后临床综合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9年01月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中新卫生院妇产科接收的流产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对照分组,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流产术后患者,临床加强综合护理,能够减轻其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